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科学设置专业的探究与思考

2019-04-03牛小建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建议对策课题研究专业设置

摘 要:中职学校科学设置专业,能够使学校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形成良性循环,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职学校应树立“立足本位、适应社会”的发展理念,整合教学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建议对策;课题研究

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学校技能型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缓慢、招生就业较为困难、生源整体素质下滑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中职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特别是中职教育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 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专业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现在一些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重复性、“大而全”、低竞争性等问题。一是专业的设置和布局没有系统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式、产业布局、经济水平、人口结构、职业前景和人才需求等状况有效结合。二是有些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只顾迎合招生,不顾办学实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只顾专业数量而不顾专业质量,导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具持续性。

(二) 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

一些中职学校的专业目标定位模糊,这将直接导致专业培养方向出现偏差。首先影响教师教学定位,影响教师传授学生应知应会知识。其次,影响学生专业学习。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以后的“谋生”的手段,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就业。最后,影响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因此,专业目标定位要清晰明确,才能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和达到预期目标。

(三) 专业课程设置不适宜不完善

一是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接轨。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协调。三是有些教材已经不合时宜,但有的学还在继续使用;有些教法已经不合时宜,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没有及时跟进。四是课程设计与课程节拍不搭配,很多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性与弹性。

(四) 专业品牌意识不强不专

诸多原因,一些中职学校招生面临很多困难,部分中职学校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力,一味盲目迎合市场、迎合招生需要,导致专业设置多而杂,专业建设参差不齐。而对那些现有稳定、专业实力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没有树立起品牌意识,专业品牌不强,特色不鲜明,并且在招生宣传时不能合理宣传和引导学生。

(五) “重硬轻软”不协调不相称

有些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专业的设备利用率不高,甚至成了摆设,资源浪费严重。而对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更进、教材创新建设、教师培养培训、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教师进修、学校文化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却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导致专业发展缺乏活力,影响学校长远发展。

二、 科学设置专业的建议与思考

(一) 专业设置要注重协调

要树立“积极建设现有专业、逐步淘汰落后专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打造新型专业、高瞻远瞩培养潜在专业”的方针。老专业要合理运用,做好专业“保留和淘汰”相协调、传统专业和新型专业相适应、专业整合和专业分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进行。新增专业要以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为依据,按照学校原有专业相近、相关的原则,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延伸、派生出新的专业。“新老”专业协调推进,即注重“老”专业的文化积淀,又注重新专业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二) 办学定位准确,专业发展有序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结合自身优势、区位特点、行业特点、培养目标等方面,综合考虑办学定位。办学定位要准确、特色要鲜明、竞争要有优势,能发挥学校、学生特长,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发展定位明确,旗帜鲜明,学校就会有针对性地发展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优势专业,在这些专业建设上就会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政策倾斜,使优势专业更优、示范专业更强、重点专业更精。在发展重点优势专业的同时,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量力而行地开设其他专业,使重点专业和非重点专业同时铺开,形成“专业建设特色鲜明、重点专业重点打造、优势专业优先发展、相关专业同时展开”的发展思路。

(三)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要积极培养“一专多能、双师型、复合型”教师,鼓励教师自学、进修、深造和终身学习。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向社会、高校、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适应性人才。

(四) 优化专业课程,精准定位专业目标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设计要贴近学校实际、企业实际、行业实际、用人单位实际、岗位工作实际,从以“学校”为中心到以“学校、企业、行业、用人单位、工作岗位”共同参与、良性互动、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转变。企业要深度参与学校的教材制定、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技能培训、实习评价等细节,使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专业定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企业需要,更好地社会发展服务。

(五) 强化品牌意识,着力打造品牌专业

学校应高度重视重点专业建设、优势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上大做文章。以重点专业为纽带、以优势专业为龙头、以品牌专业为抓手,着重打造专业立校、专业强校、专业创校的发展模式。以专业立校、品牌立校、口碑立校,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总之,中职学校应积极进行专业建设改革,始终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己任,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为动力,以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为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兰敏.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2).

[2]赵国君.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其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6).

作者簡介:

牛小建,河南省济源市,济源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建议对策课题研究专业设置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关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网络教研,农村小学教师成长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