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的有效教学

2019-04-01刘志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融合

刘志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新视点,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因此需要正确看待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先从理论角度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理论层次,进而对教学进行指导。在小学语文的课堂当中,课前、课中和课后等不同时间分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从教学资源创设、教学内容丰富以及缴存情感的发掘等多方面来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进而开拓教学思路,扩展教学视角,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性  融合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认知能力和抽象水平等还需要提高,所以在教学中的一些抽象化的知识讲授就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措施。当前的小学教材经历了数十年的不断优化和探索,已经能够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较好的契合,但是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小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了小学课堂当中,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远,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过于表面化

虽然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仍旧影响了一批教师,致使很多小学语文课堂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过于表面化,多媒体设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教学观念过于传统,导致一些教师对新课标中提出的创新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学生的成绩仍旧是影响教师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仍旧居于次要地位,受到这种观念的驱使,教师在课堂上没有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能力水平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下降,导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信息化应用过度,师生在课堂上缺乏交流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重视固然不好,但是如果在课堂上过分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就会导致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一部分教师在接触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之后,就开始在课堂上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考虑实际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部分教师急于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发挥自身的教学能动性,因此就会不考虑实际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授课。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也会对多媒体设备产生过度依赖的情绪,导致自身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发展,同时采用多媒体信息设备最主要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但是如果过分使用过媒体设备,就会导致学生的抽象思维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同时,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过分应用多媒体技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和传统模式的弊端是相同的,教师过分注重教学模式,都没有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也就得不到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上正确应用信息环境的措施

(一)通过信息技术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已经对语文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方式的长期如一,才导致学生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新鲜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降低。语文涵盖了我国的汉语言文化的诸多方面,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值得很多人穷尽一生去研究,但是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各方面都不成熟,因此教师想要通过短时间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十分不现实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促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说在进行《晏子使楚》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文章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是一些动画,也可以是一个小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便于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发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会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能够将其发掘出来,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情境的创设当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对课堂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小学生正处于对身边的事物十分好奇的阶段,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对课堂的认同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进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建立起和文中的主人公相同的观感,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和同理心,便于更好体会文中的父母对孩子的爱。

(三)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便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比如说在进行低年级的识字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展示一段小动画或者小视频,将本课要学习的生字先融入到一个情景当中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更加愿意去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高效学习。

结语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培养场所,小学语文课堂的气氛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去营造。结合当前的高科技信息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滕艳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62.

[2]邢彦红,邢延奎.基于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8(06):42-43.

[3]李晓飞.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研究和方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S1):13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融合》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