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以学为本”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2019-04-07蔡海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文言文笔者文本

蔡海丹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与“以学为本”

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是“以讲为主”的教学,教师掌控着讲台,喋喋不休地串讲,对号入座式地翻译,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摆设,无法找到自我、展示自我,当然会味同嚼蜡,昏昏欲睡。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对于现代文教学来说,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仍然有些缓慢。当“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成为语文课堂改革的方向时,笔者感觉到文言文教学的春天来临了。

“以学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的“学”为本,课堂教学的安排是围绕学生的身心规律和科学的学习规律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从演员转变为导演,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教师时时点拨引导。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可以看作“以学为本”早期的课堂教学范例。

二、“以学为本”的文言文课堂探究实践

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乐趣,能自主寻觅文言的津梁。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这就需要教师作为主导者懂得艺术调配,张弛有度。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每堂新课分为四个步骤。

1.课始——通读质疑,顺势展开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认为要“抠着教”,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的精神。在课堂上,笔者认为可以省去许多繁杂的、花里胡哨的导入,开门见山,直接让学生面对文本,逐字逐句开始翻译。因为笔者觉得不懂字词,不解其意,学生何以会意,更谈何高效课堂呢?所以固根求本、扎扎实实地抠字抠词抠句实在是不可小视。

2.课中——顺势推舟,组织探讨

一篇文言文解决了字词后,接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文章的内涵。所谓“文以载道”,这“道”会启发、引领、感悟学生,这才是阅读的精髓,课堂的高潮所在。这“道”的启示,以往我们是通过课堂“接力问答式”教学来完成的,往往不能捕捉到课堂上灵动的信息。笔者的做法是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动态信息,然后顺水推舟,组织探讨,展开教学。就是学生课前已经预习了文章,就已经形成了对文本的阅读期待。这是学生阅读后对文本内涵渴望把握的一种心理状态。如笔者在执教苏轼的《赤壁赋》时,就一直强调苏轼写作的文化大背景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等,于是学生就形成了阅读期待,在解决字词后,仍然读不懂苏轼的思想,就迫不及待地提问:客感叹人生的渺小时,苏子如何回答的?客代表什么思想,苏子又代表什么?笔者从学生的疑惑中展开教学,让学生小组先探讨,然后表达思考,教师再总结。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不是无动于衷的倾听者,该话题是浸润过他们的思考的,他们参与该话题探讨,他们可以说是该话题的对话者,而不是旁观者。这种教学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师只是顺水推舟地引导学生对话题期待、探讨,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体现“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

3.课尾——反思总结,提炼升华

一堂“以学为本”语文课的课尾要总结,总结的目的是回顾本堂课学习的重难点,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学生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充分地得到了提问、探索等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笔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与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从而提炼出学习文言文的策略与这篇文言文的思想内涵,以便能迁移运用到课外的文言文阅读中,从而提升鉴赏作品的能力。比如,笔者在荀子的《劝学》的课堂末,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总结名词活用为动词与活用为状语的规律。为此,学生反思新知识,认真总结规律。教师则顺着学生总结的思路进行归纳、提炼、升华,从而将这个知识点落实牢记,解决了名词活用的难题。

4.课后——读写结合,创意赏析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终止,适当地拓展和延伸是一堂课完美的补充,更是华丽的转身。所以,课后作业也要体现“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布置有创意的、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的作业,而且对学生要有一定的启发,否则就流于形式了。笔者在文言文课堂教学结束后,除了布置常规性的字词整理作业来查漏补缺外,主要是布置随笔,一篇优秀古文学习后,问学生是否有心得,学生若有所思,然后鼓励学生将思考写下来,可以是改写,可以是分析评论,可以是赏析文本,最后教师评改交流。

笔者在执教《滕王阁序》时,学生就对文本中写景的段落很感兴趣,特别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笔者就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课后改写写景句子,抓住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加入自己的想象,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优美的意境。课后学生积极创作这幅宁静致远的秋景图,笔者批改后,让学生的作品在教室展示,让生生互相交流。总之,课后延伸是高效课堂的有力补充,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优秀的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又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线的语文教师对于古文的教学也是见仁见智的。笔者从事一线教学多年,看到文言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就试图从“以学为本”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带领学生寻觅文言津梁,以期能打造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文言文笔者文本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老师,别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