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 提升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的效果

2019-04-03陈寿军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摘 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加深,以及教改内容的不断更新修订,小学科学学科也在不断的完善提升,科学课堂能够赋予学生更多的科学素养,拓宽学生科学视野,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于调动小学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能力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本文笔者就谈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实验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人类飞速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导向性作用。因为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对教学有利的课件资源要充分用足、用好,与教学不大相关的尽量不用,只有这样的课件才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发展,才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利用多媒体优化模拟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

科学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探究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会正确使用常规的实验仪器。同时,教学中还有一些不适宜学生自己操作的实验,需要教师进行演示。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多媒体引入实验课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如《神奇的电磁铁》这一内容教学,在学生已经了解什么电磁铁,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借助自己制作的电磁铁进行探究,认识到电磁铁也有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以及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当学生经历了制作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的磁极的探究活动后,依旧有初步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进行观察活动、比较、估测、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认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并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 利用多媒体突破难重点,再现实验过程

科学教学中,有很多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很难在课堂上用语言讲清楚,这些难重点如何突破?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如在讲《水污染及其防治》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拓展实验——“水的净化”,以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过滤方法,其中教学难点就是实验操作要领之一,“两低三靠”的教学,要突破这个难点,就要加强直观性。教师可利用课件中的插图,通过边示范边讲解来教学,但因示范题材太小,学生难以看清,也就难以理解“两低三靠”了。利用多媒体就简单了,过滤操作中的“两低三靠”通过放映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三、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的变化过程,打破时空局限

小学科学教学涉及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天文等多方面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探究,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小学生受到年龄、阅历、认知及环境的限制,不易理解,而多媒体课件能发挥计算机丰富的表现功能,延时、再现、分解、组合以及大小、远近的调整,它能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在较短时间难以觉察的东西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教学《动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内容时,以“蚕”为代表来进行拓展。学生虽然对蚕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课堂上要把长达数月的蚕的生长变化清晰完整地表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轻松地把这个过程连续动态地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向学生展示了蚕的生活环境,还让学生了解了蚕的繁殖、发育的过程,通过这一动态课件,学生对蚕的“卵―幼虫―蛹―成虫―卵”这一生长变化便一目了然。这样设计,有效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弥补了学生已有经验的不足,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四、 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体验网络探究乐趣

现代科学教育强调对学生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信息,将获得的信息以他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学中我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拓宽学生视野,体验网络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太阳系》一课时,太阳系离我们非常遥远,学生比较陌生,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探究呢?网络在課堂上的应用解决了这个难题。网络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自主探究太阳系提供了平台。至今人类都没能完全解开“太阳系”的奥秘,以往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太阳系的构成和相关的一些简单知识就是达到了教学要求,而不考虑学生对什么有兴趣。利用网络学生可以自由地搜寻关于太阳系最新的研究动态,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充分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

五、 结束语

总言之,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择其益者而从之,择其弊者而弃之。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以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多媒体技术才能在教学过程有的放矢,才能体现其真正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周春科.学课中的“快乐”教学[J].学周刊:A,2011(1):139-140.

[2]詹亚辉.科学课教学中师生合作的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13-114.

[3]杨尧飞,周绍杰.浅谈科学教学中的“点化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11):62-65.

作者简介:

陈寿军,重庆市,重庆市大足区西禅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