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以《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为例
2019-04-07曹小亮
曹小亮
一、地理概念教学解析
概念教学主要指学科教学过程中从基本概念、法则和原理入手,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体系,主要实施途径包括从形象化材料引入概念,从已有知识经验引出新概念,利用概念建立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等。
地理是一门兼具时间性、空间性、区域性的复杂学科,因此在地理学习中存在大量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同时,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感知不深,缺乏一定了解,一些学生由于对前概念的认知比较薄弱、认知差异等原因,对某些地理概念含糊不清,缺乏正确的认知,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使得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更加难以理解,也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二、复习课型对“概念”的把握要求
1.基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概念把握要求 复习课中,对概念知识的把握可以准确对接课堂教学目标,避免出现知识漏洞和理解上的误区。例如,中国地理第二章《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复习课中,学生会偏重于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而容易混淆地形和地势在概念上的区别。从根本上来讲,“地形”这一概念原本就已经包含了“地势”,但教材为了强调我国的三级阶梯地势,单独列出“地势”这一概念,旨在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地形地势对于我国生产生活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2.复习课型特点与概念教学的结合和统一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或者学生因素导致概念教学陷入某些误区。例如:教师的教学忽视地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忽视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忽视学生的地理“前概念”、评价方式单一、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等。
复习课型是整合前后知识、形成知识框架的过程,概念的混淆必然造成知识间的联系和前后铺垫关系把握的比较混乱。复习课要抓住要点,抓主干知识,抓基本概念,从基本概念入手领衔知识网络,所以对概念教学的运用有着迫切的需求,概念教学成为上好复习课的关键教学手段。
三、概念教学在复习课中的显著功效
1.利用概念高效搭建知识网络结构 首先,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基本概念、法则、原理,学生需要从概念的引入、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去领会。例如,《中国的地形和地势》这一章节中,首先需要从景观图片引出五种陆地地形,从海拔高度和起伏状况把握各自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区别。“地形”概念引出我国各类地形比例,分析我国地形特征,以及山区发展的利弊;“地势”概念延伸到我国河流、气候的形成因素。
其次,加强知识的训练,形成知识网络。地形和地势是中国自然地理学习的开篇,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
2.利用概念教学突破复习课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地理概念的忽视或者模糊不清的混沌状态,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中的思路混乱和迷茫状态,那么作为复习课型进一步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知识联系就显得尤其重要。《中国的地形和地势》中“地形”概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等内容,“地势”的概念更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我国河流分布、气候成因等教学难点,对于这两个概念的清晰理解可以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概念教学在复习课中的迁移价值 地理概念是可迁移的,对于前概念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展开相关联内容的学习。地形和地势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
四、概念教学与地理核心素养的统一
1.概念教学构建的学习技能与方法 地理概念具有很高的迁移价值,是地理学习的起点,是进行地理推理、判断和迁移应用的依据,是学习和掌握地理规律的基础,也是形成地理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地理规律、地理思维和地理思想内在地融合在地理概念体系中,彼此相连、相长,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学生牢固掌握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概念学习在整个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处于基础和关键的地位。
2.地理核心素养在概念教学中的体现 地理核心素养强调建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掌握区域认知能力,建立综合思维,加强地理实践力。概念教学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地把握地理教材各章节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既是观念和理论的升华,也是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应地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对于学生建立综合性、批判性的思维、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指导地社会实践等都有莫大的帮助。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地理核心素养提出的今天,加强对地理概念及其在复习课中的应用,更好地使地理概念教学理论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