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4年陕西省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流行趋势研究

2019-04-02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龄儿童关中地区肥胖率

谷 崎

(西安工业大学 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心,西安 710021)

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不仅会影响现有的健康水平,导致一系列的身心障碍,更重要的是其在未成年时期所形成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超重、肥胖的状态带入成年期后,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提前发生或病情加剧[1-3]。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1.55亿学龄儿童超重,3 000万~4 000万儿童青少年肥胖[4-6]。我国学者也发现,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5年间经历了由未出现肥胖流行,到大城市超重率明显增加,大城市出现肥胖流行,中、小城市出现超重流行,再到2000年大城市肥胖全面流行、发达城市尤为严重的几个阶段[7-10]。研究显示,6~7岁开始肥胖者持续到成年的概率是50%,青春期肥胖者则有70%~80%发展为成年肥胖[11-12]。因此,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问题势在必行。调查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趋势,分析该年龄阶段群体超重与肥胖情况,提出解决的对策,可以更好地防治学龄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超重问题[13-14]。

文中通过调查陕西省2011—2014年7~18岁学龄段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现状与变化趋势,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合理化建议,为行政部门制定改变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率长期高位运行的现状、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中研究对象为2011—2014年陕西省关中、陕南和陕北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学生的体重指数。数据来源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平台数据库,样本抽取采用随机抽样,具体抽样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原始数据录入均由各所学校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平台完成,样本统计与评价由陕西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完成,通过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抽样样本见表2。

表1 抽样项目和内容

表2 抽样样本一览表(人)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1—2014年陕西省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动态变化

2011年各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情况见表3。由表3可见,2011年7~18岁男生整体超重率为12.0%,肥胖率为6.2%;女生整体超重率为6.9%,肥胖率为3.6%。男生超重和肥胖率在高中阶段(16~18岁)逐渐降低。女生肥胖率在初中阶段(13~15岁)开始逐渐降低。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低于男生。

表3 2011年各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情况

续表3

年 龄参 数男超 重肥 胖女超 重肥 胖10人 数3623136占比/%15.29.76.12.811人 数3017166占比/%13.37.67.12.712人 数38111216占比/%15.94.65.77.613人 数3419155占比/%14.58.16.92.314人 数365113占比/%14.62.05.41.515人 数2610114占比/%10.44.05.52.016人 数238161占比/%9.73.47.50.517人 数113171占比/%5.01.47.40.418人 数14283占比/%6.50.93.41.3小计/%12.06.26.93.6

2012年各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情况见表4。由表4可见,2012年7~18岁男生整体超重率为11.8%,肥胖率为4.7%;女生整体超重率为7.1%,肥胖率为2.8%。男生在小学和初中超重现象高发,肥胖率在小学阶段高发。女生肥胖率在小学阶段(7~12岁)高发,随后降低。2012年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低于男生。与2011年比较男生超重和肥胖率分别降低0.2%和1.5%,女生超重率上升0.2%,肥胖率降低0.8%。

表4 2012年各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情况

2013年各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情况见表5。由表5可见,2013年7~18岁男生整体超重率为10.3%,肥胖率为6.6%;女生整体超重率为6.9%,肥胖率为4.6%.男生在小学和初中超重现象高发,肥胖率在小学阶段高发。女生超重率在小学阶段(7~12岁)高发,尤其是12岁超重率高达15.3%;肥胖率在小学阶段(7~12岁)高发,随后降低,18岁肥胖率为0。2013年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低于男生。与2012年比较男生超重率降低1.5%,肥胖率上升1.9%;女生超重率降低0.2%,肥胖率上升1.8%。

2014年各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情况见表6。由表6可见,2014年7~18岁男生整体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6.0%;女生整体超重率为6.8%,肥胖率为4.4%。男生在7~13岁和16岁超重现象高发,肥胖率在7~11岁高发。女生超重率在7~10岁和15、16岁高发;肥胖率在小学阶段(7~12岁)高发,随后降低。2014年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低于男生。与2013年比较男生超重率上升0.8%,肥胖率降低0.6%;女生超重率上升0.1%,肥胖率降低0.2%。

表5 2013年各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情况

2011-2014年陕西省儿童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多发于男生群体,其中男生的超重与肥胖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明显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略呈上升趋势;女生的超重与肥胖率明显低于男生也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且呈下降趋势。

表6 2014年各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情况

2.2 关中、陕南和陕北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动态变化

2.2.1 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总体情况

{if(StateInitiatedChanged!=null)StateInitiatedChanged(this,e);}

2011-2014年陕西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率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总体上陕北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比例最高,男女生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18.5%和 11.7%;其次是关中地区,男女生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17.1%和10.4%;陕南地区相对最低男女生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16.3%和9.9%。关中地区男、女肥胖率持续增加,陕南地区男生超重率和女生超重、肥胖率持续增加,陕北地区男生超重率持续增加。

2011—2014年关中、陕南和陕北男生超重和肥胖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2011—2014年关中地区超重和肥胖的男生2013年出现转折上升,2014年达到最大值;陕南地区变化趋势下降后趋于平稳;陕北地区变化情况呈“下降—上升—下降”。陕南地区男生超重和肥胖率低于关中和陕北。

2011—2014年关中、陕南和陕北女生超重和肥胖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2011—2014年关中地区超重和肥胖的女生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陕南地区呈现“下降—上升”;陕北地区呈现“下降—上升—下降”。陕南地区女生在2013年前超重和肥胖率都为最低,而2014年超重和肥胖率超越关中和陕北地区。

图1 2011—2014年关中、陕南和陕北男生超重和肥胖变化趋势Fig.1 The trend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boys in Guanzhong,Southern Shaanxi and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4

图2 2011—2014年关中、陕南和陕北女生超重和肥胖变化趋势Fig.2 The trend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female students in Guanzhong,Southern Shaanxi and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4

2.2.2 不同性别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变化情况

2011—2014年关中地区超重、肥胖变化情况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2011—2014年关中地区男生总体超重率和肥胖率高于女生。关中地区男生超重率随时间变化缓慢降低,肥胖率缓慢增加,超重与肥胖率增加;女生超重率逐年降低,肥胖率逐年增加,超重与肥胖率趋势到2014年降低。

2011—2014年陕南地区超重、肥胖变化情况见表8。从表8可以看出,2011—2014年陕南地区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高于女生。陕南地区男生超重率到2014年处于增长趋势,肥胖率降低,超重与肥胖率是增加趋势;女生到2014年超重率增加,肥胖率逐年增加,超重与肥胖率逐年增加。

2011—2014年陕北地区超重、肥胖变化情况见表9。从表9可以看出,2011—2014年陕北地区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高于女生。陕北地区男生超重率到2014年是增加的趋势,肥胖率降低,超重与肥胖率总体上是降低的趋势;女生超重和肥胖率是降低的趋势。

关中、陕南和陕北男生总体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生。关中地区男、女肥胖率持续增加,陕南地区男生超重率和女生超重、肥胖率持续增加,陕北地区男生超重持续增加。

表7 2011—2014年关中地区超重、肥胖变化情况(%)

表8 2011—2014年陕南地区超重、肥胖变化情况(%)

表9 2011—2014年陕北地区超重、肥胖变化情况(%)

2.2.3 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随年龄变化的情况

从总体上来看,2011-2014年,超重和肥胖现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尤为突出,7~13岁男性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处于显著高位,保持在14%左右,之后明显下降;7~11岁的肥胖率最高,之后快速下降。女性儿童青少年中7~10岁、15~16岁是两个超重率高发年龄阶段,其余年龄阶段相对较低,18岁时最低;7岁时肥胖率处于最高位,之后呈缓慢下降之势,11岁之后快速下降,15岁之后基本保持在1%左右。

图3和图4分别为2011—2014年关中地区超重率和肥胖率变化情况。由图3~4可见, 2011—2014年关中地区各年龄段超重率随年龄变化情况为7,12,14,15岁超重率为降低趋势,10岁,13岁为超重高发群体,超重率在16岁以后降低。肥胖率高发群体主要出现在7~13岁,随着年龄变化7~11岁超重率逐年增长。

图5和图6分别为2011—2014年陕南地区超重率和肥胖率变化情况。由图5~6可见,2011—2014年陕南地区各年龄段超重率随年龄变化情况为11,13,14,18岁超重率呈降低趋势,其他年龄为超重率的高发群体,尤其是7岁。肥胖率的高发群体是7~13岁,后逐年递减。

图3 2011—2014年关中地区超重率变化情况Fig.3 The change of overweight rate in Guanzhong area from 2011 to 2014

图4 2011—2014年关中地区肥胖率变化情况Fig.4 The changes of obesity rate in Guanzhong area from 2011 to 2014

图5 2011—2014年陕南地区超重率变化情况Fig.5 The change of overweight rate in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4

图6 2011—2014年陕南地区肥胖率变化情况Fig.6 The change of obesity rate in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4

图7和图8分别为2011—2014年陕北地区超重率和肥胖率变化情况。

图7 2011—2014年陕北地区超重率变化情况Fig.7 The change of overweight rate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4

图8 2011—2014年陕北地区肥胖率变化情况Fig.8 The changes of obesity rate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4

由图7~8可见,2011—2014年陕北地区各年龄段超重率随年龄变化情况为8,10,11,12,14为降低趋势,其他年龄超重率都成增长趋势,尤其是7,9,16岁。肥胖率高发群体在7~12岁,之后降低,但15,16,17岁是增长趋势。

关中、陕南和陕北地区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率整体趋势是小学和初中高发,肥胖率小学阶段高发。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 2011—2014年陕西省学龄儿童青少年中男生的超重率分别为12%,11.8%,10.3%,11.1%,肥胖率分别为6.2%,4.7%,6.6%,6.0%;女生的超重率分别为6.9%,7.1%,6.9%,6.8%,肥胖率分别为3.6%,2.8%,4.6%,4.4%。

2) 2011—2014年陕西省学龄儿童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多发于男生群体,其中男生的超重与肥胖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女生的超重与肥胖率低于男生且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3) 2011—2014年陕西省学龄儿童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率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总体上陕北地区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比例最高,男女生超重与肥胖率分别达18.5%和 11.7%;其次是关中地区,男女生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17.1%和10.4%;陕南地区相对最低,男女生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16.3%和9.9%。关中地区男、女肥胖率持续增加,陕南地区男生超重率和女生超重、肥胖率持续增加,陕北地区男生超重率持续增加。

4) 2011—2014年,超重和肥胖现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尤为突出,7~13岁男性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处于显著高位,保持在14%左右,之后明显下降;7~11岁的肥胖率最高,之后快速下降。女性学龄儿童青少年中7~10岁、15~16岁是两个超重率高发年龄阶段,其余年龄阶段相对较低,18岁时最低;7岁时肥胖率处于最高位,之后呈缓慢下降之势,11岁之后快速下降,15岁之后基本保持在1%左右。

3.2 建 议

1) 加强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要遏制陕西省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势头,首先要引起问题学生及其家长对超重与肥胖危害的重视,因此,加强问题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工作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学龄儿童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宣传和教育超重与肥胖对机体的各种危害,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2) 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加强体育锻炼,是降低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比例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必须有效引导和鼓励学龄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1 h的体育锻炼,并逐渐养成锻炼的习惯;特别要加强对超重或者肥胖学龄儿童青少年学生的监控,尽可能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吸引家长参与超重或者肥胖的防治工作。

3) 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水平。一方面要建立起以省级分管领导为组长,教育、体育、卫生和财政等多个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制订学龄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措施;各级教育、体育和财政部门要在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统筹协调解决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基础设施,配齐体育教师,保障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需求,为学校开展各项体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学龄儿童关中地区肥胖率
关中地区李树遥感辨识的最佳时相与方法
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该怎么做
专家解读——《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核心推荐
羽翼与转化:朱子学在关中地区的接受和传播
学龄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3年后疗效调研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陕西关中地区民间刺绣的色彩差异性分析——以东府为例
我国北方肥胖率明显高于南方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浅谈汉代关中地区主要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