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2019-04-03陈杰

读天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参与度品德与社会

摘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互动机会,提高学生参与度;知识拓展,指导学生成长等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课堂;品德与社会;情境;参与度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优秀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现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教学对象年龄小,教学时间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差。所以,在新时期,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阻碍着教学的进步。其中主要有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学效果枯燥乏味,降低了教学质量,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教师不专业,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兼任的,或者从其他学科转过来后兼任好几个班的教学。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能力,大多采用老套的教学方法。其次是课堂的教学内容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品德教师多是通过通篇阅读教材内容的形式,辅之以简单的解释,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甚理想。最后是不能结合生活实際教学,无法通过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一)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由于教材中很多都是论述性的文字,导致年龄偏小的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到教学内容太过空洞和乏味。这个时候,信息技术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根据教学内容,搜索互联网中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有力的扩展了课堂教学的宽度和广度。通过声音、动画、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多媒体工具的运用,让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形象。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如果运用传统方法教学,那么教师一般只会从头到尾把本课的内容阅读一遍,让学生跟随教师的阅读自己去理解和感悟其中的内容。这样教学方法单调乏味,让学生提不起任何的学习兴趣。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后,教师可以制作或搜索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PPT课件或视频,将历年来臭氧层空洞变化、北极冰层变化、南美亚马孙雨林的变化的图片或视频,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眼看到地球生态的变化。通过对北极熊种群、活动轨迹和体重的图片或视频展示,让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野生动物的巨大影响。通过图片和视频的运用,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地球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培养起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和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二)增加互动机会,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和分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更多的互动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的设置问题,增加和学生交流互动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自己适时的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变得更为方便和高效。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能够更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我的祖国多辽阔”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先领着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中间让学生欣赏教材中有限的几张照片,然后在阅读后结束本课教学。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也就无法感受到祖国的辽阔,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在新时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从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到云雾缭绕的东南丘陵,从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之巅到巍峨壮阔的珠峰之顶,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传导,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国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感受到我们祖国的辽阔。在这中间,教师搜索一些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景点,让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出自己都喜欢哪些地方,并说出为什么。还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在中国地图上设置相关链接,学生通过点击相关区域,旁边就会显示出该区域的自然风光。之后教师通过抽查的形式,让学生回答通过这节课都认识了哪些地方,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三)知识拓展,指导学生成长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中,有很多实用性的东西,可以指导学生更好的成长。例如“钱该怎么花”这节课,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体味到家庭责任感,学会主动为家庭分忧,不向父母提不合理要求。二是了解花钱应该有计划,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三是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有的必须放弃。教师通过播放课件的形式,展示家庭成员需求表,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什么东西是必须的,什么东西是非必须的。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家庭基本状况和生活开支,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小狗钱钱》等理财启蒙书籍,帮助学生建立理财意识,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拓展知识,指导学生更好的成长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以此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参考文献:

[1]崔润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9).

[2]刘洁.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激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3).

[3]丁晓.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关爱明天,2016(1).

作者简介:

陈杰,重庆市,重庆市江冿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参与度品德与社会
在线教学下的大学生内在动机和参与度探析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