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支点,打开学困生的心灯
2019-04-07聂伟雄
聂伟雄
我曾经看过这样的报道:一位著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并因此创立了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他将两只小白鼠丢入一个装有水的器皿中,它们拼命挣扎求生,维持的时间一般在8分钟左右,然后,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小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小白鼠竟然坚持了24分钟,相当于一般情况下3倍的时间。这位心理学教授解释说:“前面的两只小白鼠,因为没有逃生的经验,它们只能凭着自己本来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有经过逃生经验的小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力量——希望:它们相信在某一个时候一个跳板会救它们出去,这使得它们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从这个小白鼠的试验中,我得到一个启示:要是我们也给学困生一块“跳板’,一个希望的“支点”,他们在转化中不就有动力了吗?那么,我们应该给他们怎样的支点呢?
一、“尊重”是后进生心理平衡的支点
学困生主要是指行为习惯差或者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学困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由于经常失败,这些学生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冷遇、嘲讽和鄙视,往往心理失去平衡。他们为了维护心理平衡,又往往表现出“破罐子破摔”,形成病态的心理平衡状态。这种心理平衡只能导致表面上的平静,实质是越变越落后,最终变为名副其实的“差生”。如何促成学困生健康的心理平衡呢?我以为,需给予他们一个尊重的支点。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与尊重,因此,学困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千万不能为引起他们的注意、重视,而使用一些伤他们自尊心的刺激性的语言,而应该端正态度,摘下有色眼镜,从理解出发,以尊重他们的人格为切入点,蹲下身来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如可以创设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拍拍他们的肩膀或者轻轻地抚摸他们的头、微笑着说:“别灰心,慢慢来,静下心来想想,一定会有办法的。”他们会在自尊心得到尊重的前提下,逐渐达到健康的心理平衡。
二、“关爱”是后进生开启心扉的支点
人是有感情的,学困生也不例外,可是,由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不太尽人意,常常遭来的不是家人、老师、朋友的关心、爱护,而是不屑一顾的“白眼”。常此以往,他们便无意识地把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的心扉之门关闭起来,有意无意拉开自己和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形成一道深深的“心理防线”。教师首先要“感化”,要用无私的、真诚的“爱”去“感化”他们幼小的心灵。因为心灵的伤口需要心灵的温暖来医治。如:我任教班级的某位同学,一直以来都是班中的学困生。刚接手教她的那年初春,我发现她脸上经常起风疹,一吹风整个脸就红肿起来,还惹得同学们起哄,让她更加无地自容抬不起头来。我及时联系其家长为她治疗,并从家里带一些治疗风疹的药品,细心地为涂上,过敏期间还经常提醒她不要吃蛋白质高的食物。这一关爱的过程,不仅治愈了她的脸,赢得她的信任,还感染了其他同学,暖化了她那冰冻的“心理防线”。此后,她有什么知心话都和我说,在“爱”的温暖之下,她的学习也有所起色,逐步跟上了班级队伍。因此,对于学困生,教师更应该慷慨地给予更多的爱,让他们那冰冻的“心”,如春风潜入夜般一点一点地得到滋润,一点一点地得到融化,最后开启紧闭着的心扉之门,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达到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转变成为人们期待的学生。
三、“赏识”是学困生信念永恒的支点
赏识是指“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人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赏识。因为他们天真无瑕的心灵,往往会用一种表现力来展示自己,而在他们表现的过程中,他们愿意、渴望得到重视和赞扬。如果赏识得体、到位,不但会消除学生因一时做不好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而且会激发学生积极要求向上的热情。如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在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也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人又可重新获得那种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老师除了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得到成功的喜悦外,还应做一个有心人,将他们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积少成多。当学生遇到困难犹豫不決,显得信心不足时,老师就不用空洞的鼓励,说“你肯定行”“别人行,你也行”而是可以给孩子列举她(他)过去解决各类问题的成功经历,如:“你上次在课堂上精彩的回答不是非常棒吗?”同学们对你都佩服极了!”等等。这样,必将促动学生幼小的心灵,重新鼓足前进的信心。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这句充满自信的话“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移动地球!”这或许就是他登上科学高峰的阶梯,尊重学困生人格,关心、爱护、赏识他们,给他们一个支点吧,他们也能“用智慧的杠杆起理想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