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9-04-01童燕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素养创新能力

童燕华

摘 要:“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思维变革,“互联网+”背景下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锻炼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素养 创新能力

“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震动尤其大,在战略布局、教育思维、教育手段、教育对象、教育领域、教育目标等方面发生着改变。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对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巨大、深刻的影响。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十分重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不少一些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95后”高职学生具有粉丝思维、焦点思维、第一思维、碎片化思维、快一步思维等移动互联网思维标签,决定着“97后”对教师的“偶像”要求,对知识碎片化学习期待,对知识获取快捷性期待,对知识简约性期待等。“互联网+”时代,学生就是教育的“用户”。但一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仍然固守教师主体地位,缺乏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课堂普遍面临着“低头族”现象,失去吸引力。

(二)实验场所封闭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实验室、除了正常上课时间以外,对学生都是封闭的,学生只有在有课的时候可以利用实验室设备,课后几乎没有进入实验室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般都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更新和调整,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设置较少,如创新理论课、创新实践课、竞赛类选修课等,学生得不到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指导。

(四)课程评价机制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机制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考试课主要以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为主。这种单一的课程评价机制很难体现出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学生也没有必要注重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机会。同时,对于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学校缺乏必要的奖励或激励机制,这也导致学生不热衷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面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应新时期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传统思维,强调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其中,“用户思维”是核心,它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全新的挑战: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既要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教育体系的重新设置。颠覆以传统教师为主体的知识霸权观念,接受普遍化、中立化、分科化、累积性的知识观的挑战。教师要研究“95后”群体的需求,从需求出发,将传统的灌輸式教育转型为探讨式教育,最终过渡到团队整体塑造式教育,营造开放快乐的教育氛围,用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引领“95后”技能与素养的双重提升。

(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未来知识观将呈现境域化、价值化、综合化、批判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教育对象再也不是被动接受的对象,而是整个知识传播的中心。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传统课堂空间向社交媒体空间转型,采用充分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调整课程设置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院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教育内容纳入所用专业教学中,让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加开设各类选修课。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多设置一些有难度的专业创新课程,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这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对这一专业深层次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还应依托学术委员会,定期开展讲座、讨论、分享、沙龙等活动,交流创新信息。

(四)开放实验场所

“互联网+”的时代,高职教育会向智慧教育的方向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都将让在线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与人性化。职业院校要提高实训室、实验室的利用率,增加向学生们开放的时间。实验室拥有的先进设备、仪器和信息化手段,能够让学生从中拓宽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合理利用校外先进实验室,让学生多接触行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给学生提供锻炼、提高的机会;要积极建设学院创新教育网站,搭建广大师生网上交流平台,营造创新氛围。

(五)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农业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除了考试课和考查课外,应该以“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测试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课程评价应该多样化,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最后成绩的范畴之内,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师应该把创新点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主要标准,这有利于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此外,学院可以增加实践类、实验类和竞赛类等创新类选修课的学分,激励学生多选修这类课程,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学院对于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要增加奖励,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时代的来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游瑞云.实验室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种的作用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4-36.

[2]马清珍,张宝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83-85.

[3]李从举.以科研推动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J].实验室科学,2011(3):1-4.

猜你喜欢

互联网+信息素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