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4-03付自芬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小学阶段应用题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其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现实生活和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丰富自己的大脑思维能力。而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更是能够让学生综合数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在面对应用题解答的时候,会产生迷茫的情绪,学生整体的应用题解答能力较低,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面临的应用题难度越来越高,学生的这一不良情绪也会扩大,为了避免这一情绪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应用题化繁为简,激发学生的解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正确认知。

关键词:小学阶段;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难度会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升高,尤其在学生面对高年记得数学应用题时,很多学生会被复杂而又困难的应用题困扰,一些学生还会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导致其之前的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缺点暴露出来。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学生有关解答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帮助其纠正数学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则是根据当前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解答问题,将如果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进行简要的分析,从而为今后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一、 联系生活化繁为简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一般和生活联系性较强,但是在学生应用的教材,或者是练习资料中,会采用编纂的方式对学生提出与生活联系性不强的题型,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脑海中没有留下这类题型的印象,让学生难以深刻的理解。尤其在现在的一些教材中,很多资料内容的滞后性较强,应用题的和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出入较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将这样的现状灵活转变,将问题的设计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平时的生活,思考应用题中的问题。

例如: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要将较为复杂的应用题用实践的方式展现出来,促进学生对其的直观感受。举一个实际题型,“小红打车到火车站接朋友花了27元,而出租车的起步价是五元,外加燃气费一元,在出租车行程超出3千米之后,会按照每千米2元计算费用,问小红打车到火车站走了多远的路程?”这一问题用很多关联性的内容引发一个未曾提及的内容,会让学生被题目中的条件迷惑,从而产生思维混乱。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行试验,按照小组的方式,自行体会问题中的内容,同时找出问题中的重点,这一问题的重点在于,小红的行程是否在起步价范围内,如果将其总路程设为x千米,那么就能得出两种情况,03。这样就能让学生直接找到问题的核心,从而根据其问题的方向,进行解答。

二、 多解题型中的思维训练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会涉及一些开放式的题型,这些题型在解答的过程中,会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混乱,同时,学生会根据自身知识的不同积累程度,产生分歧,为这一过程就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题型的真正理解,从而实现解答能力的提升。

一般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这种题型经常出现,教师可以擅加利用其题型的题型,让不同的学生能够产生不同的解答方式,而后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将自己的解题思路相互交流,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一條500千米的施工路段,需要A、B两个施工队伍联合施工,已知如果单独让A队施工,其能够在10天之内完成,如果让B队单独施工,则需要8天的时间就能完成,那么求解两队合作施工的天数是多少?

在这一解答题中,能够出现三种不同的答案,其中包含了:500÷(500÷10+500÷8);500÷(1/10+1/8);1÷(1/8+1/10)。这三种情况下,都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三种答案包含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明白解题的思路。教师可以让三个回答不同答案的学生相互辩论,最终点评,帮助学和输尿管能够更深刻的理解题型的含义。

三、 合作学习和灵活的课堂转换引导学生

应用题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路,教师在课堂中的转变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变化,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选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或者选用其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的气氛活跃起来,时刻保持在精神的状态下,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心理,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对学习内容进行研究探索,从而提升整体的应用题解答能力。另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竞争能够有效地激发其竞争心理,让学生在辩论和研究中,激发出更多新的思考,从而理解更多解题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某家工程要生产50万台电子产品,生产时间是30天,前5天每天生产了2万台,请问接下来的25天需要保证每天生产多少台才能完成任务?这个问题在提出的时候,需要让学生首先认真分析题干中给出的条件,让学生能够自己动脑分析,这一题型的解答方式,同时,教师可以让小组中的学生相互讨论,一同对错误的思维进行排除,从而找寻最正确的解题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明显地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从而根据反思和探索,找寻更加良好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 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其解答能力的提升不仅培养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从而让学生养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乌兰英.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18,43(11):120-121.

[2]郭明森.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54(55):107.

作者简介:

付自芬,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数学小学阶段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初探洛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