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校理工科院系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与探索
2019-04-05翟俊伟范蕊宿美玲
翟俊伟 范蕊 宿美玲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源于国外高校,国内高校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同学科学生特点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对理工科院系学生问卷调查、本科生导师访谈,发现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清晰、缺少岗前培训及师生配比不合理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提高激励标准、量化测评指标、开展岗前培训、确立互选机制、加强经费保障、拓展队伍资源等建议,以期在理工科院系发挥本科生导师制更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学生管理;高校;理工科
一、导师制的出现及发展
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由一位老师担任一位或几位学生的导师,对所负责学生的学习、思想等进行个性化指导的一种教育制度[1]。最早是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并一直使用到现在,同时,逐渐尝试在本科生教育中开展,并形成如今的本科生导师制。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浙江大学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引进倡导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但是建国以后,国内初期教育模式一直沿用前苏联教育体制,因此,国内导师制只是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并未推广到本科生教育中。直到21世纪初,国内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其中包括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未来发展,开始逐步尝试试行符合校情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特色本科生导师制[2]。2005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的通知,提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在学分制下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更好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有助于创新能力培养[3]。
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国内有一定基础的高校都在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但是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尚处于引入试验阶段,国内各高校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并未形成一致认可准则,也无指导性文件发布。因此,在本科生导师制探索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理工科学生注重理论实验和科学研究,专业性质决定该学科学生就业以继续深造为主。针对山东某高校调研,发放线上调研问卷后,共收回有效问卷384份。同时,选取曾获得优秀导师称号的10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提纲形式进行提问。
(一)本科生導师制度不完善
(1)缺少本科生导师选拔机制。担任本科生导师的教师是否能够德才兼备,是保证本科生导师制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4]。国内部分院校在选拔本科生导师人选时,受实际情况的约束,只能是在教师本人愿意的基础上,组成本科生导师队伍,而导师是否能够有充足时间、有耐心投入到工作中,并不能进行一个完整的评判,所以还需制定一套具体的评选标准。
(2)工作考核机制不科学。年终考核办法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根据导师工作开展记录,对导师工作进行评比;二是对学生调研,主要通过学生干部对自己导师整个学年工作情况反馈,根据反馈情况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记录本内容进行核实;三是学院评价,综合学生管理部门对导师配合开展工作情况进行考量。以上三方面主观意识较强,未涉及量化考核,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完全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因此,要想对每位本科生导师学年工作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将考核进行量化显得尤为重要。
(3)导师激励机制较弱。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高校并未将其真正纳入学校管理中,对于该制度激励导向力度不够。本科生导师一方面要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对于指导本科生,只能挤压个人时间开展工作。在问卷中,51.04%的学生表示被导师指导次数不超过5次,41.15%的学生表示被指导次数超过5次,但不超过10次。因此,根据教师需求,制定相应激励机制,可以更好促进本科生导师工作积极性。
(4)缺少学生约束制度。本科生导师制需要两个主体共同参与,一个是导师,另一个是学生。如果学生参与度低,本科生导师制将犹如鸡肋,不能最大化发挥作用。在问卷中,有48.7%的学生表示,遇到问题从来没有主动找过自己的导师,33.33%的学生表示偶尔会主动找自己的导师帮助解决问题(表1)。但是在回答“如果导师对你指导内容不能帮助你,你是否愿意主动联系寻求帮助”的学生中,81.77%的学生选择“愿意”(表2)。可见,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有较强主动寻求帮助的意愿,但是实际却很少主动寻找自己导师的指导,看似矛盾,实则是学生主动性、参与度低导致。因此,在学生管理中,提高本科生导师工作权重,增加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话语权,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自己的导师的帮助。
(5)分配机制待完善。在教师学生匹配机制方面,很多院校采取简单易行方式,即相同专业的师生直接进行分配的方式。目前,高校在校学生全部为“95后”,而且学生主体将逐渐转向“00后”,这个时代学生特点差异明显,性格独特,自我意识较强,学院单一标准下的分配制度无法完全适应学生群体特征。本科生导师能较好地实现指导任务,学生也能较好地实现学习任务,学生和老师才能够实现双向互赢[4]。因此,导师选择学生和学生选择导师方面,制定符合学生和导师实际的双向选择机制将最大化发挥本科生导师育人功能。
(二)本科生导师职责不清晰
在学生管理方面,各高校根据校情不同,基本形成本科生导师、科研班主任制度或班主任制度、辅导员三种形式并存。这三种形式中,只有本科生导师制没有一个统一的职责要求,由于相关理论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定位不统一,职责要求也各有不同[1]。有的院校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做出一定要求,比如本科生导师要引导学生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要求定期与学生见面,保持至少每月一次的频率,及时管理学生的问题,并协同其他学生管理者共同做好学生事务工作。但是职责要求不具体,导致各学生管理者之间职责不清晰,在制度实施过程中造成难以区分的困扰。通过问卷,在学生角度,对于自己导师开展过的工作回复中,有57.55%的学生进行过心理咨询方面的帮助,回答“最希望哪方面得到导师帮助”问题中,还有50.78%的学生选择适应大学生活和人际交往,42.45%的学生选择排除心理障碍,调节心理状态。在本科生导师角度,60%的导师表示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规划建议,还经常对学生开展生活上指导和心理方面咨询,甚至不确定自己的指导内容是否都是属于职责要求范围内的。可见,本科生导师制职责边界模糊,其他管理者之间职责相互重叠,对开展本科生导师制造成困扰,也对导师考核测评难以衡量把握。
(三)缺少岗前培训,工作创新性不足
(1)在本科生导师开展工作时,很多导师依靠个人对该制度的理解指导学生,一方面导致有的导师认识不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从而在开展工作时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导致有的导师对工作内容理解有偏差,在开展工作时,将指导重心放在学生在校生活困难、心理咨询等学生具体的管理事务方面,甚至有的导师无法准确把握正确开展工作方式方法。在问卷中,34.25%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指导内容不全迫切需要的。因此,对新聘的每位导师有必要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导师工作成效。
(2)在工作开展方式中,本科生导师以集体座谈为主,个人约谈和其他方式为辅。通过问卷发现,集体座谈方式指导学生的次数占全部指导次数的78.51%。在问卷中,学生回答“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指导方式是”问题时,选择个别约谈指导自己的学生有55.47%,选择组织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指导自己的学生有52.08%,而选择深入宿舍、集体座谈指导自己的学生只有36.2%(表3)。可见,学生更希望以更加灵活的指导形式参与进来。
(四)教师和学生配比不合理
在本科生导师制中,每位导师指导多少学生才能发挥制度的最大作用?有国内学者做过相关研究,从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和经验看,建议每位教师指导的本科生在5-10人[5]。而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平均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量多达15-18名。在管理学中,当管理者能力一定,管理人数超出时,绩效就会降低。因此,导师指导学生数量过多导致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导师不能完全了解所负责的每位学生。同样,导师在访谈中的回答亦印证这一观点。70%的受访本科生导师表示,在现有的精力下,只能尽快排查有困难的学生,进而针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定向指导,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问卷中显示,57.55%的学生希望能够每月和导师交流一次。因此,现行本科生导师生师比过大,不能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优越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保障
学院要以学校颁布的指导办法为原则,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符合院情的更加具体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1)量化本科生导师选拔制度。有学者从“德”和“才”两方面采用百分制评分的办法,以各50%的比重,进行量化评分,主要考察群众基础、获奖情况及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4]。在探索实施阶段,结合院系实际情况,建议对教师教学学生评价、参与学院工作积极性以及科研情况等三方面综合考量,量化每项评定标准,评选更适合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
(2)量化测评指标。通过采用百分制计算,进一步量化本科生导师年终考核各项指标,将总体考评分为:学生考评、学生管理职能部门考评以及学院本科生导师委员会考评三部分,权重分别为60%、10%、30%。学生考评由所指导的学生为自己的导师评分;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主要包括直接参与学生管理的辅导员、教务员,各按50%的比例评分,主要考评导师对学生管理协助工作参与情况;学院本科生导师委员会考评根据导师所指导学生学习成绩、参加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效评分。
(3)提高激励标准。在现有学校表彰优秀导师基础上,扩大学院优秀导师评选名额,并给予相应奖励。同时,考虑到教师日常教学及科研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建议将本科生导师工作计入工作量,或按比例量化为课时数。
(4)增加导师话语权。本科生导师工作中,需要学生和导师共同参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将对导师开展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提高本科生导师对自己所指导学生的评奖评优等方面的话语权,可以更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导师工作中来。建议在评奖评优、在校表现等方面增加本科生导师意见栏。
(5)创新匹配制度。学院直接为导师安排学生,缺少学生兴趣与导师研究方向等匹配过程,所以被安排的学生和导师不一定就是相互适合的。有学者提出互选机制,由辅导员充当“媒人”角色,将导师的基本情况告诉每一个学生,将学生的需求、要求等基本情况告诉本学年所聘任的本科生导师,让大家进行自愿选择,最后,对未成功匹配的学生采取随机分配的形式,分配给名额较少的本科生导师,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导师与学生的匹配[4]。实施互选制度,建议在初期先由学生自己向高年级学长学姐咨询所聘任本科生导师的基本情况,包括研究方向、兴趣爱好等,先由学生选择适合的本科生导师。而被学生选择多的导师可以采取面试形式,筛选出自己想要指导学生,剩下的学生将随机分配至名额不足的导师。在前期探索阶段,这种先选导师后筛选学生的互选机制较为容易执行,且能够进一步督促专业课教师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注重在学生面前完善自己的教师形象。
(二)进一步明确职责内容
不同学生管理者之间职责清晰是有序、有效开展工作的保证。在理工科院系中,学生学习生涯与科研创新密不可分,因此,本科生导师指导理工科学生要以学业指导、科技创新为主,辅助其他学生管理者共同做好学生生活、心里等方面工作。本科生导师工作职责不同于辅导员,本科生导师专业背景与所指导学生相同,在学生专业学习、科研规划等方面更能发挥巨大作用。结合理工科学生特点,本科生导师工作开展应以新生学习适应、学分制下专业学习规划、科研立项、学术探索研究等为中心,围绕学生学业和科研,以沙龙、经验分享、课外学术交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最有效的指导。
(三)开展岗前培训,创新指导方式
针对选拔出来的本科生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对导师进行学生管理方法、工作准则把握以及工作方向等方面培训,使本科生导师能够更快速进入角色,开展好导师指导工作。在本科生导师培训中,内容不局限于导师制具体操作层面的学习,更多的可以涉及到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通过交流和学习,让参加培训的导师真正认识到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督促教师重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6]。建议在岗前培训中,一方面对制度要求、必备工作技巧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邀請往年优秀本科生导师进行工作心得分享。
(四)合理配比師生数量
导师所带学生数量过多,不能因材施教,最终会导致本科生导师制的优越性无法发挥。在问卷中,38.8%的学生认为每位导师指导数量应在5-8名学生,23.18%的学生认为指导数量应小于5名;在导师访谈中,超过半数导师认为指导学生数量控制在10人以下,将更有利于开展工作。根据理工科专业以科研为主的特点,结合现有科技创新体系,比如本科生科研立项、本科毕业生论文指导等形式,每位导师根据自身科研需要、教学任务情况,合理确定指导学生数量,但是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量不得高于10人上限。
(五)加强经费保障
为保障本科生导师工作顺利开展,划拨一定经费供导师使用。在问卷中,52.08%的学生表示,本科生导师开展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指导收获最大,因此,活动经费保障,可以让导师以郊游、茶座会等更加灵活地开展指导工作。
(六)拓展队伍资源
目前,每位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数量过多,导致导师指导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度低,因此,合理控制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量,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本科生导师制优越性。在教师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建议将实验员纳入本科生导师聘任范围中来。同时,未来将逐步实现全程导师制,可以继续探索将现有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本科生导师有机结合。
四、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是伴随学分制而引进的学生管理制度,国外成熟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开展经验不能完全适用于国内高校,因此,国内高校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出现很多问题和不足,针对理工科学生特点,在制度保障、队伍建设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总结。学生从入校到毕业都有关于学业和科研等方面的问题,本科生导师制是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学业规划等方面具有更直接的指导帮助,如何将本科生导师制从新生入校贯穿至大学毕业,实现全员导师制,将是今后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石荣传.本科生导师制:类型、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16(3):70-73.
[2] 黄信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反思与改革创新[J].江苏高教,2016,189(5):61-64.
[3] 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55-58.
[4] 陈力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长效机制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6(5):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