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9-04-01胡仙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

胡仙燕

摘  要:合作学习被认为是当今最受欢迎的教育理论,他尤其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天性”;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加强创新;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探究能力。要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就需要科学地组建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内容要多样性、确定性和适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指导;还要对合作小组和个人进行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合作  学习  语文

新课程课堂模式中的合作学习是一种言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我为此也作了一定的实践,体会到合作学习无疑是实现教学交往的最佳模式之一。

一、合作学习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

低段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想像力极为丰富。我在教学中尽量多鼓励学生大胆说话,畅所欲言。如《荷花》这篇课文中写道:“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读到这儿我问:“那么美的白荷花到底会有哪些姿势呢?”经过几分钟的小组讨论,学生们的回答是:“有的好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大绿盘下”“瞧,这朵伸着脖子,仰着头,跟太阳公公聊天呢!”“那朵弯着腰正和小鱼说悄悄话呢!”“嘘,小声点,它正躺在大圆盘上睡午觉呢,别吵醒它!”……真没有想到学生会有如此的奇思妙想,让我尝到了甜头。

二、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益

在传统的教学中多数学生依赖老师,很少自觉地去预习课文。而在合作学习中,不预习就不能交流,不思考就不能质疑,也就既不能出题去考别人,也不能为别人解决问题。因此,合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启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竭源泉,还加快了学习速度。一是因为课前有了预习,初步熟悉了课文,容易提高听课质量;二是,在学课文时,学生提问从实际出发,把不懂的提出来,关键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自然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们可以在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中互相激励、互相促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进行合作学习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地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冲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自由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高,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我将本班分成12个学习小组。每小组四人,有组长一人,负责小组讨论、学习,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以好带差,取长补短。此外,在合作中,有时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分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当互相轮换,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内容要注意多样性、确定性并要适时

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形式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能。我认为在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注意:一是目标的确定性和适当性。因为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所有的合作学习都是围绕着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而进行,所以合作学习的目标要适当,最好是师生共同制定。二是内容的适量和适当性。合作学习的内容在整个合作学习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是以它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因此,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相当谨慎,过多过难、太少太易都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只有把内容确定得恰如其分,才能让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听得懂、中等生有事做。最好的做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先让学生预习自学,写出自学材料,让教师心中有数,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作学习的内容。

(三)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陶行知先生曾教诲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把开发文明宝库的钥匙尽。

我知道的教给学生”。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但由于低段学生内化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自主学习是群体外向式的,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群体的交流。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充当“管理者、咨询人、顾问”和活动的参与者等角色。要对不清楚合作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缀;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

(四)合理的评价

合作学习强调的是集体的成就,每个学生对集体的成就都负有重要责任。因此不可以简单的认为个人的成就就是集体成绩的简单平均,并以次作为奖励的依据。在实践中,这种只看集体成绩不考虑个人成绩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很容易造成“搭便车”现象,也就是有可能一个合作小组中,有些成员作出的贡献少,但是確能享受同样的奖励待遇。这样岂不是过去大锅饭在当代教育的翻版吗?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学习者自身条件不同,贡献不同,因此得到的评价自然不应该相同。一般来说,小组成绩不能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可以设立“最佳合作小组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进行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小组的全体组员享有,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等奖项作为对个体的奖励。

结语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不长,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但是做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自己“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一次又一次地获得合作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庄瑜.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几点策略[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314-315.

[2]杨峰珍.培养质疑能力发展传造思维[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64.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85.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