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度文言关,春风必绿古文岸
——高中文言文“读进去,学出来”教学方法简析
2019-04-07郑丽霞
郑丽霞
“读进去,学出来”强调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来维持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以满足学生认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
那么,我们如何走进古代先贤的美作,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成为高中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文言文教与学中如何实施“读进去,学出来”这一方法,谈几点意见和具体做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共解难题。
一、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多听、多看本教研组甚至兄弟学校教师是如何组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以获得更多的材料,求得更大的启发。同时收集有关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形成系统的文言文教学设计,编写文言文有效教学简易教材,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反思整理。对实施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跟踪活动的效应,获得第一手的反馈信息。同时,进行理论学习,走出去“进名师的阅读课堂”“听专家的专题讲座”,集思广益,形成学校语文文言文教学资源。
二、诱导学生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是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环节。它在培养语感、理解文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文言文生涩难懂,如果学生不努力把文句读通,那么后面的教学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少讲多读”应该是基本方法,为了让学生读得有兴趣、有感觉,可以采用教师诵读,学生自读,不同版本音频视频听读、跟读等几种办法。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点拨,明确句读、体味基本感情,在学生自读环节,必须要求学生对课后注释加以把握,不明确的还要借助《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来进行理解。
三、研究考纲,把握考向是关键
文言文部分“考试内容”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理解文言实词、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断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综合以及鉴赏评价等部分。这些点其实就是考点、出题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些要点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
四、激发兴趣是抓手,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学生爱读文言文,走进文言文,学成文言文
1.以精彩的导语激趣。一段巧妙的导语是一把点燃激情的火把,所以在刚上课时用一段生动活泼的话语把学生引到学习文言文上来,让他们在放松快乐的情境中入境,效果是很好的。对于像庄子的《逍遥游》这样比较难懂的文章,可以由庄子的寓言故事入手化深奥的道理为有趣的讨论。而对于像《鸿门宴》这样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借鉴电视预告片的做法——大肆渲染后设置悬念。精彩的导语可以让学生的眼睛跳动出光亮,跳动出他们对悠久文化的憧憬。
2.以现代气息的语言激趣。要打通古今文化的通道,让“新新人类”喜欢学习文言文、乐于学习文言文,教学语言上也最好要有现代气息。笔者也曾经尝试运用一些时尚语言来进行文言文教学,学生的兴致特别高。如讲《李凭箜篌引》时,笔者在导入后说:“李凭的个人音乐会开始了。”讲到“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时,笔者说:“李凭的音乐可以使老弱病残居然跳起了迪斯科,李凭的音乐真了不起!”这恰到好处的点评,既为学生营造了一定的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以文言文中的文化知识激趣。学生对文言文中未知的古代文化知识总是充满好奇的,而文言文中有很多有关的奇闻轶事、寓言、典故、文言名句,在讲课时适当讲一些具有古文化气息的内容,无疑是很能激发学生学习了解文言文的兴趣的。如讲到庄子的《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时,插入庄子的寓言轶事。讲到姜夔的《扬州慢》中化用杜牧的诗句“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时,就讲杜牧的十年扬州经历,加深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与体味。
4.多元化渗透。学生不喜欢学文言文,却喜欢看古装剧,这难道不值得语文教师思考吗?为什么不能让古代的人物从古书纸堆里走出来,让书上的故事演变到现实中去呢?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此外,“读进去,学出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但是学生中总有相当一部分人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他们或不愿预习,或跟随一些学生闲聊而讨论不出问题,抱着小组里肯定有人展示的侥幸心理而不动笔、不动脑。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自始至终都关注他们,通过检测,在下一次的提问讨论中教师多参与该组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14 年的语文教学生涯磨炼出了笔者的耐心与坚韧,也让笔者明白要做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长期的学习与努力。于漪老师要求自己要做到两点:“一是‘锲而不舍’,二是‘学然后知不足’。”她的话一直激励着笔者,让笔者争取一辈子学做一名语文教师,让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与研究,教学之路漫漫,笔者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