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
2019-04-07崔秀丽
崔秀丽
(河南省内黄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安阳 456300)
多发性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多发性抽动、不自主发声、言语及行为障碍是其临床典型表现,因此又被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目前临床多用氟哌啶醇、流必利等治疗,但复发率较高,且长期服用有不良反应[1]。本研究用平肝熄风止痉方结合耳穴按压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4例,均为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治疗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男42例,女10例;年龄6~11岁,平均(8.31±1.89)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2.59±9.24)个月。对照组男40例,女12例;年龄7~12岁,平均(10.62±3.54)岁;病程4~20个月,平均(9.63±2.24)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符合《儿童抽动障碍诊断要点》[2]诊断标准。发病于18岁之前。多种运动性抽动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生性抽动,两者可同时出现。病程1年以上,且1年中症状缓解时间小于等于2个月。不能用其他疾病如风湿性舞蹈症等解释症状。②中医符合《中医儿科学》[3]辨证分型气郁化火证诊断标准。主症为烦躁易怒,皱眉眨眼,张口噘嘴,摇头耸肩,口出异声秽语;次症为面红耳赤,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诊断及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6~12岁。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对所用药物过敏。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氟哌啶醇片(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585),初始最小剂量为0.5mg,1日2次,并根据治疗状况增减剂量,最大剂量小于等于4mg/d,共治疗3个月。
观察组加用平肝熄风止痉方及耳穴按压治疗。①平肝熄风止痉方。药用僵蚕5g,白芍9g,栀子6g,当归6g,川芎6g,龙骨8g(先煎),牡蛎8g(先煎),羌活9g,防风9g,全蝎3g,蜈蚣3g。眨眼频繁加菊花8g,桑叶6g;鼻部抽动加辛夷5g(包煎),苍耳子6g(包煎);肝火旺盛加龙胆草9g,牡丹皮6g;喉咙发声加射干8g。清水煎取汁150mL,1日1剂,早晚温服,共治疗3个月。②耳穴按压。取神门、心、肝、肾耳穴,常规消毒,用0.3cm×0.3cm胶布将王不留行贴敷于耳穴上,并按压,1次3min,1日3次,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度,连续按压5天,休息2天,并更换胶布和王不留行,共治疗3个月。
3 观察指标
用耶路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4]评估抽动严重程度。包含运动性抽动和发生性抽动2个项目,每个项目根据抽动的次数、频度、强度及对生活影响4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项目25分,YGTSS总分最高50分,评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
中医证候积分评估[5]。根据情绪、精神、面色异常、睡眠、食欲、舌脉象等按照严重程度分别记0~3分,积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
4 疗效标准[6]
基本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症状降低率大于等于95%,面色红润。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症状降低70%~94%,面色有所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症状降低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症状减分率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运动性抽动 发生性抽动 YGTSS总评分观察组 52 治疗前 20.36±1.59 19.28±1.09 39.15±1.29治疗后 6.25±1.55*△ 4.56±1.04*△ 10.16±1.02*△对照组 52 治疗前 20.41±1.62 19.31±1.10 39.18±1.31治疗后 9.23±1.36* 8.68±1.14*17.46±1.07*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 52 治疗前 11.32±1.14治疗后 4.33±0.91*△对照组 52 治疗前 11.35±1.18治疗后 5.94±0.85*
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1.92%),对照组复发7例(13.46%),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75,P=0.027)。
6 讨 论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属中医“慢性风”、“肝风”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肝火旺盛、肝风内动是主要病机。平肝熄风止痉方中僵蝉熄风止痉、清热除湿,白芍平抑肝阳、养血收阴,牡蛎重镇固涩、潜阳补阴,龙骨镇静敛汗、潜阳入阴,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祛风止痛,羌活、防风解表祛风,全蝎、蜈蚣熄风止痉。诸药合用,共奏熄风止痉、清肝泻火之功。耳穴按压取神门、心、肝、肾耳穴,均具有宁心安神、镇静作用。
平肝熄风止痉方结合耳穴按压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