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基于山东省S镇田野调查
2019-04-03李建勇
李建勇
(青海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宁 810000)
引言
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新时期实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在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性的经验总结。农业供给侧改革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政策导向,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可靠遵循和行动指南。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S镇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与描述。
S镇位于山东省某县东北部,地处“京津冀”辐射范围边缘,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镇辖62个行政村,194个村民组,9840户,37566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7%,耕地面积74468亩。 S镇是全县有名的贫困镇,贫困人数3292人,占全镇人数的8.76%,该镇工业基础薄弱,是传统的农业重镇,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农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年多以来,该镇乡村建设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乡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因此研究该镇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笔者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从实践出发,透视该镇在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的困境与经验,以期为该镇实现乡村振兴提出解决方案,进而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发展特色的新路径。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与内在联系
“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最早发端于我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开启了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征程。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指出要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至此,这一关乎亿万农民生计和未来农业发展的概念进入了公众视野。当前,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突出表现为低端产品供过于求,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生产端入手,实现农产品供给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提高转变,向社会提供更高端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端需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我国社会各领域发展中的矛盾日益凸显,发展中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日益为突出。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方面的滞后性与脱嵌性成为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乡村向现代化转型中面临的困境亟需解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应时而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兴农之举、富民之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战略举措。“三农”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六亿多老百姓的生计问题,“三农”工作做得好不好,事关我国社会治理成效,事关乡村兴衰、关乎国家兴衰。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社会要积极作为,扎扎实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农业结构合理、农村生态美丽、农民生活富裕的善治乡村,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塑发展模式,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消解余量、扩优增量,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方式;是破解乡村发展困境,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具有长效机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利用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总抓手”,结合运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摆脱贫困的“总钥匙”,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联动机制,统筹协调、同步演进、相辅相成。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如图1:
图1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及本文的分析框架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1、招商引资
S镇2016年以来,新签约项目4个,其中京津冀项目3个,过亿元项目2个,新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超过7亿元。投资2.8亿元的丹顶鹤面粉深加工项目,投资万套车辆用复合材料制品项目,与北京天桥街道办事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与万景旅游控股集团、上海景域集团就S镇风景区、千亩湿地风景区进行深度开发和专业运营管理达成初步合作协议。S镇计划总投资6亿元,项目在一期建设基础上,进行泰山行宫、江北水佛、孝园以及景区的整体质量档次提升,并进行水韵古镇开发和招商。
2、项目建设情况
S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6个扶贫项目全部落实,其中包括青岛昌盛日电合作新上光伏项目、寿光三元株村合作新上大棚种植项目、澳绒服装有限公司合作新上扶贫车间项目,这些项目发展潜力大、扶贫形式多,截至目前,已惠及贫困户1039户,贫困人口2842人。16个扶贫项目的建成,为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为有效推进特色农业发展,S镇L村和M村合作成立花卉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由合作社争取上级资金40万元建设冬暖式大棚花卉基地,同时让贫困户投入少量资金共同参与管理,贫困群众在这里干活,不仅能领工资,还能拿分红,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S镇瞄准京津冀产业转移积极开展对接活动,着力发展市南经济开发区。同时,鼓励当地企业扩大规模,提档升级。其中,发达集团粮食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双一集团成功上市,实现融资4.8亿元。
S镇入围全省首批“宜居小镇”行列,新建改造县乡快速通道15条、农村公路235公里,县域“十分钟”大路网全面贯通。大屯水库投入使用,农村饮水管网改造全面完成,40万群众用上了长江水。基础设施建设凸显成效,人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二)案例分析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S镇在招商引资、乡镇企业发展等方面投资比较大,在基础设施(乡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建设、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投入。然而以农业为主的S镇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还是推动农业产业的振兴,从实践调研中发现,S镇之所以在农业产业振兴方面发展困难,主要是新时期“三农”工作在农村面临的新问题所导致的。
三、问题提出与现状描述: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期的阵痛
通过对S镇的田野调查发现,S镇乡村发展的滞后性是由其经济基础薄弱的历史成因与空心化、老龄化、留守儿童等时代因素错综交织的结果,已经成为制约该镇乡村未来发展和存续的关键问题。中老年人正成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主力军,那么再过几年、十几年,乡村将面临“地由谁来种,村由谁来兴”的困境,甚至未来将面临“后居无人”的现状。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乡村振兴将是“纸上谈兵”。所以,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乡村如何从“输血存活”向“造血强身”转型,根本之道就是找准乡村发展滞后的“症结”,然后进行“靶向施策”。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土地经营碎片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该镇延续至今的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人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原有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质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扭曲错位和矛盾冲突愈发明显”[1],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1.S镇所辖之下的农村依然延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作物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靠天吃饭”依然是该镇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式”经营方式已经显示出它的滞后性,经营规模分散,管理方式粗放,很多田地都是“四分五裂”——“一家十几亩,分成好几块,往往东一亩、西一块,施肥打药来回跑;地块小、距离远,大型机械用不上,管理麻烦费用大,一年到头利润少”①。2.碎片化的经营模式、粗放化的管理方式也是导致该镇农业生产滞后性的成因,主要由于广大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种植技术普遍不高,以“经验型管理”为主,以种植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传统农作物(玉米、小麦)居多,对于一些特色农业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而不敢轻易尝试,再加上对市场需求了解不足、信息闭塞、资金短缺等因素,造成了生产方式的落后和增产不增收的现状。
(二)新生劳动力不足,乡村面临空心化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2]。然而,从S镇近几年城乡人口流动的变化来看,农村是人口净迁出率最高的地方。严重的人口流失,导致农业生产后继无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1.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主导下的城乡贫富差距悬殊,乡村发展滞后性愈发凸显。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先投入后收益的客观条件、投入多获利少的现实因素以及农业对自然条件的过分依赖,让大多数农业领域的从业者对农业致富失去了希望。人们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享受更好的生活、获得更多的机会,都纷纷走出乡村,迁往大城市,这成为乡村人口流失的一个主要因素。2.受“人往高处走,摆脱庄稼地”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里的年轻人“以出为荣”,外出务工、异地求学、移居城市成为“以出为荣”的行动方式,形成了“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的局面,最终导致乡村无力挽留住原本长期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老弱病残”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乡村发展失去了内生动力、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的衰败。
(三)绿色发展不够,生态环境污染化
生态乡村建设现状在S镇主要表现为种养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农产品健康和安全问题以及乡村环境治理问题三个主要方面:1.种养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现状堪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灌溉技术落后;养殖规模碎片化、技术低效化,动物粪便“一到夏天,臭气熏天;一到下雨,随波逐流”②的现象普遍存在,外加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能力有限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农村种养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2.农产品的健康和安全问题突出。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杀虫剂、催熟剂、保鲜剂等,也是农产品污染的主要成因。3.乡村环境问题突出。秸秆焚烧、生活垃圾、烧柴做饭、燃煤取暖等生活方式是大气污染、空气霾化的直接诱因。究其原因,乡村环境治理主体缺失、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是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
(四)传统文化缺失,乡风民俗异质化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乡村文化现代化转型中,“传统公共精神的式微和现代化公共精神尚未形成造成乡村内在的认同复杂”[3]是S镇乡村文化缺失严重、传统文化断层、人际关系淡薄的主要诱因。1.传统乡风民俗断层。在新媒体时代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大量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对乡风民俗的传统观念产生巨大冲击,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民俗缺乏认同,许多优秀的乡村文化出现断层,民间传统曲艺后继无人。2.功利主义盛行。受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利己主义观念影响,以及在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人们普遍充斥浮躁,这种观念也逐渐渗入到乡村文化中,乡村文化出现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利己主义观念的价值偏离。以前“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的纯朴民风日渐消失,自古“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观念正被湮灭,乡邻之间的团结力、凝聚力逐渐下降。3.乡村留不住乡愁。随着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繁华的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形成鲜明对比,年轻一代对城市充满向往,摆脱“庄稼人”的身份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年轻一代已缺少乡村记忆、乡愁感受,乡村文化日益衰败。
(五)责任意识不强,基层党组织弱化
一个坚强有力、凝心聚力的基层党组织,一个求真务实、敢作敢当的带头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当前,S镇所辖下的广大乡村面临的组织问题主要表现为基层党组织薄弱,凝聚力不强,带动力不够,一把手没有发挥出“主心骨”和“领路人”的作用。在村干部选举中,很多拉选、贿选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村庄“竞选时抢破脸,遇到问题没人管”③依然是村干部的工作常态。有些村干部搞“形象工程”,经常出现“上级一视察,栽树又种花;领导离开后,重走回头路”④的现象。有些村干部只顾利为己谋,抢占扶贫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生“精英俘获”[4]。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上述因素成为党群关系良性发展的鸿沟,人民群众认同感缺失、参与度不高是基层工作目标偏离、效率低下、政策难以落实的成因。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讨:“五个振兴”策略的单向分析与整体推进
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坚持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农村现代化发展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就必须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确方向;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就要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这个基本点,加快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个振兴”策略,构建现代乡村治理新格局。
(一)产业振兴——模式重塑与机制创新
乡村产业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S镇是农业重镇,推动该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探索该镇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发展乡村产业要紧密结合乡村农业特色、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发展状况等客观因素,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积极种植、推广和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特色农产品。特色产业的发展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判断要经过科学论证,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推广要经过可行性研究,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试先行,再逐步推广,既要避免千篇一律,也要防止“南橘北枳”,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1.转变发展思路,创新经营方式。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优化生产结构、顺应市场需求,实现农业生产由增产增收向提质增效转型。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整合土地资源,建立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便于统一经营、集中管理。
2.发展农业合作社,有效解决“三难”问题。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整合土地资源,在聚合集体资产的基础上,成立农业合作社,有效解决管理之难;对于技术含量高的农业,由懂技术的农技工作者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有效解决技术之难;鼓励农民参与入股,使农民成为乡村集体经济的股东,通过发展乡村二、三产业,既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又能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保障乡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效解决致富之难。
3.利用现代科技,发展品牌农业。要树立新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发展,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生产动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电商模式,扩大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突出品牌特色,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多措并举实现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二)人才振兴——政策扶持与特色培养
人力资源是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后继有人。加强农村基础工作,“着力培育乡村发展所需的产业发展推动人、农业科技推广人和脱贫致富带头人。”[5]发挥政策扶持,坚持特色培养,努力培育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实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是关键。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对农林院校和农业专业领域学生的扶持力度,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农业农村的科技带头人、农业领域优秀青年工作者、科研人员和农业专家,把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带入农村,让农村成为科研人员的试验田。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发挥科技带头人作用,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和专业指导,通过“回炉重造”,不断转变传统职业农民观念,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发挥资源禀赋对农村劳动力农内转移的积极影响”[6],使广大农民不断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2.发挥政策优势,吸引青年返乡创业。乡村的发展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也需要乡村这片热土。政府要加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通过“优化外部环境,健全帮扶政策,完善软硬件设施,强化人才教育培训”[7],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带头人的作用,努力带领培养一批优秀的农村青年种田能手、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不断壮大优秀青年“三农”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和科技人才的“扩散效应”和“增值效应”[8],让农村能够成为吸引青年、发展青年、留住青年的美丽家园,成为青年施展才华、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3.推动制度创新,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改革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和基层公务员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努力造就一批热爱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优秀青年干部人才,政府要提供相应政策支持,让乡村成为广大优秀青年干部施展才华、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优秀青年们蓬勃旺盛的精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正是乡村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广大青年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召唤,顺应时代潮流,肩负使命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三)生态振兴——绿色主导与资源整合
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要求,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基础性工作,是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绿色经营重要保障。
1.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打好“节水节肥节药”三大攻坚战。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农业。创新生产有机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逐步改善土壤质量,运用种养结合发展模式,使作物秸秆饲料化,动物粪便肥料化、能源化,提高废物利用水平,实现循环发展。减少农药使用,适度使用生物农药,积极培育生物链农业生态模式,运用生物食物链之间的制约关系消灭害虫,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2.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S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同步推进,各村庄因地制宜积极进行“厕所革命”、硬化路建设,努力推广“煤改气、煤改电”、“垃圾集中处理”等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乡村面貌明显改善,人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3.推进产业融合,实现生态惠民。广大乡村要结合自身条件,利用自然优势,坚持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打造特色乡村、休闲乡村、娱乐乡村,让乡村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人间乐园。充分利用S镇作为“千年古镇”、“德化之乡”、“北方都江堰”的资源优势,以及“京津冀”辐射下的区位优势,打造休闲农业,紧密结合S镇原有规划的观光农业、蔬菜大棚采摘农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服务业,建设一批极具特色的农家乐、渔家乐,集旅游观光、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措施配套的环保设施,做好乡村绿化,真正实现生态惠农、生态利农、生态为农、生态兴农,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让返乡创业的青年人有更多归属感、成就感。
(四)文化振兴——心灵回归与价值认知
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源,是游子的拳拳深情,是留得住乡愁的根脉,“重构良性的社会整合机制”[9],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乡村文化和谐。S镇作为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形成了以“孝”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脉络。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村“四化”特色。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千百年来发展延续的根脉,是优秀的文化“遗俗⑤”[10]。要发扬尊老爱幼、亲诚睦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道德文化;要弘扬极具特色,体现民风民俗和乡村精神的曲艺文化;要保护具有特色、风格别致,具有历史时代感的建筑文化;要继承特色鲜明、口味独特,体现传统乡村风俗和节日氛围的饮食文化。
2.建设以人为本、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乡村文化振兴要根植于人民,反映人民心声,体现人民关切,尊重人民习俗,让人民记得住乡愁,最终要造福人民。建设民风纯朴的中国特色乡村,要突出乡村特色和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和建筑风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避免“千村一面”。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文化振兴,文化振兴的精髓是特色发展,突出特色的文化才会丰富多彩,突出特色的乡村才能留得住乡愁。
3.加强文化宣传,助推乡村振兴。让乡村文化走出去,使更多的人们了解乡村,文化建设是前提,文化宣传是关键。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宣传工具,运用“互联网+乡村文化”平台,让城市的人们了解乡村,使他们对乡村健康的食物、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闲适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产生好感,既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又可以让“城市带动乡村,先富帮助后富”的政策落到实处。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增强新一代年轻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对乡村生活的归属感,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感。
(五)组织振兴——组织领导与民主治理
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善治乡村,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1]乡村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是带领人民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支撑。
1.坚持党建引领,选好领路人。组织振兴是增强乡村振兴的内在支撑,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三治’体系”[12],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紧跟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选好组织带头人,强化关键支撑,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发展推动力、群众凝聚力和自我革新力”[13],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做好统筹协调,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2.健全组织机制,强化责任监督。基层干部的岗位在基层,基层干部的职责就是服务民生。民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求基层干部塌下身子,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协同联动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协调好村支书、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既要防止人浮于事,也要杜绝“多龙治水”。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监督作用,使基层干部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带领人民群众一起干事创业。
3.鼓励群众参与,发挥民主治理。乡村振兴需要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实现“村事村管、村事村议、村事村办”[14],由人民群众选出那些真正想干事、能干事、有责任、有担当的村干部,村干部的工作好不好,能不能出实招、见实效,由老百姓来评判,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发挥精英乡贤治村功能,让老百姓选贤举能,带领人民发家致富。基层组织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基层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广集民智、反映民意、注重民利,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首创精神,探索村民自治实践,发挥党员带头、群众为主、多元参与的现代乡村治理新格局。
五、结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统筹“五个振兴”协同联动机制,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核心要素,发挥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特色发展机制。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导,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挖掘农业多功能性和农产品潜在价值,提高农业创新力、农产品竞争力,更好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根本还是要依靠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要把改善人民生活摆在突出位置,尊重广大人民意愿,创新振兴体制机制,发挥多元主体整合作用,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注释:
①在S镇田野调查中,与当地某村村民的谈话摘录。
②S镇某村村民对该村牲畜“散养”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描述。
③S镇的乡镇干部对所辖乡村的村干部选举现象的描述。
④S镇所辖下的N村村民对村干部工作的描述,并指出这是在很多乡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⑤本文所研究的文化“遗俗”是指文化是在长时间里积累而形成的,并不是一切都是现在活着的人自己新创的。参阅: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