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初崖城:“佛郎机炮”对决“金城汤池”

2019-04-04多港峒客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崖城崖州文庙

多港峒客

奋起抗清

海南南部古称崖州,历史上战乱不少,但是作为州治的崖城即今三亚市崖州区古城,通常还相对太平。自南宋筑城以来,有正面记载的规模性城头战事,只有明末与清初两次。

清初崖城之战,是琼南人民抗清核心战事之一。这是管状火炮在崖城第一次以主角身份实战亮相,也可能是皇朝时代的琼南甚至整个海南,唯一的炮战具体记载。抗清义军陈武与清军蔡茂芳部,两支强大武装喋血宁远河畔,冷热兵器在城头轰鸣交织,足称经典。

当代军事史学界认为,中国的城防工事理念从清初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城池在火炮威力下不再坚不可摧。崖城之战虽然未出动典型的“红衣大炮”,仅是较轻捷的“佛郎机炮”,但借助于制高点炮位,也准确印证了这个结论。

这次崖城攻防战的背景,是琼南汉黎各族群众的大规模抗清起义。

顺治四年(1647),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占领区强制推行薙发令,引发各地巨大反弹。崖州营兵彭信古因此毅然杀官起事,拉起队伍,在琼西琼南数州县与清兵反复周旋较量。南明总兵陈武、知府黄仕谔等官员及时参与并实地领导。直到顺治十七年(1660)初,黄、彭被擒杀为止,起义前后历时达13年之久,成为当时波澜壮阔抗清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始末,记载于《乾隆崖州志·卷五》及《光绪崖州志·卷十四》。

这场战争体现了海南人民可贵的民族气节,是历史上的亮色,但民众为此也付出惨重代价,生灵涂炭,向来繁荣富庶的崖城一带,兵燹尤为惨烈。后来的知崖州张擢士《上金制军条款》描述了这个惨状:

“自陈武据城之后,(民)半遭杀戮,余尽逃亡。至剿除底定,招抚残黎,十存一二”(《光绪崖州志·卷二十》)。

经典战例

崖城之战本身,作为战例是壮烈而精彩的。

顺治八年(1651),陈武从儋州率抗清义军数千人,水陆并进,入据崖城。清廷派遣程鹏、蔡茂芳二将沿东西两路讨伐。东路程鹏先抵,围攻城池,陈武出战大破之,再回头迎击蔡茂芳。蔡军先破儋州陈武老营,擒陈妻蒋氏南下,军次今乐东县黄流镇。陈武看到蔡军势盛,实行焦土政策以拒敌:“尽焚厢坊村落,杀数百人,五厢为一空,仅据孤城而已”。

陈武于望楼河畔的乐罗阻击蔡军,试探虚实:“茂芳击斩二十余人,获马十七匹”。陈军少败,退守崖城对峙。蔡军进至水南河,程鹏等各路清兵亦来汇合,双方攻防战进入白热化:

茂芳督诸军攻城东、西、南三面,使人登文庙尊经阁举炮,城中行者多击死。武众于雉堞窃视,茂芳使射之,应弦倒。如是者数日,武惧,逃入乐安(《光绪崖州志·卷十四》)。

这里,我们看到管状火炮在崖城的第一次实战亮相,足以成为经典战例。

陈武官职为总兵,相当于现代军区司令,不乏谋略,清兵程鹏部就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他原打算以逸待劳,让远途而来的蔡军顿兵于坚城之下,粮房皆绝、四顾无援,挫其锋锐再寻机会。但是经清兵火炮一打,弓箭一射,加上三面围攻城门,尚未真正短兵相接,拥众数千的强大义军就不得不弃城而走。

不过因为“城郭丘墟”残破,加上从广州败退的杜永和抗清武装已经南渡,进击琼北,蔡军亦只能连夜撤走。

仅仅十年前的崇祯十四年(1641),崖城在著名清官翟罕手里才大修城垣,將城墙加高三尺,总高超过了7米。这座高大结实的崭新城防,本是陈武大可依恃的,但是他却败退了。而陈武之前半个世纪的崖州州官邬若虚,面对大批造反黎众持续五六十天的汹涌围攻,却能成功拼死稳守矮旧城池。

两场城头攻防战,结果迥异,原因除了斗志,攻方是否拥有强大火力,无疑是关键。崖城炮战充分说明,城池在制高点火炮威胁下,很难固守。

这个制高点,清军是如何得到的呢?

视线转向城防死穴——文庙尊经阁。

尊经阁之痛

满洲人自1630年代起制造火器,一度造出具有先进水平的加农炮,入关后又大量缴自明军。火炮在明军抗清之战中似乎不大济事,在清军手里却成为利器,炮兵自此进入清军建制,并被视为神物。

清前期以铜炮为多,重量自数百斤至数千斤不等,有炮身轻短、射速较快的“佛郎机炮”,也有炮身重长、侵彻力较大、“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的“红衣大炮”。

蔡军所使,大概只是千斤以下的轻型炮,否则是很难搬到尊经阁楼上,向城内直瞄射击的。看其战果,也以杀伤人员为主,并未提及直接轰毁城垣。

当时崖州治的文庙尊经阁,在哪里?《光绪崖州志·卷五》载:

文昌庙,原在城外西南隅。康熙五十四年,改建于城外东南隅……乾隆二十一年,知州宋锦改为珠崖书院。

嘉庆以后,这个“城外西南隅文昌庙前”地块继续是学田,租给一个叫谭国斌的人种菜,直至晚清,依然在案(《光绪崖州志·卷十》)。

可见,清初文庙承袭晚明,在城外西南隅,考其位置,当在老崖城圈西南角、今日225国道小拐角北侧。根据1974年航拍地图,这里城墙外“西南隅”确有一个地势较高的地块,虽然不大,却也与“城外东南隅”后来的珠崖书院(今崖城中学)地块刚好对应,像螃蟹壳的两只眼睛,一东一西的突露南城垣两角之外。

原来,明末清初城垣外西南隅的文庙修有尊经阁,而且是高楼,登上去即可与城墙平视甚至俯视,所以,清兵可以炮击“城中行者”。

入关初期,满洲战士极为勇悍,骑射俱佳,义军将领以雉堞掩护观察战况,蔡茂芳选良弓手登阁,隔着护城河“射之,应弦倒”,义军却不能以同样效率回敬。

又是炮又是箭,义军受到重大杀伤。射击力这种反差持续数日不能改变,显然成为义军巨大心理威胁。权衡之下,陈武终于选择了弃守。

文庙尊经阁与城墙不足一箭之遥,按城防规范,这里显然是不允许有高大建筑物的。但是城南墙外能够不怕洪水的地块,只有东南隅与西南隅近城墙两处角落。很可能出于风水考虑,为了直面“鳌山”(南山),文庙学宫之类常需建于南部城郭之外。无处可选之下,军政当局只好勉为其难,同意建造。这就是崖城东南、西南历代学宫、文庙存在的原因。

不知是不是吸取了蔡茂芳之役的教训,康熙五十四年文庙搬迁之后,两处都再无楼阁建筑物记载了。

文字狱之疤

崖城战况记载,不但在武的方面,而且在文的方面也反映着一个重大史实。

《乾隆崖州志》的相关段落,对反清武装及其领袖充满污蔑咒骂之词,完全失去方志至少表面上的平和客观,文风之劣,为海南现存方志所罕见,成为一块刺眼的“疤”。到了《光绪崖州志》,这些咒骂之词一概抹去,记叙通畅,又恢复正常的平实中肯笔墨了。上述引文,都来自光绪志。

莫非主纂乾隆志的知州宋锦,特别的浅薄偏激么?非也。宋锦学养没问题,劣文是拜乾隆“文字狱”所赐。

清前期,满洲统治者深惧汉人民族意识,持续百多年大兴文字狱,以乾隆中期登峰造极。时人一句一字之岐义,一旦被搜罗上报就可以满门抄斩,甚至灭族,恐怖惨烈前所未有,读书人人人自危。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志采录琼崖民众武装抗清这样高度敏感的政治题材,怎敢不立场鲜明,连声咒骂?这段文字,语义断失、文意不通等问题不少,这或许就是满人军方原稿,方志编撰班子根本就没人敢校正修改。

清中期以后,时过境迁,民心归顺。于是清廷政策大变。早就有了圣旨,说是这些抗清人物虽然是圣朝的顽民,却也是前明的忠义,应该予以肯定,所有事迹“皆照原官书,不名为贼。且赐美谥,准祀忠义祠”(《光绪崖州志·卷十四》)。没有朝廷这些政策,借《光绪崖州志》的主纂者钟元棣十个胆,他也不敢造次。

所以,乾隆志该段文风之劣,正是反映了当时思想钳制之空前严厉,笔墨环境之空前险恶。如此而已。

但是“贼名”虽去,记载之偏向性已无可挽回。光绪志只能据乾隆志平和修饰,不可能重访两百多年前的目击者,重组战事经过。于是我们看到抗清武装到处杀人放火,掳人逼赎,荼毒城乡;清兵所过,无论胜败却都似秋毫无犯。

诚然,只要排除了符号化解读,凭常识就会明白,彭信古与历史上多数农民起义一样,面临强敌,吃饭没财政、睡觉没后方,不“抢掠”而能生存发展,几乎不可能,大敌当前,更必须搜罗一切资源以应前线。“劫富济贫”是他们能喊出的最高尚口号,实践起来却难免千差万别。有了支配一方的暴力而能始终约束自己和属下,不惜挨饿而“爱民如子”的圣贤英雄,或许也有,不过应该极其珍稀了。

更强大的抗清武装,是郑成功,而且郑氏富可敌国。就这样,清初东南沿海的乱局持续了将近四十年,地方糜烂,百姓啼饥号寒,辗转沟壑。

方志记载如此之“黑白分明”,主要体现了笔杆子握在谁家手里。清军有否滥杀无辜,有否抢掠奸淫,陈武义军方面的字墨早已无存,清军一面之词已成定局。

无言陈武

但是我们读史,不妨带个问号。比如,陈武既然已经“尽焚厢坊村落,仅据孤城”,为什么还要留下离城不足一箭之遥的文庙尊经阁呢?

陈武不缺军事常识,明代中期西方火炮已经进入中国,他岂会不知。这个城外制高点是城防死穴,断无百密一疏之理,不用他安排,手下就会办,放把火烧掉就是。烧了尊经阁,清军就只能在城下举炮放箭,盲打盲射,杀伤力大打折扣。城上却是居高临下,粮草充足,有井汲水,以逸待劳的战略预期就较能达成。再支持两天,清军即闻琼北警信,必然进退两难,陈武甚至可以趁机追击、有所斩获呢。

这样,战果恐怕就要完全改写了。

看来要留下尊经阁,陈武反而要特别吩咐,说“不能动”。尊经阁既存,文庙亦应整体无恙。

为什么要留?我们只能推测——

明臣陈武,毕竟是读圣贤书长大,对孔夫子和儒家经典深怀敬意,“烧文庙”超越了他良知的底线,他也不愿让全州士子父老心疼;盡管他从城防着眼不无纠结,却无论如何举不起这把火。或者唯有寄望于这些神圣之地理应为非军事区,不信对方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横加兵火吧?

果真如此,则陈武之文明与蔡军之“野蛮”,就对照鲜明了。陈武输在维护文脉,败犹可敬;蔡军则随意渎圣,胜之不武。

一年之后,清廷颇具政治眼光的青年皇帝顺治亲政,很快就下诏高调尊孔,亲拜文庙,奉为重要而稳定的国策,与南明争夺人心。此后的清兵,恐怕就不敢轻易搬炮上尊经阁践踏神圣了。

再不然,就是“尽焚厢坊村落,仅据孤城”的描述,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肆意的“妖魔化宣传”?崖民的死亡过半是否也有清军的账?自然,胜者掌握言说空间是常例。无论如何,乾隆志把战事原文照录还是有功绩的,否则后人就一无所知了。

次年陈武失势,暂时“投顺”清朝,隐伏高州。后来伺机再反,顺治十一年自告奋勇南渡琼崖,只带三十人,却很快集结了彭信古麾下流落民间的大批义军,重开抗清局面,攻克昌化县城。如果陈武行事真像清方记载只知烧杀抢掠,未必能获得民间如此响应。

数月后陈武终于被清军擒杀于昌化,比彭信古等人早死五年。作为前朝孤臣,他也算得上一心报国,义薄云天了。

月城改向

月城又叫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在城门外口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或略矮,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称为瓮城,似半月则称月城,方者则称方城。

崖城三座城门,早在明初就都设置了月城。当时的筑城规范,瓮城门几乎都与其内的主城门,在平面上呈90度直角,要么就是瓮城门与主城门平行错置一丈半至两丈。于是所有进出城门的车马人等,都要绕一个或大或小的的弯,有点麻烦。

但这种设置是必须的,是基于防卫考虑。城门向来是城防的薄弱环节,万一敌军突破了瓮城,需改变方向才能攻击主城门,士卒冲锋之势顿减,石砲和攻城锤等大型器械改变方向就更费时,也难以用力。

攻方的迟滞混乱,大有利于守方抓紧分秒展开反击。安徽寿县县城,现存完整的明代城墙城门,就体现了这个结构。而现存儋州中和故城的两座城门,也都各残存着90度直角方城的一个及小半个门洞。

崖城东西门月城,于乾隆初全部改为直通式,体现了城防观念的重大变化。据《乾隆崖州志·卷二》载:

乾隆四年己未,知州张埕详允修城。前州城月门皆南向,是年东西城月门改为东西向。

东西门月城都改为东西向,即全部直通。南门原来就“皆南向”,即直通,因为南门外地形狭窄,紧逼着宁远河北支流,大部队不易由此门发动攻击。

城防硬件的改动,说明清初已经认识到,随着管状火炮威力的进步,传统两门直角配置的城防已无意义,只有妨碍交通,所以必须改动。

这件事情,也折射出清代崖城的海防地位颇高,战术技术上的进步趋势能够及时反映为城防硬件的改造。

猜你喜欢

崖城崖州文庙
崖州民歌的演唱特色分析
——以《送别歌》《梁生歌》《审情》的研究为例
崖州民歌的音乐形态分析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琼东南盆地崖城凸起三亚组一段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向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基于边疆视角的崖州文化演变进程
文庙开笔大典
崖城13-4气田湿气贸易计量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