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

2019-04-03熊春花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个性培养美术教育小学生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于小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内涵修养。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析,提出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教育;个性培养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迅速,素质教育的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育要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就必须要相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实现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个性。因此本文将着重论述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存在的问题

(一)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方法较单一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校对教学目标認识模糊,大多认为美术课程与学习成绩不挂钩,故美术课堂教学方法通常较单一。许多教师无积极备课习惯,课堂教学时将自己绘画成果安排学生模仿,且未围绕美术知识方面开展相关活动,从而极大阻碍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小学生单纯的被动接受与被动模仿教师,这对其个性思维与想象力均产生极大阻碍,长时间发展将导致小学生的个性严重缺失。

(二) 老师干预过重

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很少,一旦有交流,必然是老师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不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化为目的,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不能给学生留下自己创作的空间。小学美术教育,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当中,往往都是以老师为中心,并且老师以自己的审美观点来要求学生的作品。小学的美术作业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个性能力来完成,但是实际中老师会依据自己的主观思想,过度的干预学生的作品,明确规定应该如何做,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限制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 小学美术教学中小学生的个性审美较压抑

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与发展方向为重点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其亦是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基础。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对小学生的个性审美培养不加以重视,且扼杀小学生独特的想法,不仅致使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降低,而且对其个性发挥产生阻碍。此外,当前教育模式仅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教师仅注重小学生基础教育,而忽视美术教育、体育教育等其他素质教育,压抑小学生个性审美,这不仅影响小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而且阻碍其个性发展。

三、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措施

(一) 根据学生特点培养个性

不同学生的性格均存在差异,因此美术教师可依据学生具备的不同特点与性格因材施教。例如,对于内向、害羞的学生而言,其绘画时耐心更足,且看待事物更深刻,因此构图时更谨慎,对色彩的匀称度与内容细腻度要求更高,但降低绘画艺术张力;对于性格活泼的学生而言,其画风较天马行空,且作品想象力丰富、大胆,但粗线条创作,使得学生难以掌握好细节,绘画内容上欠缺深度。因此,教师针对上述不同性格学生,可依据其美术创造所表现的特点,对其予以特定训练,并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及模式,使其结合各自性格特点予以创造,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艺术潜力。除此之外,不同性别的学生绘画时侧重点通常亦不同,例如女学生绘画汽车时更注重汽车的颜色与装饰,而男学生则侧重于汽车性能与造型方面。因此,美术教师可鼓励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进行绘画,并对其作品加以奖励,以增强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其美术水平得以有效发展。

(二)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我国,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只是为了考试去学习,老师的讲课比较呆板,不带有感情色彩,自己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不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这就等于束缚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活跃起来,快乐的学习,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先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发挥自己意见,共同来完成一幅作品,然后派出小组代表对作品进行讲解,最后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比较,与学生一起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

(三) 学会抓住课堂上有利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与诱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展示自己的个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努力抓住课堂上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愿意并且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调每一个个体的观察,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对同一幅作品发表属于自己的看法。在美术作品欣赏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个性,欣赏作品可以以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为学生设置标准答案,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要给出鼓励与肯定。在美术的创作中,鼓励学生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在小学美术的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往往是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表现出来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在作业中不断彰显个性,对作业的要求要设置得张弛有度,既有硬性规定,也要有其他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

四、 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发现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应试教育下的简单的教学方法,防止老师的过度干涉,认识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全面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杰.论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审美情趣培养[J].时代教育,2012(22).

[2]王香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堂对话的案例研究美术学[D].浙江师范大学,2012.

[3]王颖.把学习美术的快乐还给孩子——小学低段的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3(21).

作者简介:

熊春花,重庆市,重庆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个性培养美术教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探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