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四法”分析
2019-04-03陈敏
陈敏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一直以来属于较为高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課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创设问题情境的“四法”,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分析高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四法”的教学途径,文章作者针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及细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本质
问题情境主要是指外部问题与内部知识经验条件之间的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动机、引导学生形成最佳思维定向的一种教学情境。
1.在数学知识点生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数学知识点生成的基础上创设针对性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突破新知识点。新的数学知识点生成主要是在原有数学知识点的构建及迁移上实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在帮助学生们学习新的知识点之时,教师应在新知识点生成过程中创设冲突性、矛盾性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抛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及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分析问题,思考及探究问题,让学生最终在深入的思考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提出矛盾、冲突的观点,引发学生大胆质疑,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1]。
2.在数学知识点相互连接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过程中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知识转化,数学知识点是相互联系及发展的,但每一个专题的知识点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在知识点转化的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节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寻找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地把握知识体系,形成新的知识网络,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联系新旧知识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如在进行“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应联系以往学习过的“圆的定义”创设以下问题“以往我们学习的圆的定义是什么?若现在我拿一条定长的细绳,用图钉将两端固定在图板的统一位置上,并套上铅笔,将绳子拉紧后移动笔尖,这时动点画出的轨迹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出是圆后提出渐进性的问题“若将细绳的两端拉开一段距离,分别固定在图板的两点位置上,套上铅笔,拉紧绳子,将笔尖移动画出的轨迹又是什么曲线?此过程中移动笔尖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这一条件与圆满足的几何条件的区别及联系分别是什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回忆椭圆的定义,在熟悉圆的定义后展开新知识点的学习及探究,促进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连接。
3.在学习数学本质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运用数学思想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问题实现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思想强化点具有多重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相应的连接性及阶段性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主线,将“概率与统计”“几何与代数”等数学建模活动及数学探究活动开展起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展开自主积极的学习及探究。
4.在数学知识点延伸及拓展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数学问题的发散点、拓展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及认识某个知识点的数学本质及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数学知识、规律等,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数学知识点背后的本质及属性,开展拓展性及延伸性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数学带来的魅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四种问题教学情境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发自身探究欲望,主动深入问题中进行探究、分析及解答,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益勇.小议高中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引导”教学法[J].新课程,2016(10):33.
[2]付荣兵.浅谈高中数学情景教学“四法”[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