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定位特色发展

2019-04-02张娜

活力 2019年4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融合发展乡村旅游

张娜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导新时代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战略。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重点对乡村旅游发展历程进行剖析,从其面临的发展困境入手,提出找准内涵、凸显特色、拓宽思路、融合发展的破解方向,并以永川为例,提出了将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土文化;融合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旅游产品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产业规模也大幅度增长。据统计,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约占国内旅游接待总量的32%,乡村旅游确确实实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成为一个扶贫和富民的有效渠道。然而在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后,随着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单一的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千篇一律的采摘园、农家乐缺乏新意;乡村文化遭受人为破坏,传统沦陷;政府缺乏相关政策支持,资金配套跟不上;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频频凸显,让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二、精准定位、特色发展,打破乡村旅游发展思路障碍

(一)深挖乡村旅游产品内涵

最初乡村旅游发展起来的一个内因是因为随着城市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环境越来越恶劣,迫使着都市人想要逃离城市,回归山野乡村。所以在比较单一的消费需求下,最初以观赏游览性为主的乡村旅游迎来了它的发展高峰和黄金时期。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高了一个层次,不再满足最初的观光游览,而是对乡村本身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探索和体验提出更高层次的个性化需求。

(二)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特色

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来看,乡村旅游实际是传统旅游产品的一种替代形式,它是在传统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和旅游者偏好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我国, “三农”政策更加促进了乡村旅游这一形式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在整个旅游产品体系中有着它独特的地位和鲜明的特点,而其特色就着重体现在乡村性、文化性和生态性。

(三)拓宽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首先从广度来说,实际上乡村旅游产品的概念十分宽广,包括参与体验、休闲旅游、商务会议、体育运动、修学度假等,因此,应该在全方位调研本地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属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多元乡村旅游产品,形成风格不同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活力和市场的适应性。其次,从开发深度上看,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往往是复合的,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常会追求多种旅游体验,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中要不断挖掘深度,促进多种内容和形式的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组合。

三、直面永川,将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一)历史遗存唤醒文化记忆

利用永川现有资源,恢复和挖掘历史遗存,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小村、小院”,让游客多维度、全方面体验的永川乡土文明。例如:挖掘和保护松溉古镇历史文化,通过恢复和重建,打造松溉民俗文化小镇;打造来苏崖壁古村落、景圣堂鼓村、大沟清代古村等特色古村落;依托大安万家大院、陈食杜氏老院、松溉陈家大院、宝峰旷氏民居等一批古宅老院,发展一批特色民宿小院;可借鉴陕西礼泉县袁家村、陕西兴平马嵬驿民俗文化村经验,把茶店场建设成一个开放式的以茶文化、赶场文化为主题的民俗街区,打造重庆唯一的“赶场文化”主题景点。

(二)农耕体验还原乡土情结

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应注意结合农耕元素进行设计,将农耕生活进行“原真性”开发,使得游客可以在旅游中参与到本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中去。通过现场教学、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城市游客在学习传统工艺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传统节日渲染乡土文化

以节庆节事为载体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如借助松溉罗家祠堂的宗祠文化在清明和春节,可以举办大型的祭祖等活动,渲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节庆;借助朱沱四望山寺、松溉清洁寺等现有的宗教文化,举办大型庙会,在庙会活动中融入永川特色的民俗文化,比如来苏连枪、临江唢呐、何埂花船、松溉秧歌等,用人文的情怀去营造和渲染乡土文化,重温“永川印象”。

(四)舌尖记忆留住美丽乡愁

乡村美食以其纯天然、无公害的特质吸引着大量游客,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质,在饮食文化上打出自己的特色牌。比如通过推出特色菜单,让游客自己寻找采摘食材、参与烹饪制作等方式,开发特色农家菜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同时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体验的快乐,把文化深度融入旅游,让“舌尖上的永川”成为永川旅游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参考文献:

[1]朱启臻.留住美丽乡村——乡村存在的价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孙庆忠,关瑶,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路径与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38.

[4]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融合发展乡村旅游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