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教学故事

2019-04-03杨继振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教学的革命,旨在将课堂的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怎样学习上来。其目的是要通过自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语文不仅是认知的过程,而且是要经过反复实践的过程。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或创设更多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本文试就课堂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学

最近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了堂语文课,从中获益匪浅,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把这两堂课的实况概括如下,愿与同行们探讨。

这堂课是《草》的教学。《草》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文第一课。《草》是一首古诗,古诗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真正读懂确实不容易。这是因为:一是古诗年代久远,和我们今天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大的差异;二是语言文字的困难。按照过去的办法教师包办代替,教给学生死记硬背了事,其结果是今天记住了,明天忘了,这很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古诗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按照教学设计,我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一是复习导入,先出示拼音卡片,再出示认读汉字偏旁,通过啟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花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他在诗中赞美草的什么特点呢?”学生们就纷纷举手,争先发言。二是初读课文,了解大意。首先出示插图,观察图画,再听录音,示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你们从这首诗里面知道了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三是学习生字词。要求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再组成词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我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学生很快就学会生字。接着进行总结阅读,学生边读边想,读了这首诗,我们知道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呢?它说明了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总结:小草的特点是“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小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学生了解了小草的特点,悟出了诗意。紧接着进行指导朗读、背诵,通过读、背加深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同学很快背诵下来了。这时开始完成课后练习,效果也很好,在老师的辅导下学生都顺利完成。最后课堂小结:一是读了这首古诗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一问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又跳入了一个新的学习空间,整个课堂教学进入了高潮,也进入了尾声。按教学设计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这堂课,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紧密相连的两个重要环节。为了有效搞好课堂教学,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 正确流利的背诵朗读课文;二、 认识草的特点,了解草的顽强生命力;三、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一是复习导入。旨在激发兴趣为学生创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让他们顺利地进入学习状态;二是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读文、看图、提问等办法使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三是学习生字词。通过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组成词,结合诗句,理解意思,达到学习生字词的目的;四是总结阅读,志在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通过朗读、背诵来加深理解诗意,再通过课堂练习,使教学目标得以全面的实现;五是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设问、既对所学内容做个小结,又提出新的问题,旨在深入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来看,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的教学故事,那么这堂课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呢?首先,这堂课的教学走出了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它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整个课堂教学活了起来。打破了过去那种僵死的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在统考的指挥棒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在十分僵死的模式中延续,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说,学生做,老师布置,学生完成的教学,把老师和学生的思想禁锢在书本当中。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甚至老师还挖空心思的研究考什么题,怎样解答题等等。这就使我们许多的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机,难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说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了,反正答案有老师说,死记硬背,记住了事,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呢。

其次,这堂课可以说是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同行们都知道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而且教学是要经过精心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通过与外部条件的作用方式,激发支持和推动学习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的生成。这就是说教学本身是围绕学生学习而展开的,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就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的方便,教的精彩,教的舒畅,而是把学生学习作为主要矛盾,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习,把学生学习当作教学的主项,追求师生平等对话,在思维训练和共同的情感体验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堂课的教学正是体现了把学生的学习当作教学的主要红线,只要我们坚持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就能很好地处理教与学的矛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和欢乐。

最后,这堂课可以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当,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学生练习和实践。是否让学生广泛的参与了教学,是否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了情感,是否及时地对知识进行了小结,是否对知识进行了深化。就此而言,这堂课的教学从教学到实际操作,无论是学生的广泛参与还是情感的自由表达,无论是教师的小结,还是学生的练习,甚至是对知识的深化拓展,我都做了有意的尝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课堂运行机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尽管它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却是我课堂教学质的飞跃,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杨继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第三幼儿园。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