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讨

2019-04-01周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策略传统文化

周超

摘  要:语文教学对学生学习各学科知识及未来的社会发展带来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处在学习的过渡阶段,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面对更高难度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就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尤其是大部分古诗与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有紧密的关系,教师要重视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文中分析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  渗透策略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家的整体面貌不断变化。在国家向前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进入初中后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积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范围广泛,教师在教学重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良好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

一、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

学生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个人价值。现代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教学倾向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从而体现出学生的个人价值。培养学生的个人价值的过程较难,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展示出语文教师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培养功能。

(二)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当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师在课堂当中占据核心位置,在学生的心中具有不容置疑的地位。现如今学生的价值逐渐被突出出来,教师与学生保持相同的地位,课堂的核心从教师转向为学生,更好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课文中

初中语文课文当中许多的课文内容当中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部分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良好的提升学生的理解以及写作水平。教师要针对初中的学生采用循序渐进的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充实学生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如学习《伤仲永》这篇课文证明了后天的努力以及教育非常关键。仲永的故事直接让学生认识到,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经过后天不断的努力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比天赋更加重要。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丰富的关于文言文的知识,并且还可以良好的提高自身的思考水平,开发出更全的思考角度。《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人要坚持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在任何情况下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上述这几个例子全部突出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

(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大部分的初中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如同落后于时代的文化,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其他的国家相比,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可塑性是初中生无法想象到的,学生会出现上述的想法,与外国文化的不断渗入有极大的关系,并且初中生的认知有限,根本没有接触到近年来融合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

教师为了更好的渗透传统文化,先要让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有激情的学习传统文化。比如从我国的四大名著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翻拍成多部电影、电视剧等,受到广大人们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也广受好评,比如将《西游记》原著为基础改变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非常受欢迎。这些受到广泛欢迎的作品,需要将传统文化当做基础,足以证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也同样是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学生可以真正的体会到传统与时代的融合,了解到传统文化备受关注,自然而然的会转变观念,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三)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要提倡各个教师展开趣味性强的传统文本活动,让学生可以灵活掌握、灵活应用,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中。通常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有关传统节日,教师要紧紧把握住这个特点,在传统节日上下功夫。比如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组织好的诗文朗诵、话剧演出等文化活动中。为了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会可以在一边为学生提供辅导。值得关注的是,整个的活动当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不能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另外,若条件允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文化馆等地方进行参观。将课本中的内容与亲身的实践融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让学生真正的感悟到人文背景,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组织能力,又能够良好的传承传统文化。

(四)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为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深刻的渗透传统文化,要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保证传统文化的渗透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师可以使用网络技术,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比如学习《变脸》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有关变脸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变脸的神奇,体会到变脸的魅力,深刻的認识到我国变脸艺人为了传承变脸的技艺而付出的努力。不单单是变脸这一项,我国还有非常多的传统文化形式需要传承,需要传承者承受着重担不断的传承下去,所以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珍惜以及继续传承的。利用情感激发的引导方法,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传播,会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为了培养出初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种综合社会与个人价值的教育形式,内涵十分丰富,包含着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文中通过介绍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树立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学校展开多种校园文化活动、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杨盛荣.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14):62-63.

[2]陈拥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江西教育,2018(12):35.

[3]赵强国.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90.

[4]戴琳,江嫦平.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8):151-15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策略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