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患者下肢水肿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2019-04-04沈兰兰
沈兰兰
(德清县莫干山镇卫生院,浙江德清 313200)
下肢水肿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此种疾病的诱发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1]。例研究以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镇卫生院就诊的150例老年下肢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下肢水肿的发病原因,总结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涉及的1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年龄在62~9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5±4.6)岁。
1.2 方法
患者在卫生院就诊期间,医护人员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利用卫生院现有设备开展身体检查、测量患者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及甲状腺等功能。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患者下肢水肿的诱发因素。
2 结果
150例老年患者中,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者30例、营养不良者15例、下肢血管功能异常者25例、药物性因素引发下肢血管功能异常者25例,心功能不全者35例,见表1。
3 讨论
3.1 社区老年患者下肢水肿的原因
老年患者下肢水肿的诱发因素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心功能不全等因素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30例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患者中,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者的人数为12例,这一结果表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是导致老年患者下肢水肿的重要因素。根据人的生理特点,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静脉中层级纤维会被纤维结缔组织逐渐替代,在静脉中层肌纤维逐渐萎缩消失的情况下,患者静脉血管舒张性能的增加与收缩性能的降低,会让人们的静脉压有所增加。肢体组织液的吸收障碍及由此产生的组织代谢产物堆积是组织水肿的诱发因素。老年人的活动量低于青年人,老年人活动量的降低,会让下肢肌肉泵的作用有所减弱,下肢静脉扩张所导致的静脉血液淤滞,也会引发下肢水肿。就该研究的研究结果而言,在12例因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而导致下肢水肿的老年患者中,7例患者为双侧下肢水肿,5例患者为单侧下肢水肿,4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浅表静脉曲张、皮肤粗糙及色素沉着等症状,8例患者虽然存在下肢水肿症状,但是患者的皮肤颜色无明显改变。根据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临床上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所导致的下肢水肿的鉴别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如患者有久站史、久坐史或下肢下垂病史,人们也容易出现下肢水肿的症状,此种情况下,患者晨起时的水肿症状相对较轻,但是在午后以后,下肢水肿症状有所加重[2]。此种症状多与双侧下肢水肿有关。一些患者存在下肢酸痛或下肢有沉重感等局部症状,但是患者全身状况相对良好,在患者抬高上肢以后,水肿症状有所改善。在排出其他病因以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因素:一是血液淤滞;二是高凝状态。手术因素与肿瘤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如该次研究中6例患者存在下肢静脉血栓症状,2例手术患者就诊前接受过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例患者接受过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治疗。下肢肿胀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5例患者就诊前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治疗,手术期间截取大隐静脉。
表1 150例老年患者下肢水肿原因分布
心功能不全所导致的水肿是心源性水肿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心肌的顺应性与收缩性有所下降。在多种累及心脏的疾病的影响下,老年人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右心功能不全是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形式。该次研究表明,右心功能不全是社区老年患者下肢水肿的诱发因素。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数量高于下肢静脉回流患者的数量。这一结果表明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体较为常见的疾病。
就临床治疗的现状而言,药物性水肿是易被临床忽视的水肿症状。药物性水肿的产生原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体液在药物的作用下聚集于组织间隙所引起的全身肿胀及局部肿胀是药物性水肿的主要表现形式,如足部水肿、面部水肿与全身水肿是药物性水肿的主要表现形式。药物性水肿与人体机体的反应特性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一些药物会让患者体内细胞外液量及组织间液增加,一些药物会导致患者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人体内部组织间液的增加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失衡会严重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与吸收功能,进而导致水肿症状的出现。
营养不良是患者肌体营养物质需求量与营养素摄入量之间的失衡所导致的症状。营养不良是临床医学领域较为常见的症状,一些营养不良的患者会出现背部水肿、足部水肿及全身水肿等症状。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一些患者患有恶性肿瘤及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产期营养缺乏与蛋白质流失所导致的低蛋白血症是导致下肢水肿的原因[3]。一些缺乏维生素B1的老年人也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症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也会导致营养性水肿。就该次研究而言,4例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忘记进食,部分患者存在难以自行进食的问题。
下肢淋巴回流障碍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下肢反复感染;二是恶性肿瘤的转移。受下肢淋巴回流障碍影响,肢体浅层软组织内的体液积聚会导致继发性淋巴水肿。下肢急度增粗与橡皮样改变是下肢淋巴回流障碍所导致的淋巴水肿的主要表现。
3.2 社区老年患者下肢水肿的治疗方法
针对一些原因不明的下肢肿胀症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下肢水肿的诱发因素,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如老年人存在心脏病史,医护人员可以借助与心脏检查有关的检查项目,确定患者下肢水肿的致病因素。进而通过强心治疗、利尿治疗及扩血管治疗等手段,开展治疗。
根据药物性水肿的特点。此种症状多以用药不良反应为主,患者症状多产生于用药以后,药物停用以后,肿胀症状多会自行消失[4]。
针对营养不良所导致的下肢水肿症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补偿蛋白质及维生素B1等方式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就下肢淋巴水肿而言,西医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是通过内服利尿剂、脱水剂和外用硫酸镁等方式开展治疗的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一些抗血小板药物也会应用于下肢淋巴水肿保守治疗。根据下肢淋巴水肿治疗的研究现状,手术治疗方式以以下方式为主:一是皮下病变组织切除术与皮瓣回植术相结合的手术方式;二是深浅淋巴管吻合术;三是皮瓣桥接术;四是纤维淋巴管静脉吻合套入术。现阶段手术治疗手段多在患者因身体水肿无法行动的情况下,应用于临床治疗,保守疗法虽然有助于缓解患者水肿症状,但是患者水肿肢体内的水分的大量流失,也会导致患者体内蛋白质淤积浓度有所提升。中医治疗手段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中医疗法可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两种方法。内治法采用的药剂以活血、消肿的中药制剂为主,外治法包含有弹力绷带压迫疗法和大黄芒硝局部外敷法等多种治疗方法。足反射疗法梅花针针刺疗法也会应用于下肢淋巴水肿治疗过程之中。
在临床医学领域,下肢水肿可以被看作是临床症状的表现,水肿症状的诱发因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患者的下肢水肿症状可能由下肢静脉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同时导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判断,可以避免贻误诊治。除此以外,肝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诊疗方式多与肝肾疾病诊疗方式有关。
4 结语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营养不良、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药物性因素、下肢淋巴回流障碍及心功能不全是引发老年人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社区医疗人员在诊疗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询问患者病史,做好常规检查,进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