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课教材特点与教法探索

2019-04-07李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材

李波

一、教材特点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现核心德育功能 教材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精神等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坚持正确导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入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突出德育“功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教材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依据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和培养目标,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追求,操作技能形成等方面进一步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突出了“三实”原则,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和学习特点,改变了传統教材过于理论化、学科化、成人化的不足,做到了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3.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材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设置“媒体聚焦”、“案例链接”、“资料卡片”、“活动天地”、“探究与实践”等栏目,加强了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职业活动、社会现象的联系,创设了学生体验、感悟、实践的载体,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看、听、思、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4.积极追求职业教育课程的自身特点 教材较好地把握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同阶段的德育要求构建教学内容。注重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材施教;注重体现职教课程的“实际、实用、实践”特色。启发学生从适应自我发展出发,转向适应社会生活,进而适应职业活动。为学生今后从业就业打下职业素养和技能基础。

二、教法探索

1.把握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展开教学活动 德育课应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为线索,依据内容实用,功能够用的原则展开。教师要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突效性和主动性。要紧扣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遇到的社会问题。例如:在分析职业教育是造就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时,从教材设置的“活动天地”入手,让学生了解动车组这一国内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先进交通设备以及由此产生的全新职业——动车组司机,进而比较动车组与传统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司机与传统的火车司机区别与发展变化。可使学生体会到现代职业发展所呈现出的专业化、智能化、复合型和创新型趋势的具体表现。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包括发达国家在内,职业教育仍然是经济腾飞的基础,技能人才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2.重视心理感受、培养自信品质 刚入职业学校的学生,面对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总感到前途渺茫,不知道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这些心理的变化,要求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信品质放在重要位置,从学生的角度,社会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技能人才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教学过程应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征出发,重视他们的学习和心理需求,要贴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实践。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愿学,能学、会学、学会,还能够不断发展。既要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心理反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注意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发掘、激发和展示他们的潜能。例如,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也要激励引导,积极提供多种平台,让他们不断增长知识,历练技能,提升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

3.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积极采用探究式与开放式教学 教师要在考虑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和运用适合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模拟训练、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参观调查等。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增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例如,在讲授“学习改变命运”一节时,可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节首案例(取自真实事例),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展开讨论并分析回答相关问题。当然,教师也可在适当时做必要的诱导提问,诸如“小朱是怎样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的?”“小朱在职业学校中是如何学习的?”“你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前途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看了小朱的故事后,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互动交流,让学生自己摸索着学习、探索,就可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轻松自然,教学实效性大为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按大纲要求,对教材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等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材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