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纤溶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9-04-02王永虎曲志培
王永虎,曲志培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 唐河 473400)
冠心病心绞痛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上多伴有胸闷、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及闷痛等症状[1-2]。该病具有患病率高、病情发展快速等特点,诊治不当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猝死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影响较大。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术后也存在血管再狭窄、出血率高等弊端[3-4]。研究结果显示,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心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调节纤溶状态等作用,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可发挥一定的功效[5-6]。本研究探讨了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纤溶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7]中相关标准,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并经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确诊;无精神疾病,意识清晰;均可耐受相关治疗。排除标准:存在心肌梗死病史、心脏外科手术史者;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伴有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及活动性出血者;伴有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患者中,女性35例,男性23例;年龄23~78岁,平均(56.86±5.14)岁;病程1~7年,平均(3.94±1.12)年;合并症:高脂血症10例,高血压病14例,糖尿病8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性32例,男性26例;年龄22~77岁,平均(56.91±5.18)岁;病程1~9年,平均(3.98±1.08)年;合并症:高脂血症8例,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1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高,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普萘洛尔及贝尼地平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规格:75 mg/片),1次75 mg,1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20 mg/片),1次20 mg,1日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5 ml,应用发色底物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tPAI-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进行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周期结束后依据心电图检查、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静息状态心电图ST段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有所改善,心电图主导联T波变浅>50%,ST段低平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3,P=0.018),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cases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number and duration of angina attacks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Note: vs. this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AI-1、sE-selectin、EF及CI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PAI-1、sE-selectin、EF及CI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PAI-1、sE-select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EF、C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AI-1、sE-selectin、EF及CI水平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tPAI-1, sE-selectin, EF, CI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Note: vs. this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牙龈出血1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3/58);对照组患者出现皮下出血2例,胃肠道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5/5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P=0.46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加之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改变的影响,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的患病率持续升高,已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8]。现代医学认为,血小板功能激活、凝血功能系统异常等所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该病常见病因,其可导致心肌血流量降低,斑块纤维帽出血、破裂,促使血小板聚集、激活,进而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管腔狭窄、闭塞[9-10]。目前,药物治疗为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治疗手段,积极寻找不良反应少且有效性高的药物或方案以改善心绞痛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极为重要。
氯吡格雷为抗血小板药,其可对ADP、血小板受体的结合进行抑制,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小板聚集率[11-12]。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同时抑制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活性,降低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发挥良好的降脂作用[13-14]。王小红[15]的研究结果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更为理想,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病情转归。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PAI-1、sE-select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EF、C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纠正患者心绞痛症状,有利于调节纤溶状态,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