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辅治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2019-04-06杨晨光
杨晨光
(河南省许昌万荣心脑血管病医院内科,河南 许昌 461000)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主要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由于颈椎退行性变、高血黏度、粥样硬化等原因造成小脑、脑干及大脑后部等部位血供障碍而引发,表现为眩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辅治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8例,均为2016年3月于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46~71岁,平均(56.82±6.29)岁;病程1~6年,平均(3.52±1.47)年。试验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44~70岁,平均(56.07±6.12)岁;病程1~6年,平均(3.29±1.30)年。两组一般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1]及《实用神经病学》[2]中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关诊断标准,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由于青光眼、颅脑外伤等其他原因造成的眩晕,肝肾心等脏器出现器质性病变,存在脑血管事件、颅脑占位性病变及颅脑手术史,合并精神及认知功能障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倍他司汀(河南中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380)12 mg,日3次,口服,治疗1个月。
试验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药用法半夏15g,天麻10g,白术10g,茯苓15g,黄芪20g,丹参20g,当归15g,陈皮10g,枸杞子20g,桑寄生15g,川芎10g。髓海空虚、肾阳不足加熟地黄10g,淫羊藿15g,鹿角胶10g;脾胃虚弱加党参20g,山药30g;肝肾虚弱加菟丝子15g,山茱萸15g;血虚显著加阿胶15g,熟地黄15 g;血瘀显著加三七5g,水蛭5g,鸡血藤20g;风阳上扰加生牡蛎15g,生龙骨15g,钩藤15g,石决明15g。水煎取汁300 mL,日1剂,分2次服用,治疗1个月。
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椎动脉血流速度,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南京科进,KJ-2V6M)测定。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口干、心悸等)。
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3]
显效:眩晕与眩晕引发的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脑动脉血供显著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脑动脉血供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与脑动脉血供均未见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m/s,±s)
表2 两组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右侧椎动脉 左侧准动脉 椎基底动脉试验组 59 21.64±2.92 21.27±2.38 22.31±3.05对照组 59 21.17±2.85 20.96±2.14 21.92±2.87 t 0.885 0.744 0.715 P 0.378 0.458 0.476治疗前试验组 59 34.51±4.37* 33.20±5.46* 35.49±4.72*对照组 59 29.04±4.26* 28.65±5.39* 29.15±4.40*t 6.885 4.555 7.547 P 0.000 0.000 0.000治疗1个月后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口干1例,心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78%;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口干1例,心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0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6 讨 论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好发于中老年群体,颈椎病、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均为其重要危险因素,具有发病率高、病情易反复等特点,且约1/3患者疾病在数年内可进展成脑梗死,危及生命安全,需予以及时治疗[4]。倍他司汀为抗组胺类药物之一,可对脑血管平滑肌发挥作用,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加颅脑血流量,且可提升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吸收,加速水肿清除,改善临床症状[5]。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属中医“眩晕”、“厥证”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以风、火、虚、痰、瘀为标,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为本。治宜补益肝肾、化痰通络、益气活血[6]。半夏白术天麻汤源自《医学心悟·第四卷眩晕门》,主要用于眩晕、头痛、中风后遗症等治疗。方中法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天麻祛风止痛、平肝熄风,茯苓健脾利湿,白术健脾燥湿,陈皮理气燥湿化痰,黄芪助气益脾,当归、丹参、川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枸杞子、桑寄生补肝益肾。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化痰通络、益气活血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可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大脑微循环,缓解眩晕;川芎可阻止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全身微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当归可抗血小板聚集,清除多余氧自由基;陈皮可提高血管通透性,提升纤维蛋白溶解效能,阻止血小板聚集,最终缓解眩晕症状,改善大脑局部血液循环[7]。
综上所述,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辅治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能增强疗效,加快椎动脉血流速度,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