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与运用策略探究
2019-04-07彭丽华
◎彭丽华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类文的评分标准是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结构严谨,详略得当,语言得体、流畅。但现实中很多学生的作文常常是思想肤浅、结构混乱、语言贫乏等,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平日的阅读中缺乏思想、写作方法、语言的积累,以致每到下笔时就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
且不说浩瀚的文海,单是初中语文教材即六本语文课本中就有挖掘不尽的宝藏。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经典的名家名篇,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人文、科学等方方面面,体裁多样,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等,是我们写作教学中最好的蓝本,可以融其思想、学其写法、化其语言。正如叶圣陶所说:“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匙,用这个锁匙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1]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这把“锁匙”,打开写作殿堂的大门。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利用教材、积累素材方面不够重视、缺乏指导,难成系统,我尝试在教学中挖掘整合课本素材,初步构建有效的教本素材积累体系,把教材作为培养各项能力的基础,在阅读、摘抄、积累中渗透作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课本是一座借鉴学习的宝库,同时将学法迁移到课本之外广阔的文学海洋。
一、指导摘抄,有效积累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日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会让学生做摘抄,但素材的积累多处于无序状态,一篇一篇的抄下去,没有整合,不成体系,效果较差。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积累素材,应有整体规划意识,使初中三年的积累得以科学有序地进行,解决积累什么,如何有效积累的问题。
1.培养兴趣,提出要求 开学即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本厚笔记本,用专题课的形式告诉学生摘抄积累的重要性及作用,以激发兴趣。郑重地开展“取名活动”,要求学生给自己的摘抄积累本取一个富有文学色彩、意蕴美好的名字,写明含义,写在首页并装饰本子的首页。然后加以评比,择优表扬。学生很喜欢取名这个活动,翻字典,查资料,取出了汇墨轩、文学大观园、沁心集等一系列好名。要求美句佳段,分类整理;随摘随记,从不懈怠;腹中有书,下笔有神。开始几周给学生规定积累的量,比如美词、新词20个,摘抄10句等,形成习惯后就提倡随看随积累,教师定期检查、评点、鼓励。教师的重视会很好地促进学生认真对待摘抄积累这项作业,逐渐形成自觉,在阅读筛选时会逐步锻炼发现文章之美的能力。
2.分门别类,条理清楚 初中语文教本六册,可吸取精华的地方很多,一篇文章要解决写什么、怎样写这两个大问题,既涉及到内容选择、又有语言表达、写作技法的问题。依据这些条件可根据写作的需要分成如下门类:如美词园地、人物长廊、自然山水、雅言警句、经典故事等。大类别下可再开设小类别,如雅言警句类下又可分理想类、学习类、人生哲理类等。在上专题课《如何摘抄》时,以一篇美文为例,教学生发现文章的美词、新词,学会辨别、整理、归类可以摘抄的句子,这时摘抄已经抵达了文学欣赏的层面。抄完需表明出处,以备随时翻查等。
3.不时翻看勤于记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整理摘抄了素材,还要通过背诵让其变成自己的写作源头。丹麦语言学家斯培森曾经说过:“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句在记忆里生根。”[2]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较好的黄金时代,更应该抓住时机多多背诵。在平日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早读的时间去记诵,化整为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背诵,如小组成员接龙背,课前三分钟竞背,个人表演背等。严格要求,奖优惩懒,形成习惯。
二、教学搭桥,活学活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1]在平日的阅读教学中应渗透作文教学,强化学生活用积累素材的意识,读写结合,让自己的文章富有内涵,文辞优美。
1.恰当引用 语文教本名家荟萃,语言风格多样。冰心的晶莹明丽、老舍的朴实贴切、汪曾祺的幽默淡雅、宗璞的生动活泼……丰富的语言宝库中美言佳句,名言警句随处可见。
在平日的读写结合训练中不断鼓励学生迁移运用。在作文专题课《引用诗文扮靓文章语言》中,引导学生调取自己积累的诗文,学会在文章中适当引用点缀,增添文采。学生在习作《家乡的四季》中一段:“春日里,我远眺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树树繁花;夏日里,我“独坐幽篁里”,聆听那“如鸣佩环”的水声,秋日里,看那“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明丽蓝天;冬日里,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塞北风光,家乡的四季总是让我欣喜。”佳词美句的点缀让文章生色不少。
2.创设仿写 仿写,就是仿照经典范文的结构与语言。仿作中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
通过阅读教材探讨仿写的多种样式,进行模仿写作教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提高写作技能的有效方式。教者组织仿写时,可利用摘抄本的素材创设多种练习让学生仿词、仿句式、仿段落写法、仿文章结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就很经典,学生摘抄时必选的对象。在进行仿写训练时,可让学生抓“趣味”这一关键词,仿照这句式及内容,选择不同的景物、场面写校园美景,节日盛景等。《观舞记》的开头排比句式优美典雅,富有想象力。学生写《我的母亲》的开头就仿照了这种句式及思维方法: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母亲!我想用宛转的音调唱出您的温柔,假如我是一朵小花,母亲!我想用我粉嫩的嘴唇亲吻您的斑白鬓角,假如我是一棵大树,母亲!我想用绿色的大手驱走您内心的忧愁。还可仿朱自清的《春》一文结构严密、层次井然,由盼春—绘春—赞春,一目了然,学生可仿照此文结构写《东莞的夏天》等其他季节的文章。仿写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利用积累的素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作文里的精彩。
3.归类活用 当课本里的写作材料积累记诵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还要抓住语文教本中的材料寻找读写结合点,找出材料中的共性,教给学生发现写作奥妙的方法,活用素材的技巧。作文教学的训练点很多,如准确贴切的用词,写出人物的神韵,篇章结构的布局,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等等,我们都可在积累的素材宝库里找到例子、总结特点,探讨写法、活学活用。
以我设置的一堂作文训练课《用笔写出人物的个性——人物外貌描写》为例。首先选取积累的文段作为切入点: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点明亮。——《芦花荡》
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泥人张》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
在明确外貌描写的定义后,讨论这三则材料中人物的特点,明白外貌描写是为了写出人物的气质品格,精神内涵。教师再逐步指引学生概括出写人物神韵的一些技法:抓住特征,按照顺序,用词准确,妙用修辞,细化感觉等。然后让学生下笔实践观察身边的一位同学,运用技法写出人物的个性。
再如初中生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文,但初学者因为心中无材料,下笔只能空泛地说理,缺乏典型事例的支撑。可教学生从积累的写作材料中挖掘可用的事例,如证明成长需要勇气这一论点,可以选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克服放鸭生活中的孤独、恐慌及暴风雨中的成长故事、《丑小鸭》中的那只生长在鸡场里的丑小鸭一路坎坷,最终成为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再塑生命》中的海伦战胜失明、失身、失聪的痛苦最终成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的故事,进行论述,顺水推舟地得出结论:成长需要勇气。全文因此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论理清楚。其他诸如“守护心灵”、“勤奋,敬畏生命,追求等话题都可以从资料库里找出相应的材料,论述成篇。
初中三年,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当然不仅仅是语文课本,还有课外阅读,广阔的生活等等。学生想要灵活运用素材并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创作,写出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的佳作,除了需要学生勤读、善思、多积累外,还需要教者踏踏实实地进行阅读与写作指导,一点一滴,循序渐进、授人以渔。这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