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颇族的婚姻仪式变迁研究

2019-04-05刘昕

青年与社会 2019年7期
关键词:景颇族变迁现代性

刘昕

摘 要:景颇族跨境而居,虽然地处云南的边境地区也深受现代性的影响,最能体现景颇族文化的婚姻仪式也发生了改变。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景颇族民间故事、宗教信仰、社会体系、婚姻仪式等方面内容的分析探讨景颇族在现代性影响下的变化。

关键词:现代性;景颇族;婚姻仪式;变迁

“现代性”在人类历史上掀起了全球性的变迁。1950到60年代之间的资本主义世界,由西方专家在新兴的第三世界后殖民国家中所界定、设计与指导的“发展”计划,就是现代化的同义词。这也是韦伯式的“目的论社会转型”概念的全盛时期,相信工业化、教育与科技能够推动转型,将社会或国家从传统形态蜕变成现代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影响,山里的景颇族外出打工导致传统婚俗发生很大改变。

一、景颇族概况

景颇族跨境而居,主要分布在中国、缅甸、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在缅甸联邦,该族群被总称为克钦族。在我国景颇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数较少的一个民族,是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边境的16个跨境民族之一。景颇族有其独特的婚俗,这些婚俗承载着景颇族独特的文化,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变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二、传统景颇族婚姻形式

(一)传统景颇族婚姻制度

景颇族独特的姆尤达玛制度是维系其日常生活的重要制度。景颇社会中通行母方姑舅表优先婚,即舅父的女儿应该嫁给他(自己)姐妹的儿子,或者说姐妹家的儿子应该娶舅父家的女儿。一旦一桩婚姻关系缔结,不光会产生“姑爷”(女婿)和“丈人”(即岳父)两种个人身份,同时也产生“姑爷种”和“丈人种”两种群体的身份。也就是说,妻子一方的三代所有亲属成员都同时成为了丈夫一方的“丈人种”(即景颇语中的“姆尤”),同时,丈夫一方的三代所有亲属也都成为了妻子一方的“姑爷种”(即景颇语中的“达玛”)。而且,所有的丈人种成员都享有同女婿的舅父一样的身份和权利。这种身份和权利不仅是礼仪也是实际的。景颇族的姆尤达玛制度是世世代代相传的。

(二)订亲

定亲的时候需要男女双方各出两个媒人,同时需要村里的家族、村长、青年组一起谈男方的彩礼。彩礼中需要的牛一般是五头,分别是嫁妆牛、托牛(托东西用)、母水牛、大黄牛 、 装扮牛。除此之外还有铓、衣服、裤子、格子布bu jung(是讨媳妇用的布)共十样。还有根据女方客人的数量定的礼箩数量,礼箩中有一包饭、两个鱼、鸡蛋、干巴、姜,这些是成对的。第一次讨媳妇要有筒帕,鱼是晒干或者挂干的,要求美观不可以有损坏。鱼用绳子绕两绕,线用绳剪齐,背萝里要包的好看,成双成对的。礼萝里还要放个毛毯是盖着用的。订婚那天舂菜(吉同突),虽然还没结婚但吃了舂菜后就是说明已经成为这家人的媳妇,从今以后不可以想别的男人了,男人以后也不可以想别的女人了。舂菜是誓词菜见证的意思。娶山官的姑娘需要提亲三年。第一年提一次亲,第二年提一次亲,第三年提两次亲。第一年要带龙袍、地毯、bu jung 布。龍袍一对,地毯和bu jung 搭配起来是2对。第二年要三头牛、大铓、地毯。铓如果小就要两个铓,还有一块地毯。第三年第一次去是两头牛。女方的嫁妆是带有银泡的包包和银刀,意味着以后家里赚钱的就是靠男人的,以后女人要靠男人保护的。女方的嫁妆还有新家庭生活、生产用品,比如刀子、碗这些。

(三)婚礼

婚礼前一天董萨要请示太阳神,传说中景颇族祖先娶了龙女,结婚的那天为了扫去她身上的鱼腥味,在男家院场种搭一木板桥,桥头竖四根木桩,桥两边铺满了驱除腥味的公巴草,每根木桩上拴着祭品。由四个董萨负责杀牲祭祀,血洒在草上,表示祭祀品让鬼灵、鬼魂享用。新娘只有从中间的木板桥走过才可以祛除掉身上的邪气,她的魂才能进入男家并成为其一员。当新娘来到正房楼梯时,在楼梯上等候的婆婆将事先准备好的项链给新娘戴上,表示认儿媳。项链多为琥珀和象牙制作。接着,婆婆在大厅或者新房里拿着扇子打着节奏开始念词,从祖宗的来源、迁徙路线到怀孕的禁嘴等等,以唱山歌的方式唱出来。

(四)回门

新娘婚后的第二天早上,要亲自酿制水酒以展示新娘的手艺。水酒原材料为前一天礼箩里剩下的白米饭,意为勤俭持家。七天后女方回门,给男方媒人一人一把刀和一人一个红包,给女方媒人一人一个被子。新婚夫妇要回礼一头牛给娘家,同时娘家给新婚夫妇回礼一头牛。

三、现代景颇族婚姻形式

“地理上的中心位置、居民的异质性、婚后居住形式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是通婚半径呈现狭小的特征。这一特征又通过居住邻近影响到亲属制度的实践,从而使更多的家庭卷入到姻亲关系中。并且使姻亲关系成为当地民间社会网络建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景颇族深受现代性的影响,同时又因景颇族传统思想的影响,儿子要留在家中守家。村寨的很多女孩子外出打工,打工时碰到意中人,于是由传统景颇族大多嫁娶景颇族到现在的跨族婚姻的增多。同时受西洋教的影响,婚礼仪式发生很大的改变。

(一)通婚圈的扩大

笔者在2017年10月时候弄岛镇亲眼目睹了了一场提亲过程,这场订亲仪式是汉族男孩和景颇族女孩,她们是在瑞丽打工相识相爱。婚后准备在瑞丽定居。像这种情况村子里开始增加。寨子里儿童博爱中心负责人麻朵的老公是壮族,麻朵的姐姐马睿嫁的老公是汉族。

跨国婚姻是现在景颇族婚姻形式中较多的一种。追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景颇族遵循的“姆尤达玛”制度,导致适宜婚配的家族有限,没有适宜婚配的男女需要到缅甸克钦族去寻找。同时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女孩子日益增加,村里的“留守”人员更难找结婚对象。又因缅甸动乱导致寨子里的缅甸媳妇越来越多,缅甸媳妇愿意嫁到中国寨子免受战乱之苦。2011年4月,中缅边境缅方一侧爆发缅甸国防军与克钦邦民族武装冲突,他们有的直接到中国这边的景颇村寨投亲靠友,有的则在边境线上搭建临时住所。自2011年后缅甸的时局一直不稳定,战乱频频爆发。导致寨子里的缅甸媳妇增多。

(二)结婚礼仪的变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现代转型。随着国家大力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投资,边境景颇族也受到影响。在现代化的影响下,以前在景颇族处于重要地位的牛慢慢减少,随之结婚时作为彩礼的牛也被金钱替代。铓、龙袍也被金钱替代。

(1)订亲

在笔者目睹的订亲中,订亲物品为被子两床,这场订亲中礼箩折换成了钱,礼箩是给女方亲戚吃的,这个家族有多少亲戚就要准备多少礼箩。提亲的时候用叶子包着鱼、鸡蛋、干巴、姜丝这些所有用布包着,布是女方提供,如果同意定亲就把这些放在一起舂了。在这场订亲中,由于双方为自由恋爱,省去了三次登门订亲的习俗,由村里的村干、长老、家族成员一起商量的彩礼钱数。最后舂了菜,定为2017年年末结婚。

(2)仪式

19世纪末,基督教从缅甸逐渐传入弄岛镇等嘎村。1907年缅甸人板巴人德毛冬到等嘎传播基督教并作实地调查,意欲在等嘎创办以传播基督教为目的的教会学校。1921年,法国传教士德仁康来到等嘎传教并筹备建立教会学校。1922年,等嘎教会学校正式开办。自从教会开始在等嘎传教后,因西洋教以唱歌跳舞这样的娱乐活动为主;村民生病时教会给一颗药丸病就好了较为吸引村民。传统宗教因其需要大量的牛、猪、鸡去祭祀,传统宗教花费昂贵而西洋教花费低廉这样的对比导致村民从传统宗教改信西洋教。

景颇族宗教文化中的任何一个重大变化,其实都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折射。社会经济关系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或迟或早地要引起宗教的变化。当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来等嘎,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或融合于民族原始宗教,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内部和外部社会合力的影响。这正如列宁所说:“人的社会认识(就是哲学、宗教、政治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学说)也反映社会经济制度。”  因西洋教在等嘎村的影响力,导致传统宗教的没落,直接体现在婚礼仪式上。

现在的婚礼仪式大多数是由寨子里的牧师或者神父进行祷告由双方亲属见证下结婚。因董萨要进行复杂的祭祀仪式而被抛弃。

四、結语

在追求经济,提高生活品质的今天,边疆少数民族深受影响。文化是人类适应客观环境以求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当人们面对的客观环境改变时,文化也会随之改变。 景颇族的婚姻习俗有变迁,有融合,也有传承,这都是景颇族接受现代化生活的真实反映,是旧的文化消逝,新的文化产生的必然过程,这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景颇族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在时代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加强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沟通,博采众长创造新的民族文化,是当代景颇族不断发展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邵华著.我的凉山兄弟[M].台湾: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2] 吉国秀.婚姻礼仪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 《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

[4]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猜你喜欢

景颇族变迁现代性
德宏傣族和景颇族高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清潩河的变迁
《景颇族文学概论》的编撰研究
对“景颇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