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族之学还是天下之学?
——曾子与 《大学》

2019-04-07陈子昊

团结 2019年6期
关键词:曾子明德贵族

◎孟 琢 陈子昊

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传统。其中,曾子是思孟学派的开端。 “思”是 《中庸》的作者子思, “孟”是孟子,这一学派的特点是注重心性,把修身建立在对人之本性的理解上。在孔子弟子中,曾子并非天资出众之人,但凭借刚健笃实的修养,在儒学史上实有重要建树。根据传统说法, 《大学》和 《孝经》皆为曾子所作。在 “四书”中, 《大学》是修身之本、立德之基,具有起点性的重要意义,中国古代读书人多以 “修齐治平”为人生理想。那么,我们如何理解 《大学》的文化精神呢?

知其人,读其书,理解 《大学》,先要了解曾子这个人。曾子名叫曾参,出身于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是曾皙,也就是 《论语》中 “吾与点也”的曾点。 《战国策》记载曾子的母亲纺纱织布, 《说苑》记载曾子亲自耕田、种瓜,都说明他出身于平民阶层的儒门之家。曾子一家能够受学于孔子,和夫子“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密不可分。在孔门弟子中,曾子的形象并不光鲜出众,子路勇猛威严,子贡能言善辩,颜回德行高洁。而曾子呢? 《论语》直言 “参也鲁”。 “鲁”是迟钝的意思,曾子最大的特点是笨!

在儒家文献中,不乏曾子性格迟钝的故事。 《说苑》记载,曾子耘瓜,误伤瓜苗,曾皙一气之下,抡起大棍子就往小曾参身上砸,直到被打晕倒地才罢休。孔子听说之后,长叹一声,批评曾参: “孩子,你难道不知道跑吗?”小曾参懵懵懂懂地反问, “父亲打我,我要是跑,岂不是不孝吗?”此语一出,孔子也无语了: “他下手轻,你就忍着;下手重,你就赶紧跑。倘若你父亲把你打死了,你岂不是陷他于不义吗?”话说到这个份上,孔子堪称 “循循善诱”,这个老师当的不容易!曾参鲁钝憨厚的性格跃然纸上。当然,这种性格落实于道德修养,就是一种笃实健劲的儒者风貌。曾子之学强调修身实践,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这些质朴有力的话,都出自曾子之口。

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鲁直的曾子,却成为孔门最重要的继承者。 《论语》记载: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孔子晚年的师生对话。孔子说: “曾参啊!我的学说中有个 ‘一以贯之’的根本!”此话非同小可,堪称孔子晚年的思想总结。曾子说什么呢?他没有滔滔不绝地谈感受、讲心得,只是非常恳切地答应了一句: “嗯!”然后师生二人默契无言,安然沉默。孔子明白,曾子心里也明白,其他弟子却一头雾水。孔子走后,大家围拢过来,纷纷发问: “怎么回事?老师是什么意思?”曾子这才说道: “夫子的大道,无非是忠恕二字而已!”我们知道,所谓 “尽己为忠,如己为恕”, “忠”是无私尽心地奉献, “恕”是推己及人的理解,二者构成了 “仁”的基本内容。曾子明仁道,通忠恕,把握住了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本,用宋儒的话来说,这是 “孔子”之心传啊!

曾子的性情思想,深刻地影响着 《大学》。《大学》源自宗周礼乐文明背景下的古代 “大学”学制,先秦 “大学”是贵族之学,入学的是身份显赫的 “国子”。在大学中,他们既掌握各种知识技艺,也涵养待人处世的能力,从而形成治理国家、参与政治的素养。 《学记》中说,大学之教指向 “所以为君也”,把贵族教育的实质一语道破。曾子的 《大学》则是将贵族之学推广为平民之学的努力,延续着孔子平民教育的文化理念。何以见得? 《大学》开宗明义,提纲挈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是理解 《大学》的关键之地。在先秦, “明德”思想历史悠久, 《尚书》中说“克明峻德”, “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 《左传》中说 “舜重之以明德”, “美哉禹功,明德远矣”, “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 《国语》中说 “单子朝夕不忘成王之德,可谓不忝前哲矣,膺保明德,以佐王室”。在这一系列文献中,承担“明德”的是尧、舜、禹、汤、帝乙、文王、武王、周公、成王等先王先圣,它的实质是一种贵族性的政治道德。 《大学》之 “明德”不然,曾子强调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无论是人、庶人、国人、君子、小人、父、子,各种普通的身份角色都有实现 “明德”的可能。正因如此,“明德”的内涵也发生转变——它表现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涵养过程,属于人伦道德。我们看到,在行为主体和道德内涵两个方面, 《大学》的 “明德”皆由君德转向了普遍性的人之道德。

基于修身的 “明德”属于每一个人,而 “平天下”呢?我们有机会、有条件平定天下吗?它是不是专属于贵族的境界呢?其实, 《大学》对“平天下”的阐释,亦以人伦道德为基础。 《大学》以 “絜矩之道”释 “平天下”,什么是 “絜矩之道”? “絜”是拿在手上, “矩”是木工测绘用的曲尺,絜矩之道就是手里拿着一个方框,这里框一框,那里框一框,看看是否符合普遍标准。这个普遍标准是什么呢?请看: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曾子说的相当啰嗦,生怕读者看不懂,可谓言之谆谆。其实,这句话的核心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孔子心传的 “恕”道。恕道探讨人与人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中要避免偏颇,不偏不倚,懂得推己及人,这是 《大学》“平天下”的根本人伦法则。在曾子看来, “平天下”不仅是王者之道,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能够把握 “絜矩之道”,在任何的环境中都畅通无碍,这也是一种 “平天下”的境界。以恕道平天下,既是曾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亦体现出 《大学》以人伦道德统摄政治道德,建立普遍 “明德”的思想方向。

曾子出身平民,立足修身,本于忠恕,这种精神气质体现在 《大学》中,形成了以修身立 “明德”、以 “忠恕”平天下的思想格局,这是对传统贵族之学的改造,将其拓展为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天下之学。在 “贵族-平民”的文化转型中, 《大学》展现出建立普遍、追寻平等的人文精神,这一精神 “百世而不易”,具有永恒的历史价值。

封底作品作者陈新峰,民革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基层委员会书画院支部主委、淄博市中山书画院副院长、博山八中美术教师,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员、山东省美术教育学会会员。陈新峰擅作山水画,画作 《气壮山河》入选民革中央、中国文联、中央文史馆、中国美协主办的“民族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紫气东来》入选民革中央、中央文史馆、中国美协主办的 “天下为公——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猜你喜欢

曾子明德贵族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谢明德
哪吒失手
曾子杀猪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二
明德砺行 臻于至善——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简介之一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曾子杀人
伊斯坦布尔:飘浮着骄傲和贵族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