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的角色转变
2019-04-03袁艳
摘要:美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未来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当中做好角色转变工作,在教会学生基本美术技巧的基础上,对其审美素养及创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以此来推动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鉴于此,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师角色转变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师;角色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初中美术课程在结构、内容以及管理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也为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的理念、行为以及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转变,进而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这也是所有初中美术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 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一) 对学生价值观、态度以及情感加强培养
新课程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具体包括以下层面:一是过程与方法;二是知识与技能;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将知识技能方面的教授作为重点,通过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但这种教学理念显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而对于美术教学来说,虽然知识和技能较为重要,但如果在创作过程中存在价值观或态度不正确等问题,那么作品再优秀也会显得没有神韵。
(二) 对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进行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新媒体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则是信息的大量流通,这使得学生接触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但在纷乱的作品影响下,会导致学生审美的迷失,而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提升学生对美的渴望和感知,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坚定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在发现美的同时,去创造美,而这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过程。
二、 教学方式上的转变
(一)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艺术文化只是美术的一种形式之一,对于美术教学而言,不仅要对美术文化加以关注,还要对美术课程的欣赏环节保持重视,教师除了要对美术技法加以讲授之外,还要借助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好的美术作品进行品评,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于美学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并不能将人们在作品方面的多样化评价强行灌输给学生,因为那并没有学生通过自身探索获得的感悟深刻,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和学生开展竞赛活动,一起针对某个事物的意象进行想象和讨论,例如,柳叶,有的学生觉得它像是一条小舟,有的学生觉得它是一抹细长的眉眼,还有的学生发现的是柳叶纹路的美观性以及结构的柔软性。教师应该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機会,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最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赏析和评比,在愉快的交流活动中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教学当中,美术教学主要是以副科的形式出现,所以,很多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并不重视,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较为叛逆的阶段,教师的说教未必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喜好入手,通过迂回教学的方式,使其能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借助一首诗的意境,组织山水绘画;利用一组数字进行油画创作;通过大家来找茬的小游戏,引导学生对作品之间的差异进行区分;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对于美术学科而言更是如此,只要在美术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用心观察,能够将其与各学科进行紧密的联系,有利于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 通过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品质进行影响
在对美术学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而且美术概念大多都比较简单易懂,其教学活动实际就是一种视觉享受,能够有效提升师生的自身修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关切的心态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美术知识,而且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扎实的基本功是美术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探索,以终身学习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发展成终身爱好,教师要对自身的人格魅力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影响,使其各方面素质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美术教师应该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作为立德树人的基础,严格落实自身责任,使美术学科的美育作用和德育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使原有的美术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对自身在教学当中的角色进行积极的转变,不但要通过思想的转变,提升教学理念的先进性,还要对教学方式加以转变,使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以此来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的角色转变[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163.
[2]徐蕾磊,徐燕.初中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培养与提高[J].学园,2014(32):91.
作者简介:
袁艳,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启明九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