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2019-04-07湛密昌
湛密昌
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在教材选用上选了很多散文这一类型的文章。散文因为语言生动、形式优美,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但从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来看,散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家似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都不在意,没有太多的人会在意自己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其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对个人修养的提高有帮助。通俗的讲,达芬奇的画《蒙娜丽莎》,审美能力高的人会评价这幅作品具有一种“高级美”;审美能力低的人则会不屑一顾地说:“不就是一个女人吗?有什么好看的?”还会咄咄逼人地问你什么是“高级美”。所以不能认为审美能力是不重要的。学生长期接触美的事物,就会反映在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上,眼界开阔了,处事方式也会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教授散文时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也常常固定不变。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散文本来学起来就比较枯燥无聊,学生常常搞不懂前后的逻辑。如果教学模式和方法太过单一,那么活跃的课堂气氛将会荡然无存。所以,教师在教授散文时应该适当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轻松明快。在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学习散文,既体会了散文的意境,又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无趣。学生长期接受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无法发散思维。
3.散文阅读目的不单纯
高中学生和教师面对高考的压力,根本无法让思维进行拓展,散文阅读的卷面答案也仅限于标准的流程形式,缺少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原因很简单,学生如果按照标准模板答题就会有高分,取得好成绩;如果追求个性思维,写出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天马行空的答案,还会被教师批评为“不务正业”。而且教师现在也普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用分数给学生定性,丧失了散文阅读原有的目的。散文的阅读目的不再单纯,答案也逐渐标准化,学生的思想被禁锢,久而久之,大家提笔就是散文阅读的标准答题模式,却忽视了散文本身具有的意境美。虽然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可实际上实行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散文应有的魅力荡然无存。
二、解决散文审美困境的方法
1.明确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想要更好地进行散文教学,就必须先明确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散文阅读目的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明确了这一教学目标后,教授起散文来就会着重注意。教师首先要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领略散文的魅力所在[1]。
例如,在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就选自朱自清的散文集。课文从多种角度描写了荷塘的美丽景象,以及委婉含蓄地表明了自己渴望自由的生活,希望超脱现实却不能的心情。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用图片形式或视频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荷塘月色的美,以及作者那种郁郁寡欢的心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方法做出改变
在讲解散文时,最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做出改变。许多教师在讲解散文时,教学方法无一例外都是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美感,再对文章进行深入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老旧,学生不仅感受不到散文的美,还有可能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昏昏欲睡,会起反效果、反作用。所以,教师应该适当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活跃起来,让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例如,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自己见到的秋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自己有没有见过别的地方的秋天等,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文章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性被激发,活跃性也变高了,学习散文的兴趣就强了,这样更容易教师进行教学[2]。
3.散文阅读纯洁化
教师在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压力下,不得不以考试为重。所以,教师要想切实通过散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让散文阅读的目的纯洁化,不要带有太多考试的色彩,让学生在阅读中细细品味散文的魅力所在,细细体会散文所指的那种意境美。散文阅读的目的纯洁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三、结语
散文教学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好的散文作品更是可以把我们带进作者塑造的世界中。因此,我们要重视散文阅读教学,不要让它变得过分“功利性”,片面为考试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