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藤野先生》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2019-04-03徐勇
摘要:初中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课文内容,探索有效教学途径。《藤野先生》是八年级初中语文课文,语言优美,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在本文中,笔者将从《藤野先生》课程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藤野先生》;夯实基础;探索交流;情感熏陶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篇篇文章的品读之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并形成了情感的共鸣,并能够将语文基础知识在写作、阅读中实现应用。对于《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来说,学生对于鲁迅、师生情、爱国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拥有更好的文本分析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爱国之情,就成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思考的问题。
一、 夯实基础,提高知识与能力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鲁迅非常善于抓取典型事件和人物,并且能够找到人物的主要特征,用来刻画人物,能够凸显人物的思想品质。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对于“抓住人物特色”的写作方法了解甚少,并且在鉴赏叙事散文的时候,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在教学设计当中,教师应抓住基础,使学生突破“人物刻画方法”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叙事散文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感知藤野先生形象的时候,我对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作者鲁迅是从哪个自然段开始写藤野先生的?藤野先生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作者面前的呢?作者抓住了藤野先生的哪些重要特征呢?”经过我的提问之后,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在第六自然段看到藤野先生的出场。作者用了几个词语来描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在初次見面的时候,作者就将藤野先生的形象展示在我们面前,使一个生动、形象的藤野先生跃然纸上。经过教学,学生对于人物刻画的方法产生了深刻了解,并对于叙事散文的基本结构有了足够认识。
二、 探索交流,培养过程与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使用。针对《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文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实现对课文内容的透彻理解。
例如,在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色彩进行了解,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分自然段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文字表述的方法,感悟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对于不熟悉的单词、句子能够熟悉、掌握,并且对于作者的语言特色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情感有更加正确的认识,我为学生播放了《藤野先生》的朗读录音,让学生根据朗读录音来调整自己的朗读方式,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之后,我让学生对于自己在朗读过程中对课文的体会进行交流,很多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明确了作者“凝练、简洁、顿挫而又富有回味”的语言风格。在探究交流、朗读深入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于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心得。
三、 情感熏陶,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初中八、九年级阶段,掌握知识能力已经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独特体验,使语文成为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学科,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奥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藤野先生》中,作者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也蕴含着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教师应唤起学生对那个时代的想象,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国家之痛,激发起爱国情怀。
例如,在教学中,由于年龄比较小,很多学生对于那个年代的历史不太了解,也无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了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年代差距,我为学生补充了《藤野先生》的创作背景:“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学生将文章带入到充满战火的年代中,深刻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产生了共鸣。
总之,课文学习是一个突破过去、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师应在课文教学中为学生搭建长远发展的阶梯,让学生能够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知识与能力,获得情感上的独特体验,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谷兴云.鲁迅语言的独创性——读《藤野先生》手稿札记[J].上海鲁迅研究,2017(04):75-85.
[2]张若朴.1949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藤野先生》主题阐释的嬗变[J].名作欣赏,2017(35):90-92.
作者简介:
徐勇,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达州市渠县静边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