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浩东:要做就做可传世的中国建筑

2019-04-02雨田

收藏·拍卖 2019年2期
关键词:横琴院落传统工艺

雨田

早在1909年已有“香洲商埠”在珠海开设,至今刚好过去整整110年。所谓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此“香洲埠”已非彼时的“香洲商埠”,它已完成另一种形式和另一种高度的重生。

2019年元旦的横琴岛,严寒中幸得几分暖。假日得闲再次步入香洲埠这处刚刚建成的中式院落文化院街,在带着川派风格的廊榭内,赫然发现一组陈列的老照片在默默诉说着一百多年前老香洲商埠的历史。而这处廊榭的建筑风格也彰显着香洲埠文化中心建造者的基因之源,一家来自于成都的企业——成都地建与原道文化,借助文化优势在珠海横琴一手打造了这片街巷。陷入神思之际,眼前的廊檐下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游浩东,与先前采访过的香洲埠项目掌舵人再次偶遇了。新年伊始,这位成都地建华南区负责人依旧没有闲着,还在院街内仔细视察。或许,只有他最清楚这里发生过的一切。

以现代建筑活化传统工艺

来自四川的游浩东,身上同样带着蜀人特有的精耕文化基因。多年前,他肩负公司的重托,带领团队参与到香洲埠的建设中来,一晃已过去5年光景。

游浩东回忆说,成都地建和原道文化当初脱胎于建筑产业,多年来,在大多数建筑同行快速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时,原道文化却选择以慢节奏深耕文化,素来重视建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并一直致力于恢复中式建筑的精髓。原道文化所打造的建筑,并非简单在外形上仿古,而是大量采用古法施工,并注重在建筑细节上沿袭传统工艺的装饰。为此,原道文化走遍各大文史馆,实地考察各地非遗古镇,并积极与民间工艺匠人合作,建立各类非遗工艺相关研究的档案,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保护,并不断探索民间力量参与非遗工艺传承与活化的更多可能。一家企业能自觉肩负起非遗文化传承的社会职责,这一点尤为难得。

除了建立博物馆,以收藏的方式保护、传承非遗工艺,原道文化更深谙一个道理:真正活化就要让传统工艺重新获得生存的土壤,所以,原道文化十分注重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仿古而不泥古,坚定不移地只做传统与当代结合的建筑作品。徽州的砖雕、四川的灰塑、东阳的木雕,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建筑艺术瑰宝。为此,原道文化通过与现代设计结合,进行巧妙融合,让非遗匠人真正参与到建筑设计中来,为他们提供一展所长的舞台。当然,非遗匠人的参与也直接为建筑增添了艺术个性与文化附加值。于是,原道文化逐渐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在现代建筑与传统工艺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中式建筑

2012年,原道文化以客家人历史上五次大迁徙为线索,精选了中国各派建筑风格,并采用古法施工,手打造了成都洛带博客小镇,成为远近闻名的“非遗”小镇,开创出传统与当代结合的街巷院落范例模式。而珠海横琴的香洲埠,则以成都的洛带博客小镇为雏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級。

在游浩东看来,原道文化就要不走寻常路,要差异化发展,既不重复自己,也不抄袭别人,做真正传世的好建筑。为此,从博客小镇到如今的香洲埠,已非简单的模式照搬,而是在之前经验基础上的改进和自我突破,街巷院落每一处细节的打造都被视为一件艺术作品。

回溯当初,游浩东还说:“当初横琴刚开发时,还是一片处女地,我们看地都得划着船过来,周围都是鱼塘林地,一切从无到有。我们之选择横琴,也是希望在珠海这样的沿海城市打造出一处文化新地标,并借助这里的区位优势实现文化输出。”话虽如此,但真要实现又需要何等魄力。须知,如今横琴已经从国家新区上升为自贸区,万丈高楼开始拔地而起,未来更是寸土寸金。而原道文化则依然“我行我素”,不是平地起高楼,将每一寸土地利益最大化,而是下定决心打造一处史无前例的工匠做的街巷院落。

如今五年过去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由三街、五巷、一百三十六院的中式院落组成的香洲埠文化中心正式落成,风格融合中国传统的晋、川、徽、海、岭南五派建筑风格之精华,并结合砖雕、木雕、石雕、铜雕、灰塑等非遗古法,使每一座建筑都独具特色,绝无重复,也浓缩着数千年积淀的东方美学。而这一次,原道文化同样精心梳理城市文脉,沿用百年前香洲埠之名,旨在向前人致敬,建筑上也融入岭南建筑文化元素,让新造的中式院落真正落地、烙上本土文化的印记。

“原道文化始终追求慢工出细活,不急于求成,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要留存百年甚至千年,为此我们在香洲埠的建设上绝不马虎,不满意的地方坚决拆掉重建,这里多处建筑已经反复拆建了几回,一定要修改到满意为止。”游浩东言语中带着几分坚定。

借湾区实现文化输出

所谓匠人造物,而游浩东带领的香洲埠团队,也在以极致的匠心造院。他介绍道:“原道文化一直以文化先行为首要原则,从董事会决策层到管理层、项目执行,再到艺术家、工艺大师、手工匠人,层层递进、步步落实,并充分尊重艺术家专业理念与匠人精神,以严苛的高标准保证建筑的高起点、高品质。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香洲埠刚一落成,便被列为广东省重大文创项目库的三个项目之一。甚至建筑专家都对此充分肯定,并预言百年之后,香洲埠亦会成为一座非遗建筑标本。各界人士更咸来问讯,粵港澳各地媒体乃至央视、美国CNBC也都盛赞这一文化创举,一举成为各方借鉴、学习的范例。但香洲埠并未自我满足,依旧在不断完善着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因为想要它们以最完美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

谈起香洲埠未来的定位,游浩东表示:“如今随着港珠澳大桥开通,粵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对珠海来说是重大机遇。借此机遇,将来香洲埠文化中心也要努力成为珠海、珠三角乃至中国的文化名片,对外实现文化输出。当年的香洲商埠是清政府的特区,是中国人图强自强、文明开化的重要象征,而继承其文化脉络的横琴香洲埠,自然也要打造成国际化文化艺术对话的平台。

目前,除了已建成原道文化自身收藏的博物馆、国粹馆,还引入了故宫紫禁书院、二程书院等重量级文化机构,同时规划了“非遗”工艺大师工作室、企业文化会馆等,将来会举办各类高端艺术论坛、雅集、展览等,还有高端餐饮、艺术民宿等商业配套,让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融合,成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正如游浩东所说:“我们要做可以传承的、文化大家的院子,香洲埠不仅在建筑上精雕细琢,院子的内部也要装进高雅的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输出。”

在游浩东心里,香洲埠就应该是珠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会客厅,贤主、嘉宾雅聚于此,品一席好茶,赏一帘美景,在现代都市中诠释一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逸与闲情。

猜你喜欢

横琴院落传统工艺
张彤口岸 在改变
多姿多彩的横琴
院落春秋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院落春秋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澳门单牌车入境珠海横琴政策落地
院落春秋
横琴房价六年翻五倍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