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19-04-07王飞飞
王飞飞
一、引言
浙江和上海在2017年开始实行新高考,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两试点地区率先打破文理分科,除语数英其他作为自由选择科目。选课体现出的是新课改的重要成果,尊重学生的知识和兴趣爱好。根据相关统计表明,相关参加高考的学生选择地理的人数占到总数的四分之三,各个选科榜的榜首,学生对地理的选择为和地理学科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高考对于一个学生和一个家庭来说至关重要,是一个学生从高中走向大学的门槛,地理教育不光要面临着取得好成绩,还要为学生后续大学生活提供必要的素质基础。
二、新高考地理教学策略
1.重视时事热点教学 地理教学中的实时热点问题在高考命题中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在高考命题中,有一部分题目是以时事热点为背景,通过实时背景来展开相关问题,只有考生对时事热点问题有一定的掌握,才能回答好相关问题,所以相关教师要加强对时事热点的教学和讲解。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相关热点问题的引入来开启课堂,调动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较为热点的问题有港珠澳大桥,相关教师可以在讲解交通这一节时引入,通过将其作为重点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展开,也可以将其作为热点问题,插入到课后习题中。在引用热点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选择尽量丰富多样,可以从一个案例中引申出多个问题;第二是要尊重学生的回答,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尽可能做到言之有理即可,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和区域认知组成。相关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贯穿在教学的全周期。做到科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相关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加强对相关考纲的研究,根据新课表的对素养的要求进行组织教学。在综合思维的教学中要注重使用思维导图,通过搭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综合分析贯穿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通过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得学生建立起思维网络。在培养人地协调观时,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教学,不能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地理实践能力要求的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要让每个学生把所学用到日常生活中,在相关科室制定时,应当尽可能的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加大课时安排。
3.重视地图教学 在地理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会看图,对相关图形进行辨认分析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也是学好地理的技巧之一[1]。在相关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地理相关图形的辨认和解释的能力。首先,教师在呈现地理信息和知识点是要在图中尽可能的标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认知能力,培养读图思维。其次,如果有需要可以对学生加强地图的记忆,对相关图形要加强记忆,通过对不同图形的多种展示形式,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检查。最后,高中地理教师要加强学生解释地图的练习,析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反复的练习中进行[2]。在上课教师讲解相关题目的时候不可直接告诉学生地图中呈现的内容[3],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信息,并且学会把相关地图信息转化为答题的知识点。
三、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新高考的改革区域必将进一步扩展。新高考相比于旧高考更加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人能力,在新高考中地理作为重点科目,其自身必将进行深入的改革,以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要求。如何高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成为当今地理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这就要求相关教师要加强对其重视,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应用新思维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人才的素质,为大学提供优质的学生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