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感受、理解学生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2019-04-03高洁
○高洁
好的教育是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源泉。
1937年,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在考察了很多欧洲学校后,创办了巴学园。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在1981年出版了《窗边的小豆豆》。在这本被誉为“日本儿童文学双壁”之一的书里,黑柳彻子(小豆豆原型)讲述了自己在巴学园的生活。
在这个以大树为墙和门,以淘汰的电车为教室的学校,被其他学校劝退的“问题学生”“麻烦孩子”小豆豆,开始了愉快的校园生活。巴学园不是按传统的课程表来上课,而是在每天的第一节课前,老师把当天要上的所有课程,以及每门课程要掌握的内容写到黑板上。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上课的顺序,开始自学。当学生遇到不理解、不懂的问题时,才向老师求助。
天性爱说话的小豆豆,在上厕所时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钱包掉进了粪坑里。她在工具房借了工具来淘,想找回钱包。她找钱包的过程中,小林校长过来了两次。第一次,他问小豆豆“你在干什么”,第二次,他说“找到了吗?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
小豆豆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钱包,但小林校长不像原来的老师那样阻止自己、批评自己,这让小豆豆感觉很舒服。钱包已经不再重要。
让小豆豆心里感觉舒服或者说是满足的真正原因,是小林校长对她的信任和平等相待。小林校长是一位真正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校长。他知道,小孩子不论年龄的大小,只要是在做想做、感兴趣的事,就能够听懂、理解成人的要求。
小林校长提倡并践行的教育理念是,用心去感受自然,用耳朵去倾听自然的声音,用双手去触摸、感知世间万物。巴学园的课外活动丰富而有趣。大家一起支帐篷露营、去温泉旅行、大冒险、“试胆儿”、谁来“说说话”……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发现、解决各种问题,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们一种综合的素养。这种素养与考试的分数无关。
在巴学园里,小林校长并没有刻意教导学生们某些行为准则,相反,他的话很简洁。比如,去土肥温泉旅行时,他的嘱咐只有“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坐火车,还要坐船,千万不要迷路啊。好了,出发!”。可孩子们却做得很好。身教,是最有效的教育。
与众不同的巴学园永远定格在我心里,那种回归人本性的教育,成了我心中最理想、最美好的教育。巴学园在1945年被战争摧毁,只存在了8年,毕业生一共不到100人。根据黑柳彻子的后续调查,这不到100人的毕业生都成为了日本各行业优秀的人才。
好的教育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每个人,接受的大都是自己无法选择的教育,但我们应尽己所能,助力我们的下一代比自己走得更远。
李跃儿老师在北京创办的“芭学园”,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李希贵校长领导的北京十一学校教育改革……让我们有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