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干预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4-02张春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6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流动疫苗

张春燕

100142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北京

预防接种是通过接种疫苗到人体内,从而对某些特定的传染病进行预防,儿童预防接种投资小、效益高,是保障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1-2]。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因此造成儿童无接种或推迟接种,降低了疫苗的接种率,给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应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免疫计划质量提高。本研究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预防保健科进行疫苗接种的适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探讨社区干预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以期为儿童预防接种提供有力支持,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预防保健科针对进行疫苗接种的适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发放调查表。纳入标准:儿童年龄<7岁;父母双方或单方属于非本市户籍;儿童及其家属在本辖区连续居住时间>2个月。所有调查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接受相应干预安排。其中2016年收集724份完整调查表,涉及流动儿童男354例,女370例;1岁以上儿童419例。2017年收集584份完整调查表,其中涉及流动儿童男285例,女299例;1岁以上儿童337例。两年所收集流动儿童样本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调查方法:选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儿童接种疫苗前开展问卷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如下:符合调查对象纳入标准的流动儿童及其父母的一般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及家长对相应预防接种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及行为等。

干预方法:每月定期与本辖区居委会相应卫生专员完善暂住流动人口的基础信息采集,以充分掌握本辖区流动儿童情况。利用好儿保及暂住人口登记,在此过程中发放《预防接种告知书》;定期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内的工作人员下社区开展相关宣讲活动。对已建卡但未能按时接种的流动儿童予以追踪调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儿童家长,并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详细告知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及接种目的等,使家长接种的意识提高,认识接种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接种工作,以及时补种。同时,通过多角度及形式(微信、宣传栏等)强化宣传,以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对预防传染病及免疫接种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与本社区相应教育部门的联系,并建立相应沟通及协调机制,以加强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检查力度,对于无《接种证》的流动儿童及时联系其家长并开展相应健康教育,以促进补种、补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优化接种环境及接种中的服务态度,并于接种后,告知家长接种儿童24 h内禁止洗澡,不能冲洗接种部位,并使该部位清洁、卫生等,饮食清淡等,家长带儿童去观察室观察情况,无异常,30 min后可离开,如有异常立即就医,由医生对症处理。

观察指标:观察实施社区干预前(2016年1-12月)、干预后(2017年1-12月),全程免疫接种率、“十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以及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态度、行为的差异及对接种的满意度。家长对接种的满意度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问卷100分,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5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儿童疫苗接种率及“十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儿童疫苗接种率、“十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比较:实施社区干预前,全程免疫接种率54.28%(393/724),明显低于干预后的95.21%(556/584),差异有统计 学 意 义 (χ2=271.86, P=0.00, P<0.05)。“十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方面,干预前各疫苗及时接种率均明显较干预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两组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态度、行为的差异及满意度比较:干预前,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通知后接种疫苗、抽时间接种疫苗及主动询问下次接种疫苗时间家长的比例分别为34.80%(252/724)、78.18% (566/724)、 76.10% (551/724)、58.56%(424/724);干预后上述家长所占比例分别为83.56%(488/584)、99.49%(581/584)、 99.66%(582/584)、 99.49%(581/584)。干预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行为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主动=985.20,χ2通知后=1 296.09,χ2抽时间=1 300.00,χ2主动询问=1 299.96,P<0.01)。干预前,家长对接种非常满意326例,基本满意268例,不满意130例,总满意率82.4%;干预后家长对接种非常满意375例,基本满意190例,不满意19例,总满意率96.75%。干预后家长对接种总满意度明显提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9,P=0.00,P<0.05)。

表1 实施社区干预前后“十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比较[n(%)]

讨 论

儿童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并且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儿童体内,从而使儿童获得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由免疫系统对相似病原抗体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抗体,使儿童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为保护儿童健康,需社区医师严格按照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免疫程序[3-4],给适龄儿童完成预防接种。但部分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匮乏,对预防接种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及对预防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险因素存在错误的认知,且部分流动性较高的儿童家长,因工作性质、文化水平等原因,未能或未能按时带其儿童进行疫苗接种[5]。同时,上述情况也与宣传力度、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等有关[6]。故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加强相关干预,对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计划实施质量及疫苗接种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有针对性的社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流动儿童全程免疫接种率及“十苗”首针及时接种率(P<0.05);同时,干预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行为明显改善,对接种总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提示社区干预促进了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流动儿童疫苗的接种率,同时使家长更好地掌握预防接种知识,通过健康教育,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计划疫苗的重要性[7],增加了家长对社区医师的信任感,促使家长积极配合预防接种工作,从而增加了家长的满意度[8]。

同时,若要切实做好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等相应工作,还需不断完善各项干预措施,制定并完善更加符合流动儿童迁入及迁出的调查摸底报告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并完善流动儿童免疫信息管理网络建设,以进一步掌握辖区内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同时还需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完善接种人员的配置,并加大相应经费的投入,以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社区干预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中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对疫苗接种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提高了流动儿童的接种率,并使家长的满意度增加,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普及推广。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流动疫苗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流动的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