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初中化学“问题导学”模式中的设问环节

2019-04-07马福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一氧化碳教师应

马福义

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思考、沟通、及情感、训练的“时空”。课前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交换在教室里的“时间”感觉,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时间”的训练,所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不是空话,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指导学习”教学模式是基于教材,使用,组织学生分析具体问题,探索和研究,以推断出正确的讨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它不仅重视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的指导、灵感和演示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及学习能力转移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课堂中,提问是教师的行为,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照比传统课堂教师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但有些教师设置问题仍然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缺乏一定的思考,过度的提问,学生可以立即回答但是没有思想;问题的范围太广,没有针对性,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回答。这些问题没有心理准备是很难回答的。

新课程改革强调通过问题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敢于提问,并且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问一个问题比解决它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师生双方活动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二、有效设问的涵义

有位数学家曾经说:“没有困难,就没有问题。”一个问题触发思维活动来寻找解决方案,一旦找到或实现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就解决了。笔者认为有效的反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适当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提供适当的对学生研究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有效设问的策略

1.问题应该有针对性 首先,教师应仔细分析教材,明确本课教学的关键和难点,把这个问题作为设计的基础,提出的问题不仅要突出教学重点,还要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第一节课的“铁冶炼合金”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感知使用铁的重要性,然后,问下面的问题,地壳中的铁元素的分布知识和“铁矿石”。通过问学生:如何使铁矿石进入含铁的物质?所以,我们才要介绍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其次,课堂上的问题必须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这样,学生才能找到问题的出发点,并且其介于难易之间。例如,由于铁矿石是一种混合物,学生很难回答“如何把铁矿石变成铁元素”。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就会失去信心,无法保持继续的探索心理,从而,失去提问的价值。教师应设置问题介于“已知区域”和“近端开发区”,也就是说,知识的“增长点”,这将有助于利用原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补充和完善认知结构,最终使“近端开发区”学生的认知结构上升到“已知区”。问题是“如何把氧化铁变成铁?”它是不同的。接着,学生们就会开始讨论了。

2.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启发性是指提出的问题能够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方向。为了使问题有效,它们必须具有启发性,要求学生“探索”或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组织答案。这意味着老师应该避免问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也应该避免到处问问题的做法。老师问得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就会产生轻视和厌学的心理;如果问得太难,那么学生就没有办法思考,容易失去信心,产生退缩心理。只有在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把学生从潜在水平提升到新的水平。如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在实验中,老师问:一氧化碳是先点燃气体?还是先点燃酒精灯?如果这个问题太简单,学生可以不加思索地回答出来,因为,课本上有“一氧化碳第一”的描述,比如,教师可以把问题改成“为什么一氧化碳第一?”从而,反映出问题的启发作用。

3.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它就是指把问题从易到难,从简单到深入,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新的层次。这里面应该有两个原则: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够不断进步;第二是面向所有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为例,老师问:“如何证明黑色固体的组成成分?”,问题是缺乏层次的,因为,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黑色固体?如果老师把问题改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黑色固体的组成”,然后,设置一个渐进的问题“如何证明黑色固体是铁”,那么大多数人都会参与到相关问题的讨论中。为此,设置问题,环环相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一层一层“剥竹笋”。提问设置有了一定的水平,学生就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4.开放式的问题 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包括答案、条件、解决方案和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使用哪种燃料更经济?”老师问:“从经济的角度看,选择哪种燃料更划算?”,“仅仅从热值来看,哪种燃料使用起来更划算?”、“在选择燃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这样的问题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促进学生从模仿到创新。

总之,问题是教与学的核心,是学习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教师应把握尺度,激活化学课堂教学有效的调查,使有效调查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的情感纽带,以及师生沟通的桥梁。构建学生的主体参与互动、和谐、高效、创新的学习模式,并最终使学生获取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一氧化碳教师应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胸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