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等价功能判定规则探微

2019-04-01林志超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词类

林志超

摘要: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提出了六条判定语法功能间等价关系的规则,由于书中仅对规则进行了描述,缺乏对其具体解释,让很多读者难以理解这六条规则。文章借助具体实例对六条规则进行推演、阐释,来理解其内涵。

关键词:郭锐;词类;等价功能;判定规则

郭锐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一书中通过大量计算得出了汉语实词主要语法功能间的相容度(见书中第140页,表6-2),并根据相容度大于或小于0.5来判断两个语法功能之间的等价或异价关系。但由于语义、语用、音律、构词方式等干扰因素导致该判断方式并不完全准确,因此郭锐又补充了六条判断规则。下面笔者就对该六条规则的内容进行解读。

解读规则一

规则一不容易理解的内容为“若某项功能可以找出条件,可以适当类推,那么就不能认为这些词具有多种词类性质,是语法位置允许多种词类性质进入造成”,下面我们对这句话进行解读。

通过书中表6-2可知“〈数量〉~&〈状〉”各项相容度都小于0.1,但我们发现,能受数量词修饰和能作状语的词可以共现,如:

“拳头、电话、操场”三个词,在前例中受到数量词修饰,在后例中作状语。郭锐发现能受数量词修饰的词作状语可以找出条件并可适当类推,如:

一是表示比喻,如“拳头大、水桶粗”

二是表示方式、工具,如“电话采访、公款请客”

三是表示处所,如“操场去、学校见”

这种可以找出条件并适当类推的功能是句法现象,不是词汇现象,因此不能认为这些词具有副词性质。换句话说,状语位置也允许一部分名词性成分进入。

解读规则五

因规则五对理解其他几条规则有帮助,故先论。

举例来看,“很~&〈黏补〉”“很~&~〈真宾〉”两对功能的相容度通过书中表6-2可知,均小于0.5,但在书中表6-2中我们发现,“很~”和“不|没~”有一项单项相容度达到0.98且两者是等价的,而且在书中表6-2中,“不|没~”与〈黏补〉、“~〈真宾〉”又是等价的,据规则五的这种传递性,可知“很~”和〈黏补〉、“~〈真宾〉”也等价。

解读规则二

根据规则一第④句话可知,使用规则二至四的前提为“两个功能的任一单项相容度大于0.5”。

我们选取任一单项相容度大于0.5的一对功能,如“〈谓〉&〈主宾〉”为例,来辅助理解规则二。

通过查书中表6-2可知,Cx-y=0.56,假设〈谓〉与〈主宾〉等价。

分别选取与〈谓〉等价的“不~”和与〈主宾〉等价的“〈数量〉~”作为规则二所说的“其他语法位置”。

选取“+〈谓〉”作为规则二所说的“具有其中一项功能”的功能,选取“-〈谓〉”作为规则二所说的“不具有这项功能”的功能,开始如下推导:

我们发现,同〈谓〉等价的〈主宾〉在其他语法位置“〈数量〉~”上的表现与〈谓〉相反,故,质疑并否定之前假设的“〈谓〉与〈主宾〉等价”,即〈谓〉与〈主宾〉不等价。郭銳(2002)经过深入研究,指出“除副词外几乎所有实词类都具备这个(作主语)功能”,这就使具有〈主宾〉功能的词的数量大大增加,也就把很大一部分同样具有〈谓〉功能的词也包含进去了,造成了在计算时C的数值偏大容易超过0.5这个临界值。

因此,郭锐才提出了这一规则提示我们算出C大于0.5时还需注意是否是由于语法位置允许多种词类性质进入或是一个词具有多种词类性质造成的,而不是两者间真正等价。

解读规则三

这里以郭锐所举的“〈数量〉~&〈定〉”为例进行分析。

设“〈数量〉~”为功能x,设〈定〉为功能y。通过查书中表6-2得知,Cx-y=0.73,Cy-x=0.75,右图可表示该情况(左圈为x,右圈为y)。

左圈内包含的是能被〈数量〉短语修饰的一批词,右圈内包含的是能作〈定语〉的一批词,两个圈交合部分包含的是既能被〈数量〉短语修饰又能作〈定语〉的一批词。

因此,交合部分即为规则三所说的“具有功能x的词和具有功能y的词”,这些词自然具有多种词性。若我们从交合部分中任意抽取一个词,它必然既能被〈数量〉短语修饰又能作〈定语〉,所以无论它和左圈还是右圈的词都能进行组合。和左圈组合时,它作定语,左圈的词作中心语;和右圈组合时,它作中心语,右圈的词作定语。无论如何,它们组合后构成的都是偏正结构,这是由于交合部分的词具有多种词性造成的,因而我们不能断定x和y等价。造成相容度数值高的原因即是交合部分的词的数量大,这部分词在计算中作为了分子,分母不变分子变大,自然得出的数就偏大了容易超过临界值0.5。

再用郭锐举的例子来验证一下,如具有“〈数量〉~”和〈定〉功能的词“木头、电视”,可组成“木头桌子、电视节目、实心木头、液晶电视”,因此可推断出“木头、电视”具有多种词类性质,不能断定“〈数量〉~”和〈定〉两功能等价。

解读规则四

在书中第142页有一张展示各类词的功能相容度与词频相关性的表格。表中展示了具有“很~”、〈定〉、“不~”“~着了过”功能的词共有2560个,把它们按词频由高到低平均分为一至五级,每级刚好512个词。这就是表中“频率级”和“词数”的含义。“中间词频”是指该频率级中处于排序中间的那个词的词频,比如1级词共512个,按词频由高到低的排序第256个词的词频就是1级词的中间词频。“相关系数”是指各级词频的词中具有某项功能的次数与中间词频的相关系数。该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1],该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明相关性程度越高,当系数为1时,说明两数组完全正相关,当系数为-1时,说明两数组完全负相关,当系数为0时,说明两数组无相关性。

规则四的提出正是由于郭锐发现其中一项功能出现词数随词频下降而显著下降,另一项功能则与词频无显著相关或呈负相关。

下面用书中第142页表中的数据推导该规则。

设“很~”为功能x,设〈定〉为功能y,根据表中数据分别计算出功能x相对于功能y的单项相容度(Cx-y)和功能y对于功能x的单项相容度(Cy-x),结果以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结果如下表:

可以看到,Cx-y在1至5级频率级下的数值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若x和y两功能等价,是不会出现如此巨大的相容度值的波动的,由此可见,即使Cy-x的值一直处于极高相容度范畴,也不能将x和y视为等价。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从书中第142页的表格可看出:具有“很~”和〈定〉功能的词随词频变化而发生的词数变化,具有〈定〉功能的词数随词频下降而显著下降,而具有“很~”功能的词数与词频大致呈负相关,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两项功能是由一些词具有多种词类性质造成的。换言之,使用越频繁的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使用越少,出现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小,即词频越高的词,在广泛地使用过程中有更大的可能衍生出其他词类的性质,词频越低的词,由于使用较少,故衍生出其他词类性质的可能性较低。从“很~”和〈定〉的角度来看,因为具有〈定〉功能的词大多具有“很~”的功能,由此就推高了xy重合词数,造成计算Cy-x时分子的数值趋高,而分母的数值未发生变动,因而Cy-x值就随之趋高了。

综上,由于具有x和y其中一项功能的一些词具有多种词类性质,才导致x、y两功能的任一单项相容度大于0.5,因此,这种情况下不能断定两功能等价。

解读规则六

规则六所说的“语法功能的概括水平与所反映的词类性质的概括水平相一致”,即言每一语法功能都有与其对应的相应等级的词类性质。“等价束中概括水平低的功能可以根据上述5条规则确定同等概括水平的等价功能,代表不同的次类”,这一句我们这么来看:郭锐在书中列出如下一条等价束——“等价束:〈修饰语〉”,该等价束代表了饰词,在饰词内部,比〈修饰语〉概括水平低且更具体的功能有〈定〉和〈状〉,通过计算,得出了它们两个功能之间的单项相容度分别为0.01和0.19,根据规则一,可以判定两者不等价,由此形成了兩个等价束“等价束一:〈定语〉”和“等价束二:〈状语〉”。它们就代表了饰词下的两个不同的次类。

“如果等价束中某概括水平高的功能与概括水平低的功能间形成单项相容度悬殊的情况,则概括水平低的功能可能代表了一个次类,应参考重叠形式等其他特征考虑是否划出次类。”我们从书中选一条等价束作为例子:

等价束1:不~,没~,~着了过,〈谓语〉,〈补语〉,~〈补〉,~〈真宾〉,~〈准宾〉,〈状语〉~,很~,很不~,~极了,~得很

在该等价束中,选取“很~”和〈谓语〉两个功能,计算得出两者的单项相容度分别是0.99和0.19,两者相容度悬殊很大,其中“很~”又是概括水平低的功能,反映了次类的存在。郭锐通过考察其他句法形态特征发现:刚好能进入“很~”的双音、单音的谓词的重叠形式大多分别为AABB式和AA(不轻声)式,而不能进入“很~”的双音、单音谓词的重叠形式大多分别为ABAB式和AA(轻声)式,因此可以认为“很~”及与其有极高相容度的“~得很”“~极了”“很不~”代表了谓词内一个与其他谓词相区别的次类。

通过对判定等价功能的六条规则的解读可知,规则一是判断等价关系的基本规则,规则二至四是当计算出的任一单项相容度大于0.5时用来检验两个功能间是否真正等价和排除其他因素对相容性造成影响的排除规则,规则五、六是判断等价功能的补充规则。

参考文献:

[1]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郭锐.汉语词类划分的论证[J].中国语文,2001(6).

[3]郭锐.朱德熙先生的汉语词类研究[J].汉语学习,2011(5).

[4]沈家煊.我看汉语的词类[J].语言科学,2009,8 (01): 1-12.

[5]袁毓林.关于等价功能和词类划分的标准[J].语文研究,2006(3).

猜你喜欢

词类
中文词类信息在副中央凹中的加工*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大学英语词类教学研究及启示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近年(2010-2017)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问题研究述评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从唐诗的对偶看汉语的词类和语法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