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2019-04-01胡格尔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内涵高中物理

胡格尔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新时期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高中物理的知识具有逻辑性、且物理的内容相对较为枯燥,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展开物理的思考,使得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物理,由浅入深的展开物理的探究,导入兴趣元素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在物理悬念的牵引下,逐渐揭开物理的面纱,形成深刻的印象,发散物理的思维,透彻的领会物理的内涵。

关键词: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内涵  培养途径

素质教育模式下,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循序的过程,教师应紧密的围绕学生的物理探究习惯,了解学生物理的认知层次,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学生物理的熟知视角出发,基于课堂上多元化的物理探究模式,强化学生的物理感知能力,从被动的状态中引领学生走向主动,使得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一、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需要从理论认识上进行改变,打破以往固化的教学理解,新时期的物理教学目标、方式、教学的主体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教师应在课堂上预留时间,允许学生独立的表述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干预学生的想法,使得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教师可构建虚拟的物理情境,使得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就像是在一潭死水中注入了生机,在课堂上溅起一圈圈涟漪,深化的探知谭底的宝藏。例如: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构建伽利略的现场缩小版实验,准备两个小球,创建自由落体的情境空间,学生可将手中的废纸搓成一团,与钢球同时下落检验实验真理,有的学生利用纸片做实验,实验的结果与书中概述的不符,这时候学生产生了质疑,教师再鼓励学生多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教具,羽毛球、乒乓球、橡皮等,分别针对其下落的快慢得到了不同的结果,继而结合空气的阻力等问题展开探究,在情境中,学生既能够肯定物理的真理,又有自主的质疑和探究意识。

二、多方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知识产生兴趣也就产生了不断探索的动力,物理的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只有在知识的探索互动中形成兴趣与好奇心,才能够持续的推进学生的自主设疑、分析、讨论,使得学生的素养缓步提高。例如,当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时,教师在视频中播放荡秋千、过山车等学生生活中接触过的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以多彩的动能、势能转化思想,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展开十分有趣的体验活动,准备一个细绳将钢球栓起来,在距离一个学生鼻尖不愿的地方释放钢球,看钢球在弹回时,会不会触碰到学生的鼻尖,对于这样的有趣情境,学生都被深深的吸引,而后结合不同状况下,物体的运动中势能、动能变化的规律,透彻的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三、挖掘物理教材中的物理学史

物理的探究过程中,可结合历史的知识,通过对物理科研人物故事等了解,让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中不仅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点,同时在物理学家的精神熏陶下,正视物理的研究。例如:在钱学森提出回过后,美国人大为生气,并对他严加看守,甚至施加刑罚。只要钱学森愿意留在美国,不回中国,就立刻给予他最优良的设施,比原来更好,更美的生活,给他更大的荣誉。钱学森依然意决回国……另外还可以通过物理的生活场景趣味小故事演示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父亲对儿子讲:“凡物热则胀,冷必缩,这是自然规律。”儿子跳起来道:“唷!原来如此,怪不得我昨天手被火一烫,就激起一个泡了。”公交车上司机急刹车,一位小伙子撞上了漂亮的女士,这位女士讥讽他:“什么德行”小伙子并没有生气,而是解释道:“不是德行,是惯性”。通过一些有趣的物理历史和现代应用,让学生在物理的课堂上放松情绪,为核心素养的培育做好奠基。

四、以问题为导向培养逻辑思维

物理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逻辑,使得学生通过问题的化解,逐一的构建物理的知识模型,将物理的信息融会贯通,整个思考的过程中,都以学生为主体,在问题的牵引下,使得物理的重点循次化解。例如:教学“万有引力与航天”时,关于开普勒运动定律,可设定问题: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上.(亦称为轨道定律)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相等.(亦称为面积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亦称为周期定律)。关于万有引力的猜想:行星运动有什么规律?牛顿时代的科学家认为什么原因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太阳与行星之间的作用規律是什么?为什么力是向下运动,而不是向其他的方向?再比如;教学“机械守恒定律”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算出2、3、4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2、v3、v4。其中产生实验的误差原因有哪些?测量下落的高度应怎样计算才是正确的,其中测量的阻力条件有什么?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他们在课堂上应有10分钟左右提出疑问的时间,而不是教师单一的询问:“还有哪些不懂的?”将每堂课的一段时间设定为师生问答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表现机会,也使得学生及时的消化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的内涵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情感、态度的认知,形成终身发展的品格,教师可从物理教学的创新视角出发,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思维与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长春.以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以超重和失重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6(5).

[2]杨向东.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2).

[3]陈丽珊,陈海.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20).

[4]孔令月.初探如何培育具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人[J].文理导航中旬,2017(1):56-57.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内涵高中物理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挖掘习题的内涵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