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2019-04-05聂文龙李安冬
聂文龙 李安冬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燕山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案例,从加强专业学位“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提出全过程多维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涵建设
习近平同志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这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该理念也适用于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现代社会的经济和教育与整个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两者不可纯粹地孤立存在,经济改革必然引领教育改革 。近年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需不断深入专业教育改革。
一、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逐年扩大。与此同时,专业学位教育尚存在社会认可度偏低,专业实践质量不高,专业学位特色不明显,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缺乏独立体系和有效的过程管理等问题。从教育培养“供给侧”发展现状来看,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供给侧”的就业难,另一面却是“需求侧”的“用工荒”,供给和需求缺乏有效对接。专业学位教育飞速发展带来的“产能过剩”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身尚未形成专业特色,实践应用能力不高。所以要以問题为导向,紧跟国家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注重内涵建设,加强供给侧管理,围绕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寻求解决方案。
二、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模式构建
在经济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专业学位教育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供给侧管理,注重内涵建设,以质量和效率破解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供需矛盾。为了有效对接需求,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燕山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教育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依托“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群的整体教学和科研资源,立足多年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了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全过程多维度提升模式。
(一)构建以行业需求和工程应用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践的桥梁,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 。因此,破解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难题首要任务是摆脱以往培养方案设置的思想局限,以“供给侧改革”理念为指导,以行业需求、工程应用、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实践能力提高为核心。课程体系设置和运行过程中抓好四个关键:课程体系的总纲培养目标要以行业需求和工程应用为导向、要突出专业特色、落实教学评价、课程体系引入持续改进机制,以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方案来保障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效果。
(二)建立产学研多元化专业实践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必须抓好专业实践环节,切实提高职业技能与技巧 。实践平台是实践能力提升的载体,要注重建立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孵化模式,经多年实践,探索建立了“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导师选派、研究生自主选定”的产学研多元化专业实践模式,其中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为学校统一安排,其他模式都由导师和学生自主决定,学校做好政策限定和各种保障。多元化专业实践模式的稳定和有效运行依赖于三个问题的妥善解决。其一,尊重研究生和导师的自主选择,保证研究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主动性。其二,依托行业资源,建立与企业互利共赢的联合培养机制,施策建制,加强科研合作,围绕企业需求签定科研攻关项目。其三,利用并升级校内各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使其具备完成专业实践的能力。
(三)创建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学位论文管理模式
作为检验手段,学位论文评价既是对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衡量,又是对其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及职业素养的全面测评。在“供给侧改革”理念引导下,以加强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创建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学位论文管理模式为手段,目的是切实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供给有效服务需求。
(1)实行学位论文全过程考核
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校企联合培养的特殊性,加强学位论文管理,对论文选题、中期检查等各环节进行全程考核十分必要。机械工程学院先后制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及中期检查管理办法》、《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管理规定》等文件,规范管理各环节,提高学位论文的专业特色和质量,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落到实处。
(2)制定学位论文评价和考核标准
若要体现专业特色,提升实践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务必要建立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的评价和考核标准,机械工程学院制定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考核标准,明确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和评价标准。选题方向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先进技术消化应用四个类别,评价标准重点考核选题的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对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是否有益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重点评价。
(3)明确学位论文考核职责
职责明确的管理模式是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和考核中,务必明确学校、学院、校内外导师职责。学校和学院是培养和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和检查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形式和进度,管控各环节的指标达成度。校内外导师负责学位论文质量的检查指导和评审,把控学位论文质量。
(4)制定基于过程管理理念的专业实践考核办法
专业实践考核是检验实践能力提升效果的关键环节,以往受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加强专业实践“供给侧”管理,建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成果考核办法至关重要。机械工程学院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实践考核管理办法》,构建了“校内外导师评价、研究生互评、学科答辩考核”的“三站式”动态过程考核评价模式,明确实践考核标准,落实各环节考核主体。实践证明,以校内外导师评价为主、学科和研究生多方参与的实践考核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专业实践效果。
(5)建设具有较高工程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
导师是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机械工程学院导师实践指导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首先,通过引进“双师型”教师和聘任企业兼职导师,解决当前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其次是导师工程实践指导能力不足问题,为此机械学院出台了《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企业实训管理办法》,鼓励并要求新入职及在岗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工程实训,明确实训期间待遇,确保实训积极性。最后,要解决导师指导积极性问题,校内导师由《关于研究生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数量的有关规定(试行)》文件约束,该文件规定若不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则当年招生数量相应减少。校外导师由校企科研合作联动机制保障,业绩突出的导师给予科研项目参与优先权和荣誉奖励,业绩差的导师及时请退,通过科研合作建立稳固且长久的合作关系。
三、结语
近三年,燕山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有3名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专业实践成果获得者”荣誉,国家专业学位教指委每年评选100余名,我院的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供给侧”改革仍要继续深入推进,正视问题和不足,“靶向治疗”,深挖专业潜力,整合资源,与企业建立互利共赢培养机制,持续改进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学刊,2016(1):56-65.
[2] 柳友荣.也应重视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5-12-14(99).
[3] 郑永斌,张明,李春.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94-98.
[4] 李忠云,曹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善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5):75-78.
[5] 房庆平,胡峰,屈展.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考核体系构建[J].文教资料,2015(2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