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

2019-04-03唐琴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主动性师生互动小学语文

摘 要:因为语文特殊的学科特点,有不少学生提出语文课堂有枯燥乏味的问题。于是,教师如何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已经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师生互动为出发点,针对教学内容深度不足,互动方法不够多样等问题,提出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等方法,以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来完成师生互动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主动性

在普通的语文教学模式里,教师总是如同唱独角戏一样在讲台教授,而被动听讲的学生们只能成为一个存储工具,活跃的思维碰撞被无形之中扼杀了。师生互动课堂的模式因为其特殊的相互作用方式与特点的集中表现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的关注。为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模式,教师应注重解决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 小学语文课堂中关于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深度不足

现如今的课堂中,很多教师会在提出问题之后给出标准答案,学生们的任务就是大声读出来并记住就可以。但是这样缺乏思维碰撞的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带来的只能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深层内容依然是波澜不惊的,学生也不会有激动的情绪产生,更不会有为了一个问题而产生激烈辩论的情况发生。这种课堂依旧在单线授课的范畴之内。

(二) 教师错误理解教师权威

教师的权威来自于其本人自信的人格魅力,来自于其过硬的教学功底与其高过他人的道德水平,而非运用特权来对待学生。现如今制度化的体质赋予教师权威,但在学生素质不断提高,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今天,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扩展知识面,提升教学高度与水平,否则很可能出现教师被学生问住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教师使用其教师权威来威慑学生,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反感,甚至可能因为这些摩擦致使师生关系陷入被动的状态。新时代教师应正确理解权威一词在素质教育下的定义,努力树立富有人格魅力与知识说服力的教师形象,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只有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才能将积极的教育姿态展现给学生,才能更好地培育祖国的花朵。

(三) 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不平等

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中,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的形式占主导,相对来说教师忽视了与学生小组的互动。这样的课堂学习因为缺少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使课堂教学不具备多样化的特点,这种互动模式依然是教师主导型的互动模式。这种互动模式也直接导致教师对积极发言的优等生与性格内向的成绩中等的學生的关注度不平等。

二、 改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建议

(一) 改变教育观念

第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型探究学习模式,让被动听讲的学生变为课堂的参与者,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学习能力。第二,教师应该改变与学生的关系,摒弃依靠教师权威来达到教学目的的方式,应该同学生做朋友,与学生们一起探究问题,同时选择合适学生们特点的方式因材施教,与学生们进行正确高效的互动,一起合作完成教学。

(二)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

教师将本班学生根据成绩、性格等特点进行分组,让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讨论。当小组内遇到有较大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与点拨,提供教师本人意见,扩展学生的思路,适时展现自己的作用。经实践证明此种方式能很好地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作用,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 增加互动内容的深度

教师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涉及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问题上,而非花太多时间在一些过于简单的基本的,对提升学生能力没有过多用处的问题上。因为问题内容的深刻化而产生的讨论甚至产生的合理课堂沉默,能有效提升学生们思考的深度,有效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们获得超脱于课本之外的更深刻的知识。

(四) 设置合适的互动氛围

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上设置符合文本的感情氛围,对课堂进行适当的情感导入。良好正确的情感导入能完成教师、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情感碰撞,使学生们拥有更细腻的情感体验,获得学习语文必要的精神食粮。同时,引人入胜的情感氛围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课堂专注度,与教师有趣的教学内容相辅相成。

(五) 具体表达评价内容

教师在课堂对学生互动结果的评价也应当如同互动形式一样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应该是具体的。例如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时应该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参与互动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同时教师可以将评价书面化,与口头评价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同时,对于参与互动表现优异的学生不能只是千篇一律的“你表现得很棒”等评价,不如改成我从你的表现中知道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能让学生们感到自己的表现是独一无二的,有效提升学生们对语文的兴趣,能使学生们的参与度大大提升。

(六) 改变互动环境

教师应该改变班级座位安排,促使班级授课方式由大班授课向“小班”型授课模式转变。让传统的只有前排和中央地带的学生与教师交流多的座位安排逐渐转向“环绕”“小组”的安排方式。同时,教师应该通过美化教师环境来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但是要注意装饰的程度,不能干扰学生们学习,不能分散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

三、 小结

师生互动是一个不断产生思想碰撞的过程而非静止的,把握好学和教的互动磨合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教师在互动之中应该从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改为引领者,用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们心理,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度,调动课堂气氛。只有教师相信学生们有无限的可能,才能表现出语文的美。

参考文献:

[1]刘明欣.小学语文课堂互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6):67.

[2]刘伟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63.

[3]徐秀娟.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策略[J].魅力中国,2016(26):318.

作者简介:

唐琴,重庆市,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园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主动性师生互动小学语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