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4-07吴立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

吴立群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提核心素养,并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新航标。目前核心素养已经深入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国家已经把核心素养提高到战略层面上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进而得到大力提倡和推广,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核心素养地位、丰富核心素养内涵已是大势所趋,是教育改革和国民素养提高的必然结果。物理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育改革的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抽象的,也不是条块的固定模式,它必须通过各学科课程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全面优良素质来落实。因此每个学科都要从学科本质出发,结合学科特点,研究本学科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体系。目前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界定,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学习认识,笔者认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应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下面结合自己从事多年的物理教学来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把好入门关,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物理基本观念

物理基本观念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物理价值观。对于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颖和稀奇,特别是对于一些物理变化感到如此有吸引力,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兴趣,把好入门关,从一开始就把物理学科的奇妙变化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逐渐喜欢上物理课,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物理价值观等物理基本观念,为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创新思维,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1.引导学生从物理事实出发,进行抽象概括 物理学上涉及很多概念,所有概念几乎都是从大量物理事实基础上经过多次试验反复论证建立的,并对这一结果进行抽象概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物理事实出发,在头脑中建立物理模型,掌握初步一些物理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提高物理运用能力,为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2.学会从已知推导未知,获取新知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墨守成规,在弄懂学会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学会从已知推导未知,从现象中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从个别现象推导总结现有规律,通过分析归纳推理,进而获取新的知识。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针对一些物理现象胡物理实验得出多一些结论,可能一些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这时教师就不要固执己见让学生死记硬背勉强接受那些结论,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与大家一道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质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熟练掌握物理实验,提高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1、物理学科在教学中会用到许多仪器,如电压表、电能表、弹簧测力计、温度计、刻度尺、电阻箱、天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等,教师要意识地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可以让学生当实验小助手、实验小组长、仪器小保管员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仪器和操作流程,进而提高实验基本技能。

2、为提高学生间合作能力,可以按兴趣和爱好分组进行物理实验,要明确各组的任务:既要有明确的分工,有要有密切的配合,这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负责仪器的安放,有负责操作流程,有负责观察变化记录的,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间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

3、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且一些物理实验、物理现象的变化都需要学生细心的观察来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多给学生观察的机会和时间,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获得新知和结论。

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学习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的不断引领,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钻研和创新,更需要国家营造培养核心素养的全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物理学科核心
只因是物理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处处留心皆物理
“超学科”来啦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