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隐斜可以配功能性镜片吗?

2019-04-07梅颖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调节性镜片焦点

在近期的临床工作中,有家长朋友们咨询,如果儿童有较明显外隐斜,是否不能配戴如周边离焦镜片(成长乐/美德可儿等)或多点近视离焦框架镜(新乐学等)或渐变镜这几类的功能性镜片呢?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用眼方式和用眼环境都在发生变化,对镜片能够带来的视觉体验要求提升,这也使得镜片的多功能性成为大众的需求点。这里所说的功能性镜片是指一类经过特殊设计的多焦点的框架眼镜。

隐斜是指双眼同时视物时,眼位正常;但当融像被打破时(比如遮盖一眼),双眼的视线不再能注视同一个物体的情况。所以,在融像条件下(双眼同时视物)双眼仍然能注视同一物体,没有斜视。即使配戴矫正眼镜,不论是常规眼镜还是功能性镜片,只要能满足融像条件的,都不会出现斜视。

那么,裸眼和配戴功能性镜片时双眼的融像状态有变化吗?答案是肯定的。

假设一名近视患者,

OD:-5.00 DS(1.0),

OS:-5.00 DS(1.0)。

视功能检查:

近距隐斜:

8exo(正常值是0~6exo,本案的8exo就略偏大)

AC/A (梯度法) 4/1(正常)

近距融像范围 BO 16/22/20

场景1:配戴常规框架镜

如果配戴的是常规球面框架眼镜且给予足矫,则上述检查指标提示,他看近时需要调动正融像性聚散代偿近距隐斜。其BO侧的融像边界(即保持双眼像清晰时的正融像性聚散最大值)是16△,正好是近距隐斜的2倍(2×8=16),符合sheard法则,所以仍然能保持双眼融像舒适阅读。

场景2:配戴多点近视离焦框架镜(如新乐学)

如果配戴的是多点近视离焦框架镜(如新乐学),看周边时的调节刺激与常规球面框架镜相同,其融像状态的变化与常规框架镜相同。理论上多点近视离焦框架镜设计不会造成额外的调节刺激。

场景3:配戴渐变多焦点框架镜

如果配戴的是远距光度足矫正、ADD为+2.50D的渐变多焦点眼镜,那他看近40cm并使用近用光学区时,就会少使用2.50D的调节。

AC/A为4/1,所以会产生2.5×4=10△的负调节性聚散(散开量)。所以此时需要的正融像性聚散为:8exo(隐斜量)+10(少用调节减少产生的负调节性聚散量)=18△。这时,其正融像性聚散16△已经不再能代偿这个外隐斜了,就可能会表现出外斜视。患者会表现为视觉抑制或戴镜不适。

此时需注意:

1.一些称为“数码型”的功能镜片也属于渐变多焦点镜一类,原理类似。

2.可参考前文:视功能检查分析之——调节、聚散、AC/A分析。

场景4:如果配戴周边离焦框架镜

如果配戴的是周边离焦的框架眼镜,此时向各个方向注视时通过的光学区的光度会发生变化,会形成与上述渐变多焦点镜的融像变化类似。

具体的变化量与周边离焦设计的ADD、中央光学区直径(是否有ADD,是否有光度改变)和注视角度(从哪个镜片位置看出去,镜片光度变化如何)、注视距离(调节刺激量)等因素相关,具体的融像变化会变得比较复杂,可以按上述渐变多焦点镜片的例子做计算。

实际上,一般情况下这些镜片设计的中央光学区都足够大,也就是说,除非眼球极限转动,从镜片比较周边的区域(有ADD的镜片区域)看出去时,才会出现上述变化。所以,只要能避免像使用渐变多焦点镜一样的方式阅读(使用渐变镜要求眼球尽量下转,从镜片下方的近用区看出去),外隐斜大也可以使用这一类功能性镜片。

小结

因此,要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并不容易。配戴功能性眼镜时,不同的注视角度,意味着调节刺激会不同,而调节的变化会造成调节性聚散的变化,变化量与AC/A相关。双眼的融像正融像储备要能够舒适代偿新产生的聚散变化才能舒适用眼。

所以,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视功能检查(如隐斜、AC/A、聚散范围、调节等),还需要了解具体的功能性镜片的设计,才能分析判断配戴后是否能舒适用眼。❏

猜你喜欢

调节性镜片焦点
镜片外的星光
焦点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隐形眼镜
斑秃或与免疫细胞缺陷有关
焦点
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及其胞内CTLA-4表达的影响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调节性B细胞在慢性炎症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