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猪Ⅱ系及保种效果评估总结
2019-04-02陶志伦陶虹成
陶志伦,陶虹成
(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 浙江 金华 321000)
金华猪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品种,其中金华猪Ⅱ系是金华猪的代表类型。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创办于2007 年8 月3 日,是金华猪Ⅱ系的保种基地,并于2015 年首批确定为省级种质资源保种场,至今已满五年。
1 基本情况
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位于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下尹村石宕山,连同周边树木面积2.6 hm2(40亩)。这是块养猪风水宝地:东、西、北三面高,利用地势所建的猪舍,每次下雨之后,雨水可以很顺利地排除,无任何积水,因此猪场内蚊子不多。每天所产生的粪污全部自流进入粪污收集池,经干湿分离,污水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发电,干粪无蛆虫繁殖,因而猪场内几乎无苍蝇,也无养猪场特有的难闻异味。
金华猪Ⅱ系曾经因气喘病而深受其害,然而,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该猪群的气喘病消失了,后经化验也被证实(见表1,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
图1 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
由于猪场内几乎无苍蝇、无蚊子、无异味,又因猪群已无气喘病,因而猪群十分健康。除了小猪腹泻需要用药之外,中大猪、母猪、公猪全年不需要用药,确保了所生产的猪肉绿色环保,味道鲜美,非常适宜于小孩、老人食用。
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交通便利同时利防疫,高压电线从猪场门前经过且一般不会停电。猪舍于2017 年、2018 年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使猪舍内冬天的温度可以确保在20 ℃以上,夏天的温度可以确保在30 ℃以下。雨污做到了彻底分流,沼气发电效果良好。场地抗灾能力极强。哪怕天天下暴雨,也不需担心猪场被淹;哪怕天天干旱,也不需担心猪场缺水。只要有电,地下水源极为丰富,且水质良好。其检测结果如表2 所示。
由表2 可知,重金属及有害物均极显著低于生活用水标准限值,总硬度(CaCO3)只有标准限值的1/3,特别是pH,为7.91,表明水质极好,实为难能可贵。
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能繁母猪130 多头,配种公猪11 头,后备公猪3头。猪家系7个。员工12人,年出栏2 800 余头猪。
表1 动物疫病检验报
表2 水质检测结果
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所有母猪均进行纯繁,即生产的全部都是纯种金华猪,现销售渠道主要靠在金华的4 个门店和义乌、东阳、浦江各1 个门店等等。还有数量不等的小猪、种猪出售,为金华猪的普及推广尽绵薄之力。
2 品种特征
金华两头乌,顾名思义,两头乌,中间白,在黑白之间有一条“晕”,即皮黑毛白的过度带,带宽5 cm 左右。详见下图。
在全国的地方猪种中,金华猪是最漂亮的,因此被誉为“中华熊猫猪”,在金华猪的几个品系中,金华猪Ⅱ系又是最漂亮的。
这里的漂亮即有感观上的意义(人见人爱),同时,这个猪群的皮薄而光滑,奶头细而长,后驱丰满,表明其繁殖性能优良、屠宰率和瘦肉率均高。2015、2016 年度的屠宰测定结果如表3 所示。
测定结果表明,肉猪在11 月龄以上、体重75 Kg 左右的胴体瘦肉率达53%以上。这在全国的地方猪种中是绝无仅有的。
经测定,成年公猪体重120 kg左右,体长约125 cm 左右,成年母猪体重150 kg 左右,体长约150 cm左右。群体的整齐度良好。
3 猪场布局
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经CAD 图纸设计, 布局合理(详见图3 猪场平面示意图)。
图3 表明,整个猪场呈扇子形状。饲料仓库及其加工车间在猪场的东面即上风向。猪场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树木包围。因东面较高,加工后的饲料分配到各猪舍时呈下坡路。中间凸出部分安排出猪台、死猪冷库,上猪台在猪场中间,使所售猪运转距离最短,又因中间部分突出,且不在上风向,这对售猪、死猪冷库的安排十分合理。
在西面的高处,种植有杨梅果树,在猪场的最高处建有沼液池,沼液从氧化塘抽提到沼液池,沼液从池中逐渐流向果园、菜地和草坪。
4 保种技术
及时总结年度保种计划和实施总结(见保种计划和实施总结材料),用以做到心中有数。保种目标是确保金华猪肉质鲜美,生产性能良好。
1)保种方法:所谓保种,本质上是要防止近亲退化,保持猪只体质良好,生产性能正常。要求要达到有7 个“血统”,就是防止过度近亲交配的具体指标。
但要确保有7 个血统,一般要求配种公猪在14 个以上。因为每一个血统都有一个爷爷和一个外公,即由两个祖辈公猪组成一个血统。祖辈的14 头公猪配种,才有现在的7 个血统,同理,现在14 头公猪配种,为孙辈的7 个血统作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配种公猪数应达到15 头以上,才能确保有7 个血统的产生。否则,无法达到7 个血统的要求。
表3 金华猪Ⅱ系胴体测定结果
图2 金华猪Ⅱ系
对于15 个公猪,每年陆续淘汰5 头,同时从其后代中陆续选择出25 头后备小公猪,经选择确定5头公猪,待到8 月龄以上参加配种,使配种公猪保持在10 头以上。
对于母猪,在母猪产仔第三胎和第四胎的仔猪中进行编号,有利于从中选择后备猪。其目的是让每一个母猪都有可能留下后代,最大限度地降低亲缘系数的上升。
2)选留方案:公猪平均使用3年,每年淘汰5 头公猪,从其后代中选留出15 ~25 头后备小公猪,最后确定选留下5 头作种用配种。母猪平均使用4 年,每年淘汰30 头,从其后代中选留出100 头左右的后备小母猪,然后逐渐淘汰最后选留出30 头作种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某些优良公猪血统或母猪个体,可能会被多留下个体作种用,而不良个体可能不一定被选留,这样选留的结果是种群在选择中不断优化,不断提高,即优良基因不断地得到组合,频率不断上升。客观上,种群的整齐度不断提高。
3)世代间隔:由上可知,公猪每3 年一个世代,母猪每4 年一个世代,平均3.5 年一个世代。
4)配种方法:保种工作,琐碎而枯燥,且周而复始,持续不断,因此,所谓配种方案,的确难以坚持。因此,在具体配种操作中,避开半同胞以内近亲的前提下采用随机交配,即根据某个母猪,来安排合适的公猪进行配种。
4 非洲猪瘟防控
自2018 年8 月份以来,防控非洲猪瘟的发生成为所有猪场的头等大事。对于承担金华猪Ⅱ系的种质资源保护场,其责任更重千倍。因为种质资源的宝贵性不是用金钱可以度量的。特别是对于极其优秀的金华猪Ⅱ系更是如此。
图3 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平面示意图
在防控非洲猪瘟方面,除了正常的消毒之外 ,购置专用运猪车,安排专职司机开运猪车。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还是确保猪群的健康水平,以提高猪群对非洲猪瘟的抵抗力。对于怀孕期繁殖母猪和公猪,还是采用原有运动场的猪舍,用以确保猪只活动自由,使其体况良好。用渔网把运动场罩住,防止飞鸟进入猪舍,以保猪群安全。
一般而言,疾病的发生首先来自于体质不良的个体,因此,在猪群中经常寻找体质较弱者,一旦发现,及时淘汰,以确保整个猪群的抵抗力水平良好。
金华市婺城区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得益于数年前的“三改一拆”,因为大量的小、散养殖户的拆除,为非洲猪瘟防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因为规模猪场在布局上相对合理,即猪场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在非洲猪瘟肆虐的大环境下我场还比较安宁。由于生猪生产正常,婺城区的生猪供有量自足有余。
非洲猪瘟肆虐,造成全国生猪供应量急剧下降。也就是说,造成市场猪肉供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洲猪瘟肆虐造成的,而不是小、散猪场被拆造成的。非洲猪瘟防控无力,正是由于大部分小散户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不到位造成的!
猪粮安天下。由于生猪市场供应紧张,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养猪。在此大背景下,笔者呼吁规模猪场,尤其是我们保种场的周边300 m 以内不要出现生猪养殖户。否则,我们的保种场将陷入被非洲猪瘟威胁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