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课程体系

2019-04-01韦娟

教师·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韦娟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课程建设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针,以打造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打破教学常规,走进企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再根据需求创新“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高职院校的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课程为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课程体系;就业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2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5-0112-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已经打破了传统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在当前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创新并构建符合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行业需求培养与相关行业发展密切相联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很大程度上依赖课程体系的构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基础上,构建以电力、建筑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课程体系,旨在通过建立符合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能力和素质,提高其就业率。

一、打造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团队,为教育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双师型”的高等职业教师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具有企业轮岗的经历,为的是突出专业课程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各地方职业院校依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素质以及特征,出台了“双师型”教师资质的申报和评定,各高等职业院校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不仅看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更注重其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明确把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1]。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在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现代科技使生产、服务、管理等应用型工作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专业理论与实践技术愈来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有一批既有专业理论素养,又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通过探讨其能力要求、培养策略来促进专业理论课教师技能化、实习实践指导教师理论化,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措施。教师队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基础,只有打牢基础才能实现发展。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师与技师、学生与员工的协同发展,为教学队伍职业化和教学课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途径,深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理念中行业与学校的区分性教育定位,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有效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2],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与核心理念。对接行业,融入企业的文化,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教与学以职业性和开放性为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首先确定高职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课程建设内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课程开发的职业适应性,改变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积累知识的学科型的课程体系,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推进行业就业需求导向。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符合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信息化手段,校企共建共享机制。联合企业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建成后的资源一方面适用学校人才培养,一方面适用企业人才培训。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可以直接与企业的岗位对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企业招聘新员工可以直接共享教学资源,减少培训成本。针对高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的现象,应借鉴BTEC课程模式,改革传统课程只强化专业教学的形式的教学培养方式,增加实训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理化测试与质量检測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电力、机械、建筑等行业需求的探索性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教育目标,更好地适应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

三、明确就业方向与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无损检测)是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新增设的理工类专业。以高等职业层次学生为对象,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射线、超声、磁粉、渗透等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操作技能,具备严谨求实的职业操守和创新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工程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建筑构造与识图、工程材料理化检测、建筑主体及性能检测、工程施工管理、TOFD与相控阵技术、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技术、电梯维护与检测、检测装置维护与检修等30多门。技能证书:学生毕业前须获得无损检测学会颁发的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Ⅰ、Ⅱ级证书。就业方向:与电力、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铁道、船舶、建筑等相关的制造业企业质量控制部门的金属材料、构件、管道与压力容器的相关检测岗位,质量技术监督机关、监理公司、商检机关的一线检测员工等。可在建筑工程行业从事材料性能检验、建筑主体检测、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可在特种设备行业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等的无损检测、质量保障与质量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可在地铁、城市轨道等交通行业从事相关检测岗位,主要服务于质量技术监督、监理一线检测员工。

在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基于专业建设基本原则,确立了本专业定位,推进了“课堂+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学做合一、实践示范、多证融合”的制度,重视学生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开发与设计基于工作过程、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同时,教育教学成果落到实处,要面向经济、服务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特色鲜明、服务定位明确、办学理念新颖,经过改革创新,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优秀技术型新生力量的主要源泉。在工程材料理化检测课程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进整个课程的授课模式,提供良好的教学互动活动,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作为重要环节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样担负着优秀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任。不管是哪个学科领域,教学质量的提升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理化测试与质检等新兴的行业,市场对人才的渴望更为强烈,所以要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首先就是建设好专业课程体系,依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专业水准、综合素质高的职业选手。高等职业院校要对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同开发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工程材料理化检测课程内容体系

在学校及企业现有实训条件及工程背景下,校企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建共享工程材料理化检测课程资源,使该课程教学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真实反映材料的“真面目”,易于学生及企业员工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课程分阶段、递进式开展实践教学,实习阶段更是让学生走进真实的岗位操作,构建独立于专业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训项目教学、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是实施该模式的主要核心。

首先,建立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的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依据高职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分解到六个学期(即六阶段)进行校外实践,把课堂搬到企业,根据课程内容分阶段递进地在每一学期进行专业认识(介绍),走访企业,操作演练,由浅入深,了解行业岗位需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了解行业动态。

其次,切实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发挥校外实习的作用。企业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共同建設中,起着互补的作用。校外实训、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重要的综合性实践体验式教学环节。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是专业学生接触社会、直观体验职业、了解行业的纽带。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迅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倍重视基地建设。

最后,根据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提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实验、技能训练、实习相结合,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决定高职教育的特征,因此,构建高职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我们教学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

五、结语

专业课程是实现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因素。改革是永不止步的,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唯有根据岗位需求,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运用、评估、再研究的研发过程,才能使高职院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 丽,梁文武,马文姝,等.基于区域产业的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研究[J].价值工程,2017(9):241-242.

[2]李丽茹.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4(6):86-110.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