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观察
2019-04-02石珂
石珂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是由于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导致的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发病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喘憋、咳嗽、胸闷等临床症状,多见于老年人群,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加,自身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到细菌及病毒的侵袭[1]。针对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首选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哮喘防治指南》[2]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2例, 女18例;年龄60~75岁, 平均年龄(68.39±4.02)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8.64±2.67)年;哮喘严重程度分级:中度23例,重度17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15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7.98±4.12)岁;病程3~13年, 平均病程(9.01±1.42)年;哮喘严重程度分级:中度26例, 重度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哮喘严重程度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3]纳入标准:在接受本次治疗前3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严重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既往出现精神疾病病史, 无法对本次研究进行配合的患者;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合并出现其他呼吸道或者肺部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 批准文号H20090240)雾化吸入, 2次/d,共治疗8周。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Merck Sharp & Dohme Ltd, 国药准字J20070068)进行治疗, 口服10 mg/d, 1 次/d, 共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8周后,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2005年美国胸科学会(ATS)报告的25分制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 ACT)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其中分数<20分表示无效, 分数20~24分表示有效, 分数为25分表示显效[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3,P=0.0425<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发病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喘憋、咳嗽、胸闷等临床表现,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5-7]。受到我国老龄化形势的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临床针对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治疗方式为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等药物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作为一种β受体激动剂,治疗过程中药效作用时间长,可对炎症及气道高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感染的治疗效果[8-10]。孟鲁司特是一种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的高选择拮抗剂,可以抑制肽素生长因子对炎性因子的促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炎作用,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促进其病情尽快恢复[11-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143,P=0.0425<0.05)。上述结果证实 ,对于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咳嗽、咳痰、喘憋等临床症状,从而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其病情的恢复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老年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