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推进发展
2019-04-04
团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果,融合是各方各面的团结之实。只有真正做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在剑川,有桑岭村这样千年相守的情谊,他们精心守护着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团结之花,在日常的交往中,有论事不计个人得失的豁达,互帮互助成为常态;在剑川,也有敢于改变生产、生活状况的易地搬迁群众,他们知道只有跟党走,缩短交流距离,缩小彼此间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距,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在剑川,更有如云南滇本草药业有限公司这样勇于担当的企业,他们用发展的成果促进融合,实现共同进步。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融合才蓄成了剑川县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今日剑川。
桑岭,团结是千年的相守
金华镇桑岭村是剑川县千年古村之一,也是一个白族、回族、汉族共居的村寨,各民族在这里守望相助,生死相依,是剑川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村子里,白族的本主庙和回族的清真寺隔街而建,白族的古乐会传到清真寺里,《古兰经》的诵读声也会传到本主庙,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却是桑岭村最日常的写照。
“桑岭古木”是剑阳八景之一,走进村子到处可见上百年的老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就像生活在这里的人一样,密不可分,共同向阳而生,齐心而长。来到桑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反馈给了家乡的人和事,这个人就是剑川县“道德模范”,原大理州政协委员马元夫。说起回族企业家马元夫,村里的很多人都不吝赞美,说如今生活环境的改善,马元夫功不可没。
2002年,随着运输行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村子里的道路因载荷过重而破损,阴雨天村内大小道路泥泞,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村内的卫生问题也日益严重。面对困难,马元夫提议,不给党委政府增加财政负担,全村人齐心协力,积极配合村委会重修道路。马元夫带头提供硬化道路所需的水泥及材料,全村人投工投劳,就这样,村民用自己的力量完成了村里的道路硬化,改善了居住环境,桑岭村也成为剑川县第一个有水泥路的村寨。话聊到这里,马元夫微笑着说,“这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能用自己的力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很乐意。”
桑岭村村民以前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种养殖业,并未形成规模化发展,村里年轻劳动力也纷纷外出务工贴补家用。马元夫也是在早年离家发展,慢慢积累经验后自己做起工程,那时正值各地城市化建设,他借此机会通过努力成了工程承包方。他说,“看我发展好了,村里很多人都跟着我外出务工,任何人只要你想做,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我都带着走,现在有很多人都学到了经验,能独当一面地发展了。”马元夫在逐步完成自己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在回报社会,无论村里的村民哪家遇上什么难事,他都会慷慨解囊;遇上谁家有人生病,他也会伸出援手助他们挺过难关。时间长了,其他村寨的人遇上事也会向他求助,他都会放下手里的事情,赶过去询问情况并积极给予帮助。有一次,旁边白族村寨的一个孩子被诊断为肾衰竭,家里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马元夫知道后就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他家度过了危机,后来这个被救助的孩子发了条信息告诉马元夫,如果将来身体好了,也要向他学习,做个回报社会的好人。这条信息马元夫到现在还保留着,他说,“我真的很感动,自己的微薄力量能影响或改变一个人,我希望能一直持续地帮助别人,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多为社会做一点事,多承担一点责任。”
每年“敬老节”马元夫都会把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集中起来,请他们聚餐,然后给每一位老人发放慰问品;90岁以上的老人,还给予每人600元的慰问金,这个传统已经持续10多年,马元夫说:“桑岭的团结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传承下来的,我们要珍惜守护好这份沉甸甸的幸福。只有我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才能更具说服力,让村里人都积极为美好生活行动起来。”
·村民活动现场·
·“道德模范”马元夫·
·桑岭古树·
桑岭村之所以能涌现出一批像马元夫一样的乡贤,源于当地良好的风俗民规,这也是维系这个村子民族团结和睦的“纽带”。十多年前,有部分回族、白族群众还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尊重彼此的民族风俗,互帮互助。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虽然分开居住,但都是聚居在一起,并未明显划分开生活区域,还是一如既往地相亲相爱,相守互助。除此之外,像“议事制度”这些好的村规民约也一直保留至今,制度规定:凡是涉及白族、回族两族的事情,无论是个人之间、家庭之间、还是民族之间,所有发生的分歧、纠纷或矛盾都要通过“议事”解决。参加“议事”的是两族公认的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男性长者,两族私人之间发生的大事小事,个人无权“私了”,皆由“议事”处理。涉及村子的安全、民族团结的大事,“议事”会及时商议做出决定,把危机和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
此外,多年的共同发展,使桑岭村各民族间,形成了团结合作,互相尊重的良好局面。桑岭村清真寺管委会委员马家成说:“清真寺朝真殿建成后,白族兄弟敬送了木雕牌匾一块。在白族村民李永珠小孩金榜题名时清真寺又回敬了一块牌匾。这是村里白族、回族、汉族群众和睦相处的真实写照。”2017年,桑岭清真寺被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授予“和谐寺观教堂”荣誉称号,这是桑岭各民族兄弟共同的骄傲。
如今,桑岭村因地理位置、生态自然等优势条件,正在规划发展乡村旅游,马元夫也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在村里投资民俗客栈发展乡村旅游,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全村群众作出了表率,随着桑岭村千亩农园的建成,“古村桑岭”将重新展现勃勃生机,也将持续谱写属于它的民族团结新篇章。
易地搬迁,真正做到了“不掉队”的承诺
老君山镇位于剑川县西北部,距县城56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夏无酷暑,冬有严寒,属典型的高寒冷凉贫困山区。在2018年6月30日以前,在全国大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今天,这里还有一群暂时“掉了队”的彝族同胞。
老君山镇世代居住着汉族、白族、彝族、傈僳族等民族,历史以来都是和睦相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住在坝子四周的彝族同胞,由于世代身居深山老林,山高坡陡、信息闭塞,加之缺少耕地和缺乏基本的医疗、教育、公共文化等服务设施,老君山的彝族同胞成为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匮乏,已经到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属于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成为了老君山镇、剑川县乃至大理州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如何让彝族同胞同步小康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一块“心病”。
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步伐的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全面落实,2016年,在县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老君山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如期脱贫摘帽任务,按照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群众自愿的原则,瞄准地处高山峡谷,道路不通、自然环境恶劣,缺少基本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的老君山、雪邦山、蕨菜山等散居特困少数民族和坝区因病因灾因学而致贫的最穷危房户,将222户841人统一纳入了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实施范围,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将散居在雪邦山、老君山山麓的彝族同胞全部搬迁下坝,进城、入镇、进园区,彻底斩断世代贫困的根子。随着老君山新和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86户彝族群众的搬迁入住,剑川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宣告顺利完成。
·未搬迁前村民居住的房屋·
今天的老君山新和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新建盖的砖瓦房布局合理,干净整洁,迁入的村民已开始了新的生活,家里设施齐全井然有序,这一切的改变都让新和村党总支部第五党支部书记、小组长杨福才激动万分。老君山镇党委书记王梧兴说:“搬迁工作从选址到群众动员,这一路对杨福才来说太漫长也太艰难。易地搬迁工作从2016年6月开始选址,因为各方面原因,历经10多次变化,其中的困难与艰辛,无法诉说也无从表达。在搬迁动员工作方面,为了让这86户群众都能同意搬迁,杨福才召开了30多次搬迁户动员会议。今天在这个箐开会商量,明天到那个箐动员。9个月的时间里,杨福才的车子轮胎就换了3次,他却从未报过一分油钱,鞋子穿坏了十几双,可以说家家户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杨福才(前排右)一家·
RONG HE TUI JIN FA ZHAN
说到搬迁的决心,杨福才说:“这次搬迁涉及的86户彝族323人,均属于新和村委会五组老君山彝族社,他们世代居住在海拔3200米左右的老君山畜牧场、鸡脚箐、卓玛等8个山箐中,最远居住点距镇政府35公里,居住地山高坡陡、道路不畅,群众靠种植洋芋、养殖牛羊为生,生活困难,经济落后。山上没有一个卫生室,家里有人得了重病,等送到医院可能就抢救不回来了,媳妇要生娃娃,可能送下来在半路就生出来了。我们十几代人就这样过来了,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我们这代人终于有机会搬离穷窝下山去,让我们的后代不用再经历贫困,享受更便捷的社会资源,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一定要尽力完成。”动员工作才开始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们质问杨福才:“你把我们都带下去了,以后我们饿肚子怎么办?没有田地我们怎么发展?你杨福才会不会变成一个罪人?”面对无数次的质疑,杨福才一遍又一遍地解释,最终大家都被他的真情所动,答应搬迁。说起这一路的艰辛杨福才眼角泛出了泪光。
为了破解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难题,老君山镇党委、政府牢牢牵住产业发展、劳务输出这个“牛鼻子”,在集中安置点投资4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按照以资折股的方式入股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方式解决搬迁群众生产用地缺少问题,引进藤编企业通过培训实现群众在家务工65人,外出劳务输出28人。王梧兴书记介绍,在全镇产业扶持方面,重点打造“六个一”产业,即:一只鸡、一个凳子、一个苹果、一只火腿、一窝菌、一只蜂。力争通过四五年时间,做大做精,努力辐射到其他乡镇。目前,全镇已完成土地流转5206亩,先后建成美水村100亩优质矮砧苹果示范项目,新和村820亩新金源红心有机苹果科技示范园,美水106亩玫瑰种植示范基地,以短养长发展的林下种植胭脂葱100亩、山嵛菜180亩,反季豌豆500亩、烤烟1950亩,建成食用菌制种基地和种植基地500亩,开发旅游客栈和农家乐+农业庄园7家等产业示范项目。依托产业示范项目推动“公司+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每户搬迁群众都有产业项目覆盖,能够稳定增收致富。同时,通过申报产业扶持项目、招商引资、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发挥部门挂钩帮扶等措施发展生产、推进乡村扶贫旅游,创新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新和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快捷,全面建成后配套的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和水、电、路、有线电视、光纤等基础设施一步到位,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一应俱全,居住功能要素完善,必将随着全镇产业的逐步升级打造,成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彝家新寨。王梧兴说:“随着这86户彝族同胞的顺利搬迁,我们老君山镇党委政府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真正做到了‘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承诺。”
在剑川县,易地搬迁工作是全县扶贫攻坚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在马登镇民族团结小苑内,来自文屏后山群山之中的彝族、傈僳族群众,正在居民楼下坐着唠嗑。
民族团结小苑位于马登镇马登村集镇建设区,该小苑于2013年启动建设,占地1.2亩,总投资516万元,主体建设4栋楼房,配套活动室、公厕、院心硬化、围墙、大门等附属设施,单户面积49.5平方米,为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有配套设施完善的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基本生活用具等。小苑于2016年建设完成,2017年居民正式搬迁入住。目前,苑内共有居民43户164人,其中,彝族30户116人,傈僳族13户48人。
民族团结小苑属于马登镇移民搬迁安置点,搬迁对象原属文屏村八社、九社部分群众,他们长年散居在离镇30多公里的文屏后山群山之中,是深度贫困地区,多年来,出行难、就医难、就学难、收入低,住房无保障,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2016年,马登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后山走访调研,在了解到文屏后山群众希望在集镇区域内有住处,以方便子女就学和就近务工的需求后,进一步分析研究,决定结合易地搬迁项目,建设城镇集中安置点,圆了后山少数民族群众的“进城心愿”。民族团结小苑彝族居民陆光才说:“镇党委政府倾听我们老百姓的心声,克服困难为我们创造了进城条件,不但给我们建盖了新房,还给我们配置了生活中的基本设施,我们小苑内的所有居民真正实现‘拎包入住’,过上了现代生活。感谢党、感谢政府,始终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少数民族同胞。”
搬迁工作结束后,群众的生活保障成了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各部门积极做好后续扶持工作,在镇为民服务中心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及时为少数民族搬迁群众提供入学、就业、社保、司法等政策业务咨询和服务,目前,已通过吸纳公益性岗位3人,劳务输出73人,实现平均每户至少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实现幼儿、学生能够就近入学,让后山少数民族群众住得进来,更安得下来。傈僳族居民余燕宝感慨道:“以前在山上信息闭塞,教育资源匮乏,娃娃赶不上坝区的小孩,现在娃娃上学方便了,我们也能就近务工照顾家庭,这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照顾,我们十分感激。”
民族团结小苑附近多为白族居民,自入住以来,通过镇党委政府挂钩联系,原籍村与现居住村协同管理,积极引导院内彝族、傈僳族群众与周边白族群众和谐共处、团结进步,做到了有困难相互帮助、有喜事相互祝贺、有节日相互拜访、有矛盾相互宽容、有纠纷相互理解,团结一心、亲如一家。2018年,马登镇民族团结小苑被列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试点。
昔日的马登,是集“高寒山区、贫穷落后医、少数民族、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剑川县欠发达“外五区”乡镇,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镇群众携手共进,呈现出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奔小康的新景象。
·老君山镇党委书记王梧兴·
·晒满中草药的新厂区·
·中草药饮片展示·
滇本草,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云南滇本草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滇本草药业公司”)位于剑川县工业园区剑阳生物片区,是一家本土民族企业,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中药材、农副产品、保健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中药产品进出口。目前公司员工43人,其中白族员工占70%、彝族员工占4.7%、傈僳族员工占2.3%。公司始终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务实举措,助推企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为剑川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企业示范典型。
滇本草药业公司在成立之前就一直从事中药材种植工作,早在2012年就入驻剑川县,选择在剑川最偏远、最贫困的象图乡江头村开展当归、丹参、黄芪等中药材种植,并成立了剑川象图志磊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公司自入驻象图乡开展中药材种植工作以来,按照“平等、共建、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技术扶持,劳务吸纳,大量聘用当地少数民族村民进行劳作,找到坚持以示范为引领助推贫困山区脱贫攻坚的转型发展路子,建立了剑川同康中药材种植农民合作社,以“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产业发展。
滇本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文超说:“我们2012年到象图乡进行基地考察时,那里的老百姓人均年收入才2000多元,你无法想象当时那里的贫困程度之深,很多少数民族老百姓不会讲汉语,沟通起来十分困难,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也很少,可以说因为我们公司的入驻,在产业带动下老百姓积极参与务工,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渐渐地熟悉了解了彼此,真正做到了用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据了解,经过5年的发展,目前滇本草药业公司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种植用工超过20万人次,通过种植技术培训等手段,成功带动象图乡全乡劳动力积极参与到林下中药材种植中来,不仅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还增加拓宽了农民收入。到2017年象图乡农户中药材种植实现全覆盖,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比2012年人均收入2000元翻了10倍多。
说起象图乡的变化,剑川象图志磊公司总经理李九云感受颇深,他的家乡就在象图,他感慨地说:“当时家乡十分贫困,因为气候环境恶劣,大家都是靠山吃山,土地资源十分浪费,滇本草药业有限公司在决定选址象图乡的时候也尝试过种植花卉、果树等,但都失败了。最后选定种植中药材也经过了多番的尝试和摸索,到2015年才开始步入佳境。现在家乡的老百姓因为中药材种植改变了贫困的生活面貌,有些种植得多的家庭一年能有10万以上的收入,以前很多家庭连20元的医疗保险都交不出来,现在很多家庭都买了车,短短几年,这些变化谁都不敢想,生活果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方文超也笑着说:“以前象图乡的年轻人都因为贫困离家外出打工,现在都返乡回来种植中药材了”。
滇本草药业公司还在剑川县马登镇、羊岑乡、沙溪镇,洱源县乔后镇,宾川县平川镇等地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区800多亩,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1200余亩。同时还采取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带动1万多户群众从事中药材种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20户2170人。“公司的药材种植工作无论到哪里,都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欢迎,因为他们都发现了生活的进步和变化,也感受到了我们企业的用情用心。有些群众还会说,‘滇本草药业公司的到来,既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又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方文超说到这里,眼神特别坚定。
如今,滇本草药业公司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的生产能力为年产5000吨的中药材饮片加工厂,占地30.77亩,总投资8000多万元,现已完成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GMP标准化生产车间、冷库、质检中心等基础厂房,对当归、续断、木香等10余种中药材进行饮片加工,已于2017年8月正式投产,年内实现产值6384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242万元,并顺利实现升规。公司依托剑川优质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借助与云南农大及大理州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开展当归、滇重楼、白芷等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并于2018年4月与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签约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展药膳系列产品等大健康相关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同时还和省内外知名药业企业合作,积极开发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深加工,打造产值10亿元的剑川中药园区。
滇本草药业公司在不断完成企业自我升级的同时,一直坚持以建立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发展民族经济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为理念,做到企业发展和创建工作两不误,公司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打造,在当地少数民族节日“石宝山歌会节”“二月八太子会”等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公司员工参与当地的盛会,定时学习少数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团结进企业”等企业文化建设,通过讲课、板报、横幅,积极组织民族群众开展联欢活动等方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融合。
李九云说:“2018年11月23日,公司分别与剑川县、洱源县签订了中药材种植项目合作协议,计划用3年时间在两县建成稳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在公司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同时,全力将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到产业发展和公司壮大的全过程,带领更多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发家致富,奔向美好新生活。”
·滇本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文超(右)介绍情况·
·中药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