APP下载

中职生心理疾病污名及其应对策略

2019-04-07陶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求助者污名心理疾病

陶璇

近年来,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却在现实中遇到不少困难,究其原因,还是在工作中存在一些理念的偏差。有关研究表明,中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更多会先求于自己、后求于亲友,甚至在网络上询问陌生人,万不得已才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精神科门诊。由于心理困扰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会由一般的心理障碍恶化为严重心理障碍,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甚至伤人行为,酿成悲剧。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很多因素,污名效应即是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需要探讨心理疾病污名的现象以及正确的应对策略,以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全面提升中职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疾病污名

污名一词译自“stigma”,戈夫曼(E.Goffman,1963)最早提出污名的概念。污名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对弱势群体贴的一种标志或者标签,表明此人具有道德或行为缺陷,表明被标记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属性,人们会因此拒绝、回避他们。

污名一般而言是贬义词,而且是社会认知建构的产物,其形成与线索、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这四项社会认知过程有关,人们通常会依据一个人的精神状况、社会技能、躯体与外貌特征和标签作为衡量是否正常的标准。污名有多个维度,Corrigan认为存在两种独立的污名: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其中,公众污名是由他人所持有的对被污名者的社会排斥;自我污名则被污名者个体所持有的被社会群体所排斥的知觉,这种知觉会导致自尊或自我价值感降低,从而阻碍向外求助。

而心理疾病,是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因为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等,使得心理疾病日益普遍,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部分甚至已经合理化,目前在学术上大致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等。

心理疾病污名就是污名的一种,是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贬抑和排斥,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的负面评价、消极情感体验和歧视。虽然人们对心理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断深入,但仍有部分人对心理疾病患者持有负面的刻板印象。由于中职生的生理特征和成长环境等特殊性,这种污名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明显。

二、心理疾病污名的影响

人们对“污名”的顾忌普遍存在,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之后,可由两种方式导致污名,一是从他人或其他关联事务中获取标签,二是从刻板印象、知识结构中得到线索。污名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身体的厌恶,包括各种生理缺陷、残疾甚至肥胖等;二是个人特征的厌恶,包括心理障碍、吸毒、酗酒、同性恋等;三是部族污名,一般与种族、民族和宗教相关。心理障碍患者常带给人“脑子有病、神经兮兮、能力低下”等刻板印象,与“无能、暴力、扰乱社会治安”以及“应受到指责”等消极面相联系。持有如此偏见,则更容易对“污名群体”采取歧视和敌意行为,甚至暴力态度。而社会从众效应也会导致公众性歧视,引发疏远、嘲弄、拒绝等不良态度行为,由此可能引起恶性循环。

实际上,需要心理求助的人群中,主动求助者比未求助者更能积极的对待心理障碍,未求助者比主动求助者对心理求助的耻辱具有更低的容忍性,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一个人对心理障碍的自我歧视和公众歧视越严重,对心理障碍越不愿意自我暴露,对心理求助的耻辱性评价的容忍性态度就越消极,越有可能对心理求助感到耻辱而阻碍心理求助行为的发生。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美国的心理疾病患者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远远低于健康人群水平,且更难获得同等范围的保险而更多受到人们的歧视。国内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就普遍存在内隐心理疾病污名,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比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内隐污名程度更深。拥有高知识高素养的大学生是如此状况,中职生群体所面对的问题则更为突出。

中职生普遍年龄为14-18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飞速、不均衡发育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中考的失败和大量的负性评价、未来的迷茫和希望产生的矛盾也给予他们很大的成长压力;家长的不理解和亲子沟通的困境,更为他们带上重重枷锁。面对心理上的困境,对自尊心强烈的维护,他们更容易选择逃避而非面对,这就使得心理疾病患者更加内隐,不愿意接受相关治疗与帮助。中职生群体的心理疾病污名已经成为接受适宜心理保健服务的障碍。

三、应对策略

降低中职生群体的心理疾病污名,可以让存在心理疾病的个体尽早接受专业的心理帮助,一般而言可以从社会和自身两方面进行应对。Corrigan等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抗议、教育和接触这三条抗污名策略,结合理论基础和学校教育实际,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在生活中面对一切不准确或充满恶意的描述,要进行反驳和辩解。

2.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各种方式向公众,尤其是中职学生和家长提供关于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改变公众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消极态度、产生同理心。

3.多多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鼓励学生理智分析问题,采用理性情绪的策略去除自我否定的标签,与非理性的自我负性评价抗争。可以采用一些理性观点,如“心理问题是人人都会遇到的”来替代“我完了”等非理性观点。

4.努力提高个人的自尊,挖掘潜力,家长和教师共同帮助学生努力挑战自己并获得成功体验。也可以采用寻找回忆自己成长中的成功时刻来进行自我鼓励。

5.开放心理咨询室,开展各项活动消除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增强心理咨询的效能和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逐步改变学生对心理疾病的不当认识和态度,促进个人的社会性成长。

不论是从社会、学校、家庭,还是从学生本身来说,消除心理疾病污名,正确认识心理困扰,摒弃惧怕歧视或自卑自弃的态度,都需要长期的耐心工作。

猜你喜欢

求助者污名心理疾病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拒绝的正确方式
污名的道德解析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