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备好一节课

2019-04-01杜俊英刘进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所教一节课学情

杜俊英 刘进奎

常言道:“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个人认为:“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方法和个人魅力不够的老师。”作为一名老师,怎样才能让你的学生掌握你所教的知识,并灵活运用这一目的呢?我认为“功夫要在课前,重点要在课堂上组织教学,巩固在课后练习。”其中最关键的“功夫要用在课前”就是在课前一定要备好课。如何才能备好一节课呢?让我来谈谈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备学生

学生在教师备课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学生第一。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设计再好,也是让学生来学习的,如果一节课先看到老师精彩的“讲演“,学生成了配角,这节课是不成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前了解所教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及他(她)们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学生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你所教的学科课程。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白老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明白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习惯如何,了解该班级所学的专业需要所授学科知识的深浅难易,做到心里有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次应当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掌握的最好的这一层次的学生重点培养他(她)们的自学能力,让他(她)们学会看书自学,把书上的内容看懂了,把看懂了的知识选出重点,自己写在笔记本上,这样教会学生把书看薄了,提炼出精华。同时让学生自己做课后习题,看是否能独自完成且又能全部或大部分做对。

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这一层次的学生重点培养他(她)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让他(她)们明白这门学科在他(她)们所学专业中的重要性和将来走向社会的实用性。同时告诉他(她)们多少年后他(她)也会成为人父或人母,当他(她)们的孩子问到相关的学科的知识时,不要丢了河套学院专科毕业生的人。

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这一层的学生,重点改变他(她)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告诉他(她)们基础不好不是他(她)们的错,只要从现在开始,一切都不晚!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告诉他们过去年少,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她们过去不懂得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不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他们的父母亲又由于各种各样原因,没有陪伴或督促他(她)们学习,使他(她)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本该认真刻苦,脚踏实地的学习,却是在玩耍或打游戏或上课不听老师讲课下课又不完成作业中虚度了大好时光,耽误了学业现在他(她)们已经长大了,知道了學习是自己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当务之急就是要收起玩的心,让心静下来走进教材中去,走进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中去,慢慢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只要学习态度端正了,人人乐于学习,乐于交流,乐于展示了,天天都在不耻下问认真听课,认真看书,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预习或巩固练习),课堂作业中度过,这节课就是一节好课。

当然了,备课时还要把学生作业中普遍做错的地方备进教案中去。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是课堂上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过程打开呢?首先教师要分析他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只有找到了错误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另外还要考虑哪些方法是要学生自己掌握的,哪些知识是让学生自主发现的,自我构建的哪些问题是可让学生提出,那些疑难问题可让学生自主解答,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较肤浅,给予点拔,引导,循序渐近,逐步培养学生由“让我学“成为”我要学“,由”我学会“成为”我会学“。总而言之,备好学生才是备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备课时要备学生“把为了基础各不相同的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备好一节课的指导理念,才能真正备好一节课。

二、备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深刻理解教材,钻入教材的内容中去,了解掌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体会教材的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课时、解决问题,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做到由易到难,有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本班所学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课堂上要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学”是为了将来“用”服务的。

三、备学情

一节课备好,能否上好,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学情永远是一个未知数,也正因为如此,一节课的课堂上才永远充满着神秘感。要上好课,要充分估计学情,学情包括很多方面,如自学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总体成绩、学生当堂的情况等。这就要求老师备好一节课,不但要了解学情,还应该准备相应的课堂应急对策,做好充足的预设,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应付,且能随着学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需要老师有较强的教学机智和经验,在课堂上跟着学情走,做到以课堂上的学情来定教。

四、备各种文化的渗透

我认为备好一节课,不仅有所传授学科知识点的落实,有学习方法的形成,有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思维品质的形成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先做人再做事,如、课堂上老师提问让学生写在练习本上,人人都要动手写出答案,老师给出标准答案时,对的同学举手计一次平时成绩,得1分。这就要求各位同学必须实事求是做一名诚实可信的学生,不能为了一分欺骗老师,也让同桌对你有了看法——你做人不真诚!

在课堂上,备课时还应有传统文化,道德文化的渗透,更应该把十九大精神和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引入课堂,这样就需要老师课下大量阅读,多读好书、读专业书、读理论书、读经典书,读各种各样的杂志,如《知音》、《读者》、《特别关注》、《家庭》、《故事会》等,让老师拥有诸多方面的素养,同时重视老师的艺术修养,坚定老师自己的教学信仰,一心为了教学,一心为了学生,不被名利所惑,专心做好教书育人的园丁。

总上所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作为一名教师已经从过去就教材而备教材中走出了,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应该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要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逐步完善备好每一节课。

猜你喜欢

所教一节课学情
赏析几道与2021有关的特色试题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学科德育的发力点在哪儿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