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美术活动中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2019-04-01陈兰青

教师·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习品质美术活动幼儿

陈兰青

摘 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方向提出的要求。《指南》明确指出,应当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文章从美术活动的四个角度来论述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5-0088-03

艺术领域中有“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等目标。幼儿艺术领域教育的关键在于使幼儿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习用心灵去感受美和体验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这些都体现出《指南》将学习品质视为儿童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并给予了高度重视。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参与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和勇于创新。所以,美术活动的过程是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当前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不少教师存在重美术技能培养而轻学习品质发展的倾向,这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本文根据《指南》的精神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以美术活动为载体来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

一、引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提供生活化、趣味性、新奇性的材料,让幼儿爱上美术创作

提供纸筒、毛根、纸盒、石头等材料可以让幼儿们在欣赏材料和材料的互动中激发创作的欲望。

(二)以绘本或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持续性活动

绘本当中有非常多的形象生动的图案和故事可以引发幼儿欣赏和创造的欲望,而主题活动因为持续活动的时间较长,因此可以保证幼儿对同一主题下的创作保持较长时间,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对他们恒心、创造性的培养。

(三)体验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同伴的互助和完成作品后的欣喜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从而引发其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进而在美术过程中促进其坚持性、专注力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四)给幼儿足够的展示空间

当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展示他们的作品时,幼儿们的美术创作欲望就会更加强烈。如图1到图2再到图3,从幼儿们的手工作品从班级展示台的展示到幼儿园菜谱栏的展示中可以发现,对幼儿们的美术活动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二、提供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

(一)优化空间环境,鼓励幼儿表达和探索

1.布置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固定的美术区角

专门为美术腾出一个区角,将会向幼儿传递这样的信息——美术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可提供材料和制作活动计划来促进儿童的表现性思维与技能的发展。

2.提供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工具与材料

儿童需要多样的材料来探索多种媒介的特征与表现潜能,但是不能一次性给儿童提供过多的材料,而应该及时引进材料并给儿童留以足够多的时间来深度探索每一种材料。此外,可提供足够的方便幼儿取放的收藏空间和足够的活动空间。

3.展示幼儿的艺术作品

活动室里应为儿童留出展示完成或未完成的艺术作品的地方,一个独立的展示未完成作品的地方能够让儿童放心,他们相信自己的作品会受到保护,直到他们准备继续创作。

(二)建立秩序和常规,给予幼儿独立操作材料的机会

在材料丰富且有条理的学习环境下,幼儿会表现出主动性。相反,无序混乱的环境或过于丰富的备选材料会令幼儿不知所措。通过给予幼儿独立探索材料的机会,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布置活动环境,帮助幼儿建立“找到—使用—归还”循环,该循环可帮助幼儿更好地使用所有材料。

三、提供“深度学习”的条件

(一)保证充足的时间、空间,提供适当的支架,帮助幼儿深度学习,深度参与

1.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美术活动,辅以“单项深度法”让幼儿对材料进行深度的操作探究

“单项深度法”以儿童为中心,而不是以艺术为中心,它重视儿童的艺术探索过程,而不是最终的作品,它主张儿童对一种或一类艺术材料或媒介进行深度的持续探索,从而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例如,学会解决问题、与人交往、形成审美判断等。成人的作用在于适时地为儿童提供“脚手架”,保证儿童探索的连续性和深入性。

以美工区案例“玩转纸箱纸盒”为例,教师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主题活动的开展,选取美工区的活动内容。首先幼儿们对自己居住的楼房有丰富的认识,教师可在班级里开展主题活动“我们生活的地方”,接着提供纸箱、纸盒,作为半成品、低结构的材料,这可给幼儿的制作提供更多的创造性。第一阶段:玩转牛奶盒——利用牛奶盒具有楼房整体的特征,创造性地运用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楼房的特征。在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高层的楼房观察还不够仔细,对其他类型的纸盒、纸箱的使用认知还比较单一,对其他纸箱是否能制作楼房还比较疑虑,于是请家长和幼儿调查“纸盒纸箱可以做什么”,提高幼儿对纸箱、纸盒利用的认识。之后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纸盒、纸箱,并让幼儿玩一玩、拆一拆、折一折,加深其对纸盒的认知,再请家长带幼儿继续参观小区里的楼房,重点了解楼房的屋顶造型,观察每一层楼房、阳台的排列、色彩等。第二阶段:玩转纸箱——准备大小不同的纸箱等材料让幼儿运用剪贴组合、绘画等技能,利用纸箱进行创意制作。在活动中,幼儿已经对楼房的屋顶造型及如何表现多层楼房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开始用纸箱本身的特点和用辅助材料来表现不同形状屋顶的楼房,用线描和半圆形鱼鳞状来有序地装扮屋顶,并与同伴合作装扮楼房的阳台,他们由此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根据幼儿开始出现合作的行为及已经熟练掌握运用纸箱制作楼房的技能,可投放大纸箱引导其尝试与同伴合作制作从平面到立体的大房子。第三阶段:纸箱组合制作大房子——投放冰箱、洗衣机等大箱子,增加药盒、牙膏盒、热熔枪等工具。活动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題引导幼儿探究并解决问题,如“纸箱可以怎么变成楼房?”“纸盒固定有哪些方法?”等,帮助幼儿将材料个性化使用,用自己喜欢和需要的方式来使用材料,使最终作品呈现幼儿独有的风格,并将作品放到建构区中。第四阶段:制作交通工具——根据新生成的主题活动“来来往往的汽车”,利用纸箱和纸盒材料继续制作各种交通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心理空间来尝试新事物,制订计划,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新技能。因此,对教师来说,让幼儿耐心地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很重要。当幼儿可以在活动室中尝试各种学习时,他们更容易发起活动、解决问题。只要儿童的兴趣不减,单项深度法就可以一直持续,如果儿童失去了兴趣,材料探索可能被中止,我们接着可引入新的材料。新的相关材料会重新点燃幼儿对之前探索过的媒介或技法的兴趣。这个过程中,幼儿参与探索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独立完成或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和支持幼儿,鼓励幼儿观察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螺旋形向上的趋势中,幼儿们的学习品质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利用生活化的材料,激起幼儿深度学习的兴趣

当一种材料或一种技法被首次引入时,教师要积极地展示或示范其基本特性,当幼儿开始独立探索时,教师要追随儿童的兴趣而不是引导幼儿。

以大班手工活动案例“铝箔纸变形记”为例:本次活动选择生活中的材料铝箔纸,希望幼儿在探索材料的过程中,发现铝箔纸可塑性强的特点,大胆创作艺术美感的事物,体验创作的乐趣,同时让幼儿在活动中与材料、同伴互动,培养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创造和反思能力。第一阶段:通过撕一撕自主探索铝箔纸,感受铝箔纸材质轻、延展性佳和易变形等特点。接下来教师让幼儿欣赏相关的铝箔纸作品,并增加材料,鼓励同伴相互学习,迁移之前玩报纸的经验创作平面图形。第二阶段:尝试运用铝箔纸有目的地创作立体造型动物,进一步探索铝箔纸的可塑性。在活动中增加辅助材料,幼儿通过同伴之间的经验借鉴和互相帮助迁移了以前制作的经验,做出了乌龟、雪人、蜘蛛等立体造型,自主性与创造性有了发展。第三阶段:在亲子运动会结束后,幼儿们用铝箔纸创作出了单个的运动小人,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制作的小人比例不对且站不住,于是教师介入,请幼儿们观察人的比例,并与幼儿共同梳理制作小人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幼儿们讨论用橡皮泥来固定运动小人的方法。随着幼儿的兴趣渐浓,有关运动小人的主题创作就出现了,首先通过看运动会视频等丰富幼儿们的经验,接着提供底板等让幼儿创作出各个比赛项目。在制作过程中,幼儿们通过调查、与同伴协商、求助家长和教师等方法创作出丰富的比赛场面。最后,幼儿们在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充分发展后完成了“奥运村”的大型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宜的材料,一路追随着幼儿的兴趣,适时介入,当幼儿们开始独立探索时,教师逐渐退出,让幼儿们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对单一媒介的探索和实践能让儿童集中注意力在手头工作上,这种艺术活动由“一系列的学习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都有助于儿童整体感的获得。按这种有品质的发展序列进行活动,儿童就能够得到成长与满足。儿童在运用这个材料的过程中,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以问题为核心,教师提出待解决的问题来引入或扩展活动,儿童在探索活动中进行反思,在观察别人的作品时,他们也都会反思创作者自身的意图。然后,幼儿会把这种反思和认识带入自己与材料的有目的的互动中,形成反思倾向。

(二)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选择与儿童兴趣和经验相联系的活动,助推学习品质的养成

1.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素材,结合绘本阅读等手段让幼儿主动学习

成人在美术教育中要接受儿童发起的选择,鼓励儿童去探索、创造和对自身的艺术体验进行反思,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以中班美术活动“有趣的蚂蚁为例”,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们对蚂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发地画了很多有关蚂蚁印象的画作,教师及时做了后续活动的支持者,为幼儿活动提供支架。为了丰富对蚂蚁的认识,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蚂蚁的相关活动,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到了有关蚂蚁的知识,且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对蚂蚁生活习性的好奇促使幼儿主动观察蚂蚁,且他们在观察过程和表现过程中认真专注,在情感方面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并在过程中感受到了观察、探究和合作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有关蚂蚁特征明显的画作。这是一个主题探究式的绘画活动,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支持,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们不满足对蚂蚁外形特征的探索,希望对蚂蚁的生活习性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于是教师提供了绘本,让幼儿通过查阅、收集资料等发现蚂蚁蜂后和蚂蚁生活习性,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通过合作完成对蚂蚁巢穴的搭建。随着活动开展的深入,幼儿的想象力也被激发起来,他们通过绘本的启发,会将自己想象的内容放到创作中。为了扩展幼儿的想象创作能力,教师提供给幼儿想象的支架。如丰富有关舞会、运动会、旅行等经验,让幼儿对蚂蚁进行拟人化想象,于是就有了蚂蚁舞会、蚂蚁运动会、蚂蚁旅行等有关蚂蚁的想象画面出现。 这个活动开展了2个月,足够长的时间给了幼儿创作的时间,幼儿们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带着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动机,快乐地投入到学习创作中。通过每一次的计划、反思、回顾,幼儿不断地获得新经验,又将新经验应用到下一次活动中,锻炼了思维能力。让幼儿选择并决定、规划他们的行为,可助其应对复杂的挑战。同时这样不断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可培养幼儿专注、坚持、主动学習、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观察读懂幼儿的基础上,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运用习得的经验进行计划、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在某种程度上是“授人以鱼”,那么学习品质的培养则是“授人以渔”。

以《小人国游戏》为例,在角色体验馆中,幼儿们将美术技能和在其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良好学习品质运用到游戏中。通过自主选择开酸奶店,学习欣赏酸奶店的布局、设计风格等,在活动中运用空间思维,进行简单布局。接着自己设计动手制作酸奶店的招牌和布局图。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们一直学习自己去完成任务,克服困难,坚持和同伴们完成布局图的设计和制作。在完成店面布置后,幼儿在开店过程中发现光顾的“顾客”较少,于是自己增设一个推荐单,让大家知道有特别美味的酸奶可以品尝。为了满足大家不同口味的需求,做出造型各异的酸奶,且在人员较多、店里坐不下的情况下,通过让大家打包带走的方式来解决人员众多的问题,并精心设计打包袋上的LOGO。在此次活动中,幼儿们始终充满了激情和兴趣,从提出开店到店面布局和设计店名、工作牌、流程图、LOGO等,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困难,但总能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与他人协商合作,为达到目标而坚持努力,同时他们懂得运用自己已有的美术经验来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幼儿们凸显出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优化材料的提供,满足美术创作中的个性化需求

四、多形式的家园共育

一是利用节庆活动、家长开放日等,鼓励亲子合作完成美术作品,让孩子看见榜样的力量。

二是通过与家长交流,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儿童在家中的兴趣和学习行为以及家长对激励和激发儿童学习品质的教育理念。

三是教师需要告诉家长,无论是与成人合作的劳动,还是需要幼儿独立完成的活动,幼儿都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对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父母可以尝试各种方法帮助幼儿提升注意力和坚持性,如让孩子们在几天时间内坚持完成一个艺术主题或阅读一本新书。

学习品质是幼儿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在互动与探索中体现出来的自身独特的态度、习惯与喜好。尽管学习品质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可能会有差异及不确定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学习品质影响幼儿在每个领域学习的基础,幼儿早期养成的学习品质决定着他们后期进入小学的学习态度,继而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

参考文献:

[1](美)马里奥·希森.热情投入的主动学习者——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其培养[M].霍力岩,房阳洋,孙蔷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美)安·S.爱泼斯坦.创造性艺术: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M].霍力岩,何 淼,刘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美)安·S.爱泼斯坦,(美)伊莱·特里米斯.我是儿童艺术家——学前儿童视觉艺术的发展[M].冯婉桢,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学习品质美术活动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品质
论音乐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