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销扇,奢华的东方综合艺术

2019-04-02轮奂

收藏·拍卖 2019年2期
关键词:扇骨外销折扇

轮奂

无数次在瓷器上、油画上、铜版画上,见过那处千帆云集,洋楼林立,还有彩旗飘飘的广州十三行,也总会遥想两个世纪前它的繁华盛景:车水马龙的街道里夹杂着广府乡音与洋腔洋调,鳞次栉比的商铺里陈列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当然,还少不了那数之不尽的工艺品,广绣、壁纸、银器、牙雕、贝雕……在这些专售给西方人的东方奢侈品中,唯有外销扇最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多种工艺存于一扇的集大成者,方寸之间凝聚着十三行匠人的整体智慧。所谓一叶知秋,而一扇,不仅能窥探当年盛景,更铭记着一段艳惊西方的中国风尚。

扇动西方,风从东来

不难想象,在一个18世纪的欧洲庄园里,一位大家闺秀在闲逸的午后收到一个精美木盒,是情人赠予的礼物,盒子开启的一瞬,她微笑中带着惊喜。那是把由象牙雕刻的折扇,激动与期待驱使她缓缓打开扇子,只见每一片都雕满了精美的图案,无与伦比的奢华感。当目光扫过木盒时,发现上面清晰刻印着“Canton”字样,说明折扇来自遥远的中国,那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国度,也不由感叹只有那里的匠人能把扇子做出人间极致。

东西方的相遇,很多时候就从这些小物件开始。追本溯源,欧洲第一批工艺扇于16世纪初出现,是葡萄牙商人和传教士从中国运回的“海外稀奇之物”。中国扇工艺精湛、装饰华美,带着浓郁而神秘的东方风情,让西方贵族趋之若鹜。很快,一股空前的中国风被“扇”动起来。中国扇子风靡西方上流社会,并成为名媛淑女的标配,甚至英国王室赫赫有名的玛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都被中国扇“圈粉”,巧合的是,粉丝的英文“fan”也正好是扇子的意思。在当时,赠送扇子也是最体面的礼物。法国作家伏尔泰曾说:“不拿扇子的女士犹如不拿剑的男子。”可见当时扇子的风行之盛。

那时,中国扇是优雅、时尚与高贵的象征,西方贵妇们在社交场合或手持折扇半遮面,或缓缓挥起秀发,含羞答答地以扇传情,也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扇语”,即扇子社交暗号如:

扇柄放在唇上请你吻我

左手拿着扇子来跟我谈

手指扫过扇面想亲近你

右手执扇置脸前请跟随我

左手执扇置脸前想认识你……

(沐文堂收藏全集《中国扇具》)

广州十三行作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西方巨大的需求自然也促进了外销扇制作工艺的发展。从18—19世纪,十三行制作的外销扇大量远销欧美。中国扇子不仅精美绝伦,而价格又相对低廉,极大满足了西方人的需求。这一时期外销扇的制作工艺精益求精,各种材质、款式层出不穷,做工之细、装饰之巧让人惊叹,并在创新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一门极尽奢华的综合艺术

当年出自十三行的外销扇主要有折扇和团扇两大类。而观赏外销扇,主要从扇面、扇骨(扇柄)两方面入手。

团扇不可开合,一般只有一支扇柄,雕刻工艺也主要集中于此。而折扇的扇骨较多,装饰手法多样。一般分为九档,也有十一档、十二档、十八档、二十二档、二十四档、三十档乃至四十档不等。折扇扇骨又分为大骨与小骨,大骨最长,为扇子合起时的两侧,故装饰上与小骨相比,往往更繁复,常采用高浮雕工艺装饰,给人更强的视觉冲击。小扇骨的装饰则更为灵巧、多变,与扇面既可截然分开,也有合二为一,即每一档扇骨为扇面的一部分,通过丝带相连叠加构成扇面(这种扇在西方称“卜瑞斯”扇,也是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外销扇形制)。

在清代,外销扇需要迎合西方人的审美需求,故在材质、造型设计上与中国传统文人扇那种简洁、淡雅的风格大相径庭,西方的贵妇们要的是标新立异、高贵奢华,以此彰显自己的身份与品位。

于是,扇骨由文人钟情的竹子变为更显奢华感的象牙、玳瑁、檀香木、金银、砗磲等名贵材质;扇面的詩书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庭院仕女、花鸟风景甚至西方神话、家族徽章等,材质也不限于纸质,还有结合广绣的缎质扇面、结合彩绘的羽毛扇面等;装饰工艺也更为繁复、精巧,象牙要劈丝、拉丝后再镂空雕刻,才会薄如蝉翼;贵重的金银也要用累丝手法编织,才有玲珑剔透的美感,还有黑漆描金、描蓝填银、烧蓝、点翠、刺绣……更多时候是数种工艺集于一扇,雕、绘、绣、嵌齐聚,极尽装饰之能事。

如杂骨牙片贴面群仙会图扇的扇骨就由多种材质排列组合而成,乳白的象牙、亮白的砗磲、浅赭的檀香木、深褐的戴帽、浅灰的累丝银等,色调、质感各不相同,但经过匠人的精心编排又有机融为一体。不仅如此,此扇面还有双面彩绘通景画,再配上流苏,奢华至极。

除了各种贵重材质制作的外销扇,以羽毛制作的各式羽扇则显得更为轻盈。现存的外销羽毛扇多为鹅羽、鹤羽、孔雀羽等材质,并常常结合彩绘、雕刻、编织等多样手法,如象牙柄鹅毛彩绘花卉执扇,白铯的羽毛被精心绘上随形彩绘花鸟、花蝶纹饰,并环绕一周,同时结合牙雕、编织、镶嵌手法,更添华美贵气。甚至为讨西方佳人的欢心,原本不可折叠的羽毛扇还被设计为羽折扇,又是一种创新。

一把小小的扇,就凝聚了多门技艺,已俨然是一门综合艺术,如果不是当时十三行这样的商贸中心汇集各路顶尖能手,让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外销扇的制作,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造型流变折射的中西融合

外销扇的中西合璧无外乎西式造型加中式题材,或中式造型加西式题材,或两者兼而有之。当年产自十三行的外销扇在造型创新上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东方的工艺与西方的构思不断碰撞、融合,各种新颖的造型被设计出来,充满了奇思妙想。如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象牙折扇发展出一种更名贵的“帽章扇”,它的扇骨达到六十二档之多,全部打开后围成团扇般的圆形,这类象牙扇因生产成本高昂,工艺繁复,且费时费工,故传世量极少,多为欧洲皇室旧藏。这一名贵的品种仅昙花一现于乾隆末嘉庆初年间,在中国本土甚至是清代宫廷都未曾流传。

此外,各类“来样加工”的品种也不断涌现。如一些折扇的扇骨被故意设计成长短不一的形状,打开扇子后与扇面的弧度形成一种不对称之美,这与当时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潮有关,追求不规则之美。还有一种带有双层扇面的折扇,则源自于欧洲扇的形制。这类折扇在扇骨中间加入一层小扇面,如玳瑁骨牙片贴面人物花鸟扇,玳瑁雕刻的扇骨结合彩绘扇面,扇中有扇,内有乾坤,细细观赏其中的图案纹饰,则妙趣横生。

是扇,也是东方文化的窗口

在中国扇子以及一同外销的中国艺术品的影响下,西方的“中国热”风行多时。人们对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并渴望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以及风俗人情。而折扇的扇面便犹如一扇打开中国的窗口,通过扇面上描绘、雕刻、镶嵌的图案,拉近西方与中国的时空距离与文化隔阂。十三行的外销扇中,有很大一部分描绘中国典故、庭院生活、岭南风情的外销扇。如专门描绘清代官邸庭园人物的,被称呼为“官扇”,也叫“满大人”扇。此外,还有大量描绘十三行风光的折扇,当时十三行外销画行业高手云集,画师们不厌其烦、事无巨细地描绘着岭南的本土风情,中西方的交流与融合就在他们笔下一点点地谱写出来。

在构图上,描绘通景人物、民俗风情的折扇往往吸收彩瓷装饰的开光式构图。如檀香木骨牙片贴面人物开光彩绘岭南风光扇,一面三海棠形开光,居中彩绘岭南山水西洋人物,两边对称绘制庭院人物故事,四周辅以葡萄、八宝、红蝠、金瓜、花卉为饰,繁密而细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细看人物的面部,还会发现象牙贴绘带来的立体感,还有人物服饰用织锦剪裁而成,这样追求立体的装饰手法,在当时的外销刺绣的彩绘装饰盒上也常常可见。所以外销扇不仅为西方人管窥中国的窗口,也无形中成为多元艺术交流与碰撞的实证。

如今,留存下来的扇子依旧无比惊艳,只是斗转星移之间已渐被当今世人所遗忘,当年它曾经历过怎样的辉煌。

猜你喜欢

扇骨外销折扇
竹刻扇骨,方寸间的素雅精工
谷文晁送折扇
折扇应用上线了
会变的折扇
古扇送新风
摺扇收藏成新寵 亦賞玩亦升值
折扇收藏:扇骨渐成市场新宠
开篇语
扇骨走进收藏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